泻心汤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
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6g,黄莲3g,黄芩9g。
功效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泻热。治一切实热火毒证。心胃火炽,热毒上攻之发热烦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尿赤便秘,甚则昏狂错语,舌质红绛;或湿热郁蒸而成黄疸,见胸痞烦热,舌苔黄腻;或热迫血行之吐血、妞血,便秘或热毒炽盛之疮疡痈肿,疔疮走黄,丹毒;以及下痢脓血,舌红苔黄,脉数或沉实有力。
方解:本方虽以泻心汤命名,但并非专泻心火,而是泻一切实火,解热毒,清化湿热。方中黄连苦寒,泻心火,清胃热,燥湿解毒;黄芩泻肺清肠,燥湿解毒;大黄泻火通腑解毒,引火毒下行。三药共奏其功效。
药理研究: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细菌、真菌和病毒;解热、抗炎,抗渗出,抗变态反应;利胆,保肝,有益于治疗湿热黄疸;有助于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防止脑卒中发生,降血压,改善高血脂症,降低血管阻力;促凝止血。·
临床应用:本方是泻实火,解热毒,清湿热的常用方剂。若血热盛者,加生地黄、牡丹皮,以清热凉血止血;见神昏者,加菖蒲、郁金,以清心开窍;若发黄者,加茵陈、栀子、车前草,以清热利湿退黄;便秘明显·者,加芒硝,以软坚通便泻热;痈疮肿毒者,加金银花、连翘、地丁草,以清热解毒。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口腔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肝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膀胱炎,尿道炎,子宫附件炎,上消化道出血(吐血、呕血、便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胆道出血,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鼻血,齿血。
在日本用于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症,高脂血症,血管硬化,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
还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失眠症,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呃逆,脂溢性脱发;外科疮疡肿毒,鹅口疮毒。耳疖,口鼻生疮等属心胃火炽者。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三黄片、丸、散、液、注射液。片剂,每片0.25g,每瓶100片;丸剂,每丸1g,每瓶250g;散剂,每包15g;三黄液,每瓶250ml、500ml;注射液,每支2ml、5ml。
用量用法:口服,片剂,每次4片,一日3次;丸剂,每次6-9g,一日3次;散剂,局部外敷;三黄液,直肠给药,灌注引流;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ml;汤剂,水煎,一日一剂,半饿时分3次服。
成都中医药大学用本方制成“血宁冲剂”,治疗溃疡病或炎症所致之上消化道出血。
使用注意:因本方均系苦寒之药,易损脾胃,故应用时,当中病即止,不宜多服久用。
本方歌诀:泻心汤连芩大黄,心胃火炽致症康,实火热毒湿热用,随证加味效更良。
上一篇: 清气化痰丸怎么样_配方组成、作用功效副作用、用量用法
下一篇: 童便治血症吗?治疗效果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