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4-02-05 13:18:54 0

​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在铁托死后,南斯拉夫缺乏一个强人,整合南斯拉夫的上层建筑!六个加盟共和国采取集体领导模式!而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的长子,成为集体领导的掌门人!而米洛就是南斯拉夫的掌门人!

东欧剧变以后,东欧国家纷纷投奔西方,由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而南斯拉夫向何处去?到了决断的时刻!作为一个一直和西方国家有良好关系的国家。当然是维护传统友谊,融入西方了!

可是,米洛舍维奇没有审时度势,反而逆势而为,一定要和东斯拉夫人俄羅斯走到一起!这当然引起其它加盟国的不满!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首先独立,受到塞尔维亚打压,最后西方国家调停,两国独立!然后就是波黑,塞尔维亚屠杀克罗地亚人,穆斯林人!又是西方国家出来,强制停火!波黑一分为三,塞族,克族,穆族!接着是马其顿,最后是黑山,南斯拉夫崩分离析!

受到加盟国独立的刺激,、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

之所以说他奇特,有三个原因:1、他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比一般的西方国家富裕;2、他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既不鸟苏联,也不鸟美国,我行我素;2、二战时,德国在这里打得最为艰难,尽管这里人不多,还都是山地。

巴尔干半岛是“世界火药桶”,一点就炸,是有历史原因的。从这里向东可以连接中东;苏联向南到这里可以控制大半欧洲;欧洲各地从陆地到希腊,这里是必经之地;这里还是环地中海经济圈的核心,居民都是斯拉夫人,但内部分为不同的种族。特殊的地理形势让这里战乱纷争不断。

1987年,米洛舍维奇成为塞尔维亚南共联盟总书记,1991年,在东欧剧变、苏联将休的影响下,南斯拉夫也开始解体。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多党制选举中当选为首任总统,1992年12月连任。

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独立,但克罗地亚内部有很多塞尔维亚人,他们要求在克罗地亚内部高度自治。1991年3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米洛舍维奇把塞尔维亚和黑山拉在一起,组成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有一定的“大塞尔维亚”情节,他主张“全体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他支持别的共和国内部塞尔维亚人的自治要求。实际上,他还是对南联盟成功团结南斯拉夫人抱有幻想的。

而克罗地亚和波黑坚决不同意塞族人的自治要求,这直接导致了1991年发生的克罗地亚战争和1992年发生的波黑战争,两场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严重倒退;1995年,在北约的干涉下,双方停战。

停战不久,克罗地亚在美西方经济和军事帮助之下很快壮大起来,他们当年就两次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收复了塞族控制的西区和南北区。1997年7月,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只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而同年,科索沃战争又爆发了,造成许多的人员伤亡和平民的流离失所。

1999年2月,在北约空袭的压力下,处于被动的南联盟只好同意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大使馆被炸”事件,就是那时的事,奇耻大辱。而北约进驻南联盟也是南斯拉夫人的耻辱。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的操纵下,米洛舍维奇被南联盟反对党用手段赶下台;随后,南联盟当权的反对派在2001年4月1日逮捕了米洛舍维奇,并毫无廉耻地把他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受审。

2006年3月11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死因是心肌梗塞。

二、北约和美国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积极地要干涉南联盟

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觉得很多事可以干了,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能源自主”。以前,欧洲的石油、天然气都是从中东来的,即使能从巴尔干半岛建立管道,也怕苏联什么时候把管道关了。

现在苏联没有了,控制巴尔干半岛的力量消失,欧洲想立刻填进去,这样,他们从巴尔干半岛直接到中东,战略形势马上就会不一样。而南斯拉夫境内,各种族之间的确发生了战乱,于是,欧洲立刻介入,发动北约进行干涉。

欧洲想控制巴尔干,实现能源的战略自主,这点小心思怎么瞒得过美国。美国人是不希望欧洲在能源上脱离对美国的依赖,怎么办呢?

美国人来了个一箭双雕:把事搞大,搞得没法收拾,欧洲就没法控制巴尔干,也就建不了油气管道;另一方面,把事搞大,引得欧洲都不安宁,把欧洲资本赶到美国。

于是,美国人在这里上蹿下跳,把战争越搞越大;实际上欧洲也没有胆子把事闹大,俄罗斯抢占了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纳机场,英国人不敢打就是例子。但美国在北约的军官一个劲地催促英国军队开火;他们还炸了大国大使馆等等。反正事情怎么大,美国怎么搞。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南斯拉夫人一点办法没有,他们内部打着不停,外部还有美西方国家的轰炸,苦不堪言。其实,斯拉夫人是勇敢善战的,但他们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团结”。

三、美国是如何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

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火,让欧洲人难受万分。他们本来有着美好的地缘政治考量,觉得没有了苏联,他们再借机控制巴尔干,摆脱在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这样,欧洲就得到了一战以来没有过的良好的战略态势。

谁知道美国人把事情搞大,让欧洲摆脱控制的想法失败;美国进一步介入,逐渐控制南联盟,也让欧洲的想法落空。为了加深对南联盟的控制,美国要扶植有利于自己的人,所以,“南斯拉夫最后的布尔什维克”米洛舍维奇就成了美国的眼中钉。

1997年,已经当了两任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的威望如日中天,但按照法律,他不能再竞选连任;于是,他竞选南联盟总统并当选。这让一心想把他扳倒的西方人受不了,他们借着科索沃战争,把北约军队驻扎进科索沃,同时,大批以颠覆米洛舍维奇政权为目的的NGO开进南联盟。

其中比较大的、财大气粗的有“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美国“国际发展协会”(AID)、“政府对外资助机构”(GFAA)、“全国民主主义促进财团”、“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等;美国资金源源不断从这些机构输入南联盟。

有钱能使鬼推磨,南联盟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展了一轮又一轮对米洛舍维奇的攻击。他们在塞尔维亚到处涂写“反米标语”,油漆是这些NGO运来的,写标语的孩子有金钱奖励;塞尔维亚全境到处都是反对米洛舍维奇的不干胶贴,这些胶贴也都是NGO从国外运来。

2000年,南联盟要选举了,光是那种“Gotovje”(塞尔维亚语“他完蛋了”)的不干贴,NGO就运进来250万张。美国中情局也没闲着,他们对塞尔维亚军队进行威胁和利诱,威胁就是说将来要整理一个所谓的“战犯名单”,利诱就是给钱。成功在军队内部策反一批人。

在政府层面,美国和西方国家各种画大饼:如果米洛舍维奇当选,将不给南联盟一分钱援助和投资;如果反对派当选,将会如何大力投资和援助;他们还把南联盟的企业划分在两个名单了,支持米洛舍维奇的企业将在欧洲备受打击。

总之,西方对米洛舍维奇的围剿是立体的、全方位、无死角;而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大旗下开展,让你一点反制手段都没有。2000年9月28日,南联盟选举委员会确认了选举结果:反对党候选人科什图尼察获得48.96%的选票,米洛舍维奇获得38.62%的选票。

按照南联盟法律规定,选举一方没有达到50%以上的得票,将要进行第二轮选举。反对派为了尽快达到目的,连第二轮选举也不干了,直接开展抵抗运动、大规模冲击议会。这时候军队也以“不干涉民主化进程”为借口按兵不动,连总统的卫队都倒戈了。米洛舍维奇就这样被解职,南斯拉夫普通老百姓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次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活动中,美国一共花费了7700万美元,这都是后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得意洋洋地报道的。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得知这个消息,高兴得大叫:太划算了。

四、可怜的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下台后,反对派科什图尼察当上了总统,另一个叫“金吉奇”的人当总理,这家伙可能是全南斯拉夫最亲美的人。2001年4月1日,美国援助南联盟5000万美元,南联盟政府逮捕了米洛舍维奇,罪名是腐败和滥用职权等。

这时候,南联盟人觉得事情不对,因为他们说的罪名根本站不住脚,就拿腐败来说,美国早就拿着个要挟米洛舍维奇,说他在瑞士银行有大笔存款,结果米洛舍维奇坦然地说:他想在就签署文件,谁查明了他在瑞士银行的存款,这钱都是他的。

为了安抚国内民众的疑惑,反对派总统科什图尼察保证:逮捕米洛舍维奇是因为他涉嫌违反国内的法律,不会把他引渡到海牙受审。但是,话音刚落,总理金吉奇就不顾总统科什图尼察的反对,也不顾南联盟宪法法院的反对,强行将米洛舍维奇绑架到海牙。

金吉奇从小在西德上学,回到南斯拉夫后从政的,他一直受美国资金的支持;他还是个懦弱的人,科索沃战争时期,他任贝尔格莱德市长,民众为了抗议美国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纷纷走上街头,用肉体保护自己的城市,而作为市长的他早早跑到山里躲了起来。

可怜的南联盟,就是被这样的人领导着,把一心为国的前总统交给了敌人。当一个国家被金钱、资本、舆论控制的时候,一切都乱套了。

米洛舍维奇并不贪念权力,他曾经想辞去职务,但国家需要,他义无反顾;米洛舍维奇时时和塞尔维亚人在一起,当西方对南联盟制裁、封锁时,米洛舍维奇想尽办法保证人民生活,他有名的话是: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不能不管他们。

2001年,米洛舍维奇被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时,南联盟人民哗然,全世界也为之哗然,但西方媒体静悄悄;2006年2月,一身是病的米洛舍维奇提出到莫斯科治病的要求,被海牙否决,一个月后,他死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

五、美西方国家为什么非要除掉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都下台了,美西方国家为什么还要穷追不舍,置之于死地呢?三个原因:

1、米洛舍维奇还要巨大的威望。其实,南联盟的选举就是美国在背后一手操纵的,他们知道,米洛舍维奇的政治能力还在,只要南联盟人民醒悟过来,他还会再次掌权。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米洛舍维奇刚下台,国内反对美西方国家的声浪就起来了。历史上,南斯拉夫从来不会被外来势力长久控制。

2、表面看,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是美国想遏制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实际上,美国是想完全掌控这里,即使不能完全掌控,也要让这里分裂、动乱,这样才最合乎美国当初把事情搞大的出发点。美国开始也想拉拢米洛舍维奇,但失败了,那么,成不了盟友,就必须除掉。

3、北约和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实事求是讲,没有一点的正义性可言,这一点,西方人很清楚。所以,极力搞个“国际法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南联盟战争各方的高层抓起来审判,就是美西方掩饰自己的最好的方法。这个所谓的“国际法庭”,十四个法官,六个美国人,想想就知道,那些被抓去当人会有什么结果。

六、没有温情脉脉的历史

北约,作为一个冷战时期的“武装集团”,谁给的权力,可以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为首拼凑起来的“特别法庭”,有什么权利审判一个国家的元首?但是,那时候的世界就是这么滑稽。

现在,事情已经大白天下,当年指控米洛舍维奇的罪名,没有一项得到证实;那些言之凿凿的所谓的“万人坑”,没有一个是真的。

塞尔维亚人也清醒了,他们在怀念着这个领导人,每到战争纪念日、米洛舍维奇去世纪念日,民众们都会自发组织在一起,纪念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战斗的总统。

而强悍的南斯拉夫不存在了,分裂成为七个小不点国国家,其中的科索沃还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当年扶着它的美国也不出声,因为必要性不大。

2003年3月12日,出卖米洛舍维奇的总理金吉奇,则在塞尔维亚政府大楼里,被血性的南斯拉夫人暗杀了。刺杀的人被抓住后,塞尔维亚法院判处他40年徒刑。

没有温情脉脉的历史,看看二战时的南斯拉夫,看看冷战后的南联盟,在看看现在的巴尔干半岛。只能说:善良始终是好的品德,但你要是善良到相信敌人的鬼话,那这样的善良就是“愚蠢”。

现在的塞尔维亚总统在美国是这样的,他也是个战士。这张照片里,看出的是塞尔维亚的辛酸、无奈与坚持;看到的是美国的傲慢、粗俗和霸道。

         

 五班长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共联盟)于1992年解体,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五个国家,南联盟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

米洛舍维奇在南共联盟先后担任贝尔格莱德的市委主席,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1990年7月,塞共联盟改组为塞尔维亚社会党,米洛舍维奇出任首任主席,同年12月,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首任总统,南共联盟解体后,米洛舍维奇也一直当选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1997年,他当选为南联盟总统,但在2000年大选中失败,同年11月25日,再次当选为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

2001年4月1日,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米洛舍维奇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6月28日,被引渡到前南国际刑庭,他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反人类罪、种族屠杀罪等60多项罪行,但他否认法庭对他的所有指控,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荷兰海牙地区检查机关公布了对他死因调查的最终报告,排除了自杀和他杀的可能,确认其为自然死亡,死因是心肌梗塞。

米洛舍维奇在1987年之前,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主义,大力宣扬各民族融合政策,1987年之后,转变成民族主义的领头人,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对民族问题采取强硬态度,他以反官僚主义为理由逐渐取消了黑山、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选出的地方领导人,他还修订宪法,削减了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的自主权,由此造成其他民族的恐慌和不满,在1990年南共十四大会议上,试图修宪赋予总统更大的权力,结果造成南共联盟分裂。

米洛舍维奇是一位强硬的领导人,试图以暴制暴解决民族纠纷,他的政策是造成南共联盟分裂的主要原因。南共联盟解体后,他提出了“全体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统一国家”的号召,导致了民族混居地区的流血冲突,在他的支持下,克罗地亚和波黑的塞族人通过武力要求建立塞族自治区,从而引发了克罗地区战争和波黑战争,在其辖内面对“科索沃解放军”更是出动军队和警察镇压,造成了阿族平民的流离失所,由此给北约空袭南盟提供了借口。

至于对米洛舍维奇的评价,各国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西方认为他是“巴尔干的屠夫”,原南斯拉夫地区的人认为,他是民族矛盾的制造者,对于塞尔维亚大多数人来说,他始终他是个民族英雄,美国认为,他是个不可打交道的人,所以必须铲除而后快,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斯拉夫民族,同样信奉东正教,又曾有相似的执政背景,所以,给予他更多的是支持、帮助和同情,而我们始终认为,他是维护南联盟统一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民族英雄,我们称他为“老米”,“米洛舍维奇同志”这是对他的最高赞赏。

米洛舍维奇逝世后,尸体被送回贝尔格莱德,葬礼在家乡波扎雷瓦茨举行,他被葬于家庭的后院内,终年64岁。

谢谢阅读

 子屠龙

“民族英雄”还是“杀人魔王”?米洛舍维奇是1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塞尔维亚人眼里他是维护民族统一的英雄,在欧美列强眼里他是种族清洗者。

二战后的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出现过2位铁腕人物,1位是南斯拉夫的缔造者铁托,1位就是米洛舍维奇。两者的区别在于,铁托把南斯拉夫人团结起来,米洛舍维奇加速南斯拉夫人的分裂。

1980年铁托死后,再也无人能把南斯拉夫的国祚维持下来,南斯拉夫走向分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等国独立。1943年出生的米洛舍维奇,用武力保留住塞尔维亚、黑山和科索沃自治省三部分国土,从而拼接起1个新的国家“南联盟共和国”。

“没有人会再打你们!”米洛舍维奇站在贝尔格拉德的观礼台上,向新生的南联盟共和国子民们许诺,时间是在1997年。

这句话的背后是米洛舍维奇的铁血手段,其中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小型战斗,也有波黑、科索沃的毁灭性残杀。米洛舍维奇想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后,把塞尔维亚人团结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外部干涉他能够成功。

米洛舍维奇没有成功,因为北约的军事干涉来了,他们需要肢解的巴尔干。经过北约部队持续78天的猛烈轰炸,米洛舍维奇在强大的武力胁迫下屈服,塞尔维亚人得到最差的结果,变成1个内陆国。

2000年,米洛舍维奇黯然下台,他缔造的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不久该离的都离了。2年后,美国人将他投入海牙监狱,罪名有很多,像反人类罪、战争罪等。

“我的目标就是说出真相,这得花很长时间。”在海牙国际刑事法庭上,米洛舍维奇没有丝毫屈服,为国家利益可以下跪、为个人荣辱不可苟同。他在狱中充满斗志,执意要为自己寻回公道,清白与罪罚要分清。

2006年,绵延5年的国际审判突然停止,因为米洛舍维奇在狱中离奇死亡,有“中毒说”“谋杀说”“自然死亡”等多种说法。成叠的电话记录、数以千份的证词……在那一时刻失去意义,审判停留在米洛舍维奇为自己进攻科索沃辩护的那一页。

死亡并不是终结,2015年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抛出惊天的宣判:米洛舍维奇无罪,没有对克罗地亚人犯下种族屠杀罪行。这一纸宣判狠狠打脸北约,并与美国当初的指控截然相反。

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肯定的说,他是塞尔维亚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对于他的敌人来说,他就是战争贩子,双手沾满鲜血。至于吃瓜群众们来说,还真不好判断,很大 原因是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给出的“无罪鉴定”。

 笑语千年

2006年3月11日,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死于海牙法庭监室内。在南斯拉夫联邦这个多民族、多宗教等等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米洛舍维奇当上党政领导后鼓吹并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致使南联邦分崩离析,爆发战祸,最终米氏也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直至去世。

爱米洛舍维奇的人,将他称为“民族英雄”;恨米洛舍维奇的人,将他称为“战争罪犯”。这是个毁誉参半的复杂人物,他是第一位受到国际刑事审判的国家元首,也是第一位因为西方国家的憎恶和压力而最终身陷图圄的国家元首,更是第一位被他所在的国家抛弃而作为交换的国家元首。有学者对米洛舍维奇的一生用了五个字总结,我认为十分恰当:“霸权的囚徒”。

1941年8月20日,米洛舍维奇出生于二战硝烟弥漫的贝尔格莱德。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的东正教牧师,母亲是一名共产党积极分子。

小时候的米洛舍维奇非常乖巧,十几岁时,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米里亚娜,这也改变了他人生之路。因为米里亚娜的父亲是铁托的战友,在战后的南斯拉夫颇有地位,所以得到岳父提携的米洛舍维奇后来能在仕途上顺风顺水,得以进入政坛的核心。

50年代末,米洛舍维奇成为贝尔格莱德大学学生支部的负责人,毕业后,米洛舍维奇担任过贝尔格莱德市市长的经济顾问。 1978年,他被任命为南斯拉夫最大的银行贝尔格莱德银行董事长,几年后,又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团中央委员。

1984 年,43 岁的米洛舍维奇被任命为贝尔格莱德市共盟市委主席。当时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有6个自治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其中科索沃自治省的居民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族人要求把自治省升格为自治共和国,有人主张满足阿族人的要求, 以求缓解民族矛盾, 稳定社会;可米洛舍维奇却在党的中央全会上发表了坚决反对科索沃自治升格,坚持塞族对科索沃的控制的演讲,博得塞族人的喝彩。

从此,米洛舍维奇成为一颗政治明星,政治声望越来越高。在1986 年,他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成为中央领导人之一。这让米洛舍维奇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鼓吹大塞尔维亚主义。他在科索沃刮起了“米洛舍维奇旋风”和“大塞尔维亚主义旋风”,在塞族人心目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米洛舍维奇走遍了塞尔维亚的每一个城镇,向塞族人承诺实行改革并把科索沃确定为第一目标。成千上万的塞族人走上街头对他表示支持。

1989年东欧剧变后,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并在年底进行的大选中当选为总统。

1990 年 12 月,南联邦主席团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国家体制问题。会上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等主张把南联邦改组为邦联制国家,但米洛舍维奇却在会上抛出“统一民主联邦”的立案,力图建立以塞族共和国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民族一体化。这个方案遭到克族、斯族等民族的强烈反对,南联邦民族之间的矛盾终于激化到破裂地步。

1991 年 6 月,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分别通过作为独立主权囯家的新宪法,宣布脱离南联邦。之后,波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也宣布独立,至此南联邦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原来的南联邦也一分为五,变为 5 个独立的国家。

作为一个多民族联合的国家,南斯拉夫完全是由于大塞尔维亚主义)膨胀而解体的。在南斯拉夫存在的几十年里,作为克罗地亚人的南联邦党政首脑铁托,是依靠抑制、打击大塞尔维亚主义,才维护了南联邦的统一。铁托逝世后,米洛舍维奇不断掀起大塞尔维亚主义狂飚,加剧了民族矛盾,且又不愿意看到南联盟其他各民族的独立,因此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在米洛舍维奇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的九十年代,南联盟接连爆发了多场内战。1991 年 3 月爆发的克罗地亚战争,持续了九个多月,最终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的情况下,才实现停火。这场战争中,克罗地亚军民就伤亡2万5 千人,50多万人沦为难民。

1998 年 2 月,米洛舍维奇下令出动机械化部队占领了科索沃,也引来了“北约”对南联盟为期 78 天的狂轰滥炸,给无数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作为敢于同西方大国正面对抗的小国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与萨达姆并不一样。西方基本上不屑与萨达姆直接打交道,但对米洛舍维奇,却仍愿意同他坐下来谈判。与米洛舍维奇打过交道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华盛顿的很多官员说他是巴尔干地区的主要问题,但他也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西方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他。”

南联盟的宪法规定:总统由任期 4 年,不得连任。但在任期已满后,米洛舍维奇还想连任总统,并策动议会于2000 年 7月 6 日修改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两届。随即,米洛舍维奇宣布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越来越多的塞族人在战争中痛失亲人,又看到了国家满目疮痍的惨景,开始认识到米洛舍维奇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和拒不妥协的顽固立场,只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踌躇满志的米洛舍维奇却对总统宝座志在必得,但他没有想到,在他手上引起的内战,已给国家、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民随之大减,加上西方国家对南联盟施加的压力,终于让他在大选中败给了科什图尼察。

米洛舍维奇并不甘心就此结束政治生涯呢,他还想东山再起。在落选总统后,他表示将协助重振塞尔维亚社会党,“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然而始料不及的是, 新政府很快便把他引渡给海牙国际法庭,接受审判。

在把米洛舍维奇引渡给海牙国际法庭后,总理金吉奇坦言南斯拉夫别无选择,因为这是南联盟为了获得外国的经济授助的唯一办法。虽然南联盟塞尔维亚许多人认为:一个国家政府引渡自己的人民以换取金钱,无异于"贩卖人口"。

就在西方世界领导人额手相庆、欢呼雀跃之际,米洛舍维奇则公开表示自己不怕海牙法庭,因为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政治马戏团,旨在迫害塞尔维亚人民。”米洛舍维奇的妻子也发表声明:那些发号施令的人有一天终将受到人民和历史的审判。

令人发笑的是,在把米洛舍维奇引渡给海牙国际法庭后,欧盟委员会承诺向南联盟提供 4.45亿美元迟迟不能到位,美国答应南联盟提出的 12.5亿美元的授助要求,也没了回音。金吉奇惊呼:我们受骗上当了!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审判米洛舍维奇呢?这里面牵涉到两个问题。

一是审判米洛舍维奇,才能让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名正言顺”。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并未经联合国授权,这是历史上首次没有经过联合国同意,对他国采取重大军事行动的一次行动。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对南联盟进行了为期78 天的轰炸,出动飞机3.2万多架次,投下炸弹1.3万吨,造成南联盟至少1800 多名平民丧生,6000 多人受伤,近100 万人沦为难民。此举一直遭受国际舆论的批评和质疑。如果能审判并给米洛舍维奇定罪,北约的轰炸便可以赢得"正义"的名声,给他们的行为套上合法合情的外衣。

二是审判米洛舍维奇,可以"震慑" 那些球"不服北约管教者"。轰炸南联盟,引发巴尔干地区持续动荡,都是美国操纵的,都同美国的全球战略计划紧紧相关。审判米洛舍维奇,可以为北约今后类似的行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方便今后面对任何一个不听话的国家领导人如法炮制。

搞笑的是,在逮捕米洛舍维奇的时候,用的是“贪污”这件外衣;在引渡米洛舍维奇的时候,米洛舍维奇又变成了“战争犯”。罪名都可以如此任意变更,只能说逮捕、审判米洛舍维奇,是美国主导下的一出闹剧。

在海牙国际法庭开庭的那天,有超过15000 名米洛舍维奇的支持者,在法庭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表示对米洛舍维奇的声援。示威者高喊:“我们不会放弃斯洛博丹!还给斯洛博丹自由!”等口号,另有 200名国际知名律师组成了一个国际律师团,将在米洛舍维奇受审时为他提供法律支援。

米洛舍维奇被送捕后,美国又把波黑塞族前总统卡拉季奇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姆拉迪奇列为“战犯”,要求将这两人押往海牙受审。这表明美国想斩草除根,彻底铲除巴尔干地区敢与自己作对的势力。

海牙国际法庭将米洛舍维奇拘禁了近 5 年,也曾以策划、煽动、命令或指挥别人对科索沃阿族人所犯下的反人类等罪名指控米洛舍维奇,但是米洛舍维奇并不认罪。米洛舍维奇拒绝律师的援助,在每次庭审中,亲自为自己申辩。按照司法程序,就在法庭即将判决时的3 月11日,米洛舍维奇突发心脏病猝死,这位被人们称为“不死鸟”的斗士,也终于死在了海牙的监狱中,宣判不得被迫宣告中止。正如他自己前两年说的那样:“法庭永远无法给我定罪。”

米洛舍维奇死后,遗体从海牙运回到贝尔格莱德市博物馆停放,有数万塞族人前来悼念。在这些塞族人心中,米洛舍维奇是他们的民族英雄;而在阿族、克族人眼中,米洛舍维奇是“南斯拉夫灾星”。

米洛舍维奇死后,他的夫人和儿子得到了政府的赦免,但出于安全考虑,定居在俄罗斯的他们,还是没有敢回国参加米洛舍维奇葬礼。

米洛舍维奇鼓吹并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导致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并引发了内战,其过大焉;但在科索沃问题上,他又绝不屈服西方国家,决不出卖国家利益,这一点又是值得敬佩的。

科索沃位于塞尔维亚的南部,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以上。长期以来,科索沃阿族人一直闹独立,企图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或者干脆与阿尔巴尼亚合并。一些激进分子还组成了"科索沃解放军",濒濒制造恐怖活动,企图达到独立目的。

与此对应,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将科索沃问题国际化,达到自己干预巴尔干半岛的目的。是米洛舍维奇旗帜鲜明地指出,科索沃是南的内部事务,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如果签署北约提出的协议,将使南政府彻底失去对科索沃地区的控制。

在下台之前,米洛舍维奇便称美国根本不是要解决科索沃问题,其真实目的是要借机向科索沃部署军队。如果让步,美国还会在伏伊伏丁那、桑贾克等地做文章,南斯拉夫的主权与领士完整将受到严重威胁。

米洛舍维奇从本国利益出发,哪怕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警告他,如果不签字,一切后果由他承担。他说:”科索沃不需要外国军队进驻,我不会让步 在协议上签字,你们实在要打,那就来吧!“

如何评价米洛舍维奇一生的是非功过,是个很困难的事。应该肯定他在发展南斯拉夫经济、抵抗"北约"入侵、增进南中友好等方面的功绩,也要看到他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铸下的大错。他是一个有功有过的政治家,至于功大还是过大,只能任人评说了。

关键字:  ​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