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宛临床心电图学(黄宛秋个人资料)

2022-10-24 15:55:40 0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黄宛秋个人资料)

1

出身豪门 长于艰难

宛教授1918年生于北京,其父黄子美曾是中国银行的高级职员,与徐志摩、梅兰芳、齐如山等名士交往甚密,曾在20世纪20年代,陪同梅兰芳远赴美国。黄宛姐弟共4人,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名字都取自北京的地名。长女黄宣,取字“宣武”;长子黄燕,取字“燕京”;次子黄宛,意为“宛平”;幼子黄昆,取义“昆明湖”。

由于家中经常请一位曾留学德国的医生看病,并看到家人对医生十分尊重,使黄宛从小便萌生了从医的愿望。然而,家境的变故使黄宛的生活发生重大转变。在他刚刚上学时,父亲黄子美因银行倒闭而失业,家道中落,此后父亲出走,全靠母亲一人工作而勤俭持家度日。苦难促人上进,挫折催人发奋,经过了这场动荡后,黄宛和姐弟读书更加刻苦,兄弟三人在北京潞河中学被誉为“黄氏三雄”。

2

精诚所至 大器终成

1935年,黄宛中学毕业,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其本意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是报考协和医学院需要先读3年医预科,然后才能进入协和医学院攻读医本科,长达8年的学习时间对于日渐窘迫的家庭不堪重负。与此同时,他收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想到含辛茹苦的母亲,黄宛忍痛放弃了学医的念头,而选择了学费较低的清华大学化学系,但医学梦想却仍然埋藏在黄宛的心底。

同室学友林风对黄宛再次选择医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林风是燕京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本科毕业后来到清华大学攻读化学硕士学位。由于4年的燕京大学求学经历,使他对名噪一时的燕京大学医预科知之甚深,当时燕京大学医预科堪称协和医学院的“预备队”。他见黄宛学习成绩很好,只是担心昂贵的学费而放弃了理想,很为黄宛惋惜,于是告诉他,在协和医学院只要名列前茅,就能获得优厚的奖学金或贷学金,足够学习所需的费用。这个信息重燃了黄宛的希望。1936年,他便转到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

▲1938年摄于协和医学院解剖实验室

1938年,20岁的黄宛终于收到了协和医学院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圆了他学医的梦想。协和医学院的丰厚土壤为黄宛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无论是撰写论文,还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技能方面都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能得到导师的加分。

但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美国变成了交战国,这事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一时间众多国外教授被送往山东潍县的战争集中营,而尚未毕业的学生也不得不自己寻找临床实习医院,黄宛不得已到上海一家红十字会医院见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黄宛开始筹划赴美深造。1947年秋天,在林可胜教授的帮助下,黄宛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得到了美国救济总署医药援华会的奖学金,终于圆了留学之梦。1947年10月,当黄宛踏上美国的土地,到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学习时,他的学习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如饥似渴地学习,几乎没有再凌晨两点前睡过觉,也从未休过节假日。由于过度劳累,年轻的黄宛患了严重的失眠症。

半年后,黄宛转入芝加哥麦克瑞斯研究所(该研究所后来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心脏病中心),在鼎鼎大名的Louis NK领导下工作。这位世界闻名的心脏病学大师曾在25年前指导过另一位中国医生戚寿南,此时他对黄宛也是关爱有加。如果说Louis NK是一位心脏病学的全能大师,那么他的两位同事Richard L 和Alred P教授则是痴情心电图的超级天才,尤其是Richard L ,他撰写的《复杂心律失常》至今仍被奉为心电学的传世经典。这3人都非常赏识黄宛的才华,在他们的极力推荐下,黄宛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奖学金。黄宛在麦克瑞斯研究所工作的两年表现十分出色,不仅在心电图领域成绩斐然,还带动了该研究所心导管术的发展。

1948年,黄宛成功完成了该研究所第一例新导管检查,麦克瑞斯研究所的档案记录也明确将心导管术的发展过程分为“黄宛之前”和“黄宛之后”两个阶段。这位年纪不足30岁的中国青年赢得了美国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开始承担教学工作。

3

热忱报国 锐意协和

1950年,黄宛已学有所成,强烈的爱国之情在他胸中激荡。于是,黄宛开始写信与协和医学院联系。协和接到他的信后非常高兴和重视,立即给他发出了聘书,张孝骞主任还亲自给他写信:“你回来,祖国同样给你发展的地方!”如鱼得水,似鸟归巢,回到协和医学院的第一天,黄宛就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可刚从废墟中站起的新中国,还带着战争的严重伤痕。诺大的协和医院也面目全非,实验室和图书馆布满了灰尘,心电图室也根本不能记录心电图,更谈不上做心导管检查了。

摆在黄宛面前的还是1928年董承琅教授购置的弦现式心电图机,在日本人占领协和医学院后,心电图机的零件严重丢失与破坏,最终只有3支完整的弦线。黄宛明白了张孝骞催他回协和的良苦用心,他和方圻、刘士珍一起将纤细的弦线装在仅有1mm的缝隙中,终于恢复了心电图机。凡事都爱思考的黄宛在使用旧式心电图机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美国此时已经应用12导联心电图机了,能不能把这3导联心电图机改造一下呢?经过许多不眠之夜,心电图机终于改造成功。这台已经工作了近30年,老态龙钟的“功勋心电图机”,竟在黄宛的努力下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级的“高端设备”!

在随后很短时间内,心电图室就积累了大量12导联心电图的资料,继1928年董承琅教授开创中国心电图新纪元后,在黄宛的主持下协和再次成为中国心电图学的圣殿!为加快心电图的普及,黄宛继承了董承琅教授的衣钵,开始举办全国性的学习班,向全国各大医院招收学员,并要求学员毕业返回后迅速担当起本单位心电图教员的任务,担负心电图的普及工作。一时间,心电图技术如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前排左起:黄宛2、方圻5、刘士珍7;

中排:吴宁2、黄永麟8;后排左起:徐峰1、陈克冀3、钱贻简5、胡旭东6

历史总是将责任与重担交付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强者。当时,中国心电图事业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从开创到积累,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但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心电图专著仍是凤毛麟角。而黄宛恰逢其时,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他以心电图培训班的讲义为基础,编著了第1版《临床心电图学》。或许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更快地普及心电图技术,但黄宛却因此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心电图结的崇高地位。这位伟大的旗手高擎中国心电图的旗帜长达半个世纪!到黄教授78岁高龄时,他已完成了《临床心电图学》一书的第5个版本,印数达几十万册。

多年来,黄宛教授以“心电图大师”的称号闻名于世,但历史也庄重地记录了他对中国心血管病事业作出的其他开创性贡献。在积极普及心电图技术的同时,黄宛教授极力争取将心导管技术用于临床。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主管部门的同意,他利用带回国内作示范用的两根6F、7F心导管,自制了血氧测定仪,成功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右心导管检查。1956年,他不仅举办了右心导管学习班,同时还在《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右心导管技术,把这项新技术推向全国。而这一举措也成为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

4

意气风发 阜外时光

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将当时不满40岁的黄宛调到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使他成为当时该院最年轻的主任,他也将严谨踏实的工作风格带到新的工作环境中。他不仅在心电图学的征途上锐意进取,在心血管病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骄人战绩!黄宛教授倡导额奎尼丁逐日增量法使奎尼丁转复心房颤动的效果既好又安全。他对每例患者都亲自检测给药,认真细致观察,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使青年医生收益很大。黄宛教授还先后完成了乙胺碘呋酮(胺碘酮)、硫氮酮、氟卡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电生理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慢静脉滴入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治疗方法,成为当时临床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60年代初,黄教授在临床高血压的研究中,发现有些青年患者的高血压因肾动脉狭窄引发,便把多种当时不同命名的类似疾病予以综合,并首次提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概念,相关论文在《心脏内科杂志》上发表。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世界处于隔离状态,限制了这一概念的传播。70年代,日本学者也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向世界推广。当时日本学者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讲学时,中国同行向他们展示了黄宛的文章,他们才知道自己的研究落后于中国10年,承认是中国人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卫生部在了解到该情况后,为黄宛补发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宛荣获“心电学特殊贡献奖”

5

戎装生涯 军旅辉煌

1966年的春天,黄宛再次服从上级安排,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任一部副主任兼心内科主任。他由一名温文尔雅的谦谦学者变为一身戎装的飒爽将军,变化的是外表,而坚持的仍是 恒久的热忱与执着。当时301医院建院不久,很多条件尚不成熟,但富有挑战精神的黄宛毅然走马上任。然而,史无前例的“文革”无情打乱了黄宛制订的所有计划,在时任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的指示下,黄宛收到了无情的批判。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趁越南共产党中共中央第一书记胡志明来北京看病之机,特意安排黄宛做胡志明的保健医生,并再次派黄宛去越南为胡志明治病,直到胡志明逝世。随后,黄宛带着越南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和最高级勋章等荣誉回国。军旅生涯中黄宛不仅克服了“文革”的干扰,继续执着进取,还培养了王思让、盖鲁粤等一批名医。

6

老树新枝 春色满园

“文革”结束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华大地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一名深爱祖国的赤诚学者,压抑许久的热情再度燃烧,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临床和科研第一线。在那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黄宛与全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一样,沉浸在久违的喜悦与激动中,并先后为邓颖超、李先念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队首长担任医疗保健工作。

20世纪70年代末,年逾花甲的黄宛教授再次为中国心血管病专业和心电学的发展积极奔走,他与多位老专家共同筹划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并促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创刊。1982年,黄宛教授退居二线,但他并未停止在学术领域的探索,不改赤子求学之心,积极发挥专长,仍然活跃在学术第一线,为中国心电学和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摇旗呐喊。

作为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专家,黄宛教授早已是功成名就、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但他却从不以专家自居、名师自傲,甚至对所有心电学的新进展均抱有如饥似渴的旺盛求知欲。上海第二医学院的戚文航教授一直珍藏着两封黄宛教授的来信,通过这两封亲笔信,一代宗师的清冽心胸,一代学者的严谨和深邃跃然纸上。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黄宛教授的学术生命力依然旺盛,他在中国心电学工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变得无尚崇高。1998年,80岁高龄的黄宛以极大的热情再度推出了新版《临床心电学》,谱写了人生的绝代华章。

如今,黄宛教授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可以放心地离去。在他的辛勤指导下,中国心电学事业蒸蒸日上,宏图大展。我们将继续沿着他的足迹将中国心电学推向更高峰,而他像一面旗帜永远在巅峰之上高高飘扬。

原文载自由葛均波、霍勇主编的《知心——中国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黄宛秋个人资料  黄宛林个人资料  黄宛氏黄树卿  黄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