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的原因为什么没有重用宦官(黄巢起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022-11-14 00:54:20 0

黄巢起义的原因为什么没有重用宦官(黄巢起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

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惟思竭泽,不虑无鱼”。

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

859年(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

868年十月,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大起义的爆发与流动作战。

874年(乾符元年)末,濮州(河南范县濮城)人私盐贩王仙芝在长垣(河南长垣东北)起义,发布檄文,指斥唐政府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

这表明他要替天行道,改变财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同年六月,起义军攻陷濮州、曹州(山东曹县),击败唐天平节度使薛崇。次年,黄巢亦聚众响应。

黄巢为曹州冤句人,世代贩盐为业。幼年读过诗书,学过骑射,科举不第。

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很不满,曾赋《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诗,表达了要改变现实的决心。

义军在攻克洛阳之后,迅速统兵西进,通过潼关,于881年一月八日(广明元年十二月)进入唐都长安。

僖宗率宦官田令孜等逃奔成都。

义军“甲骑如流,辎重塞途”。

尚让抚慰百姓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勿恐”。

黄巢在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以尚让等为宰相,朱温为诸卫大将军,立起农民政权。

当882年(中和二年)唐军进行反攻时,形势急转直下。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将朱温叛变投唐,长安防线崩溃,战斗失利。

黄巢率军撤离长安,进入河南,因渡汴河时遭到官军袭击,队伍溃散。尚让等人投敌,黄巢率千余人进入山东。

884的(中和四年)六月十七日,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身死,起义失败。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领袖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大将军为号召,反映义军具有模糊的平均、平等要求,标志农民起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义军在斗争中注意分化敌人,避实就虚,运用流动战术,在前后十年间,经过十二个省,行程两万余里。这是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唐末农民战争基本上瓦解了唐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大地主庄田经济,扫荡了门阀残余,使残存的士族门阀“丧亡且尽”。

土地集中和农民逃亡的问题因而缓和,自耕农增多,佃客的身份地位稍有改变。

这就为五代、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感谢您的阅读!您也可以按照下面步骤来!

【公众号】:圣人司马懿

在号内揭秘深度历史文章...我们为您提供搜集整理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方面历史知识,以及环球各个国家历史文化!

关键字:  黄巢起义的原因为什么没有重用宦官  黄巢起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黄巢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黄巢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黄巢起义的原因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