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梅有约”字画联铺在姑苏举行 通报两岸情深
姑苏11月14日电 (周建琳)情定江南,婢女自来。14日,“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字画联铺正在姑苏桃花坞唐寅故宅的文化展现馆举行。这是一场秋日的雅集、一次两岸文化的碰撞。在铺览里,海峡两岸艺术家将姑苏的江南水色展示在字画之中,用图画翰墨转达对于江南文化的欢喜。
“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字画联铺由姑苏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苏州区委鼓吹部(社科联)主理,姑苏名城庇护团体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字画联铺自10月30日揭幕,为期一个月。
“如梅有约”铺题来自两位艺术家的名字。书法家杨玉如来自中国台湾,她曾经拜师薛平南传授等名家,终年在国内别传播书法艺术。周思梅是姑苏的知名字画家,师从费松伟、朱耕原、邵文君、徐绍青、钱定一以及闻名画家戴敦邦,曾经在北京故宫、荣宝斋,上海豫园等屡次举行小我字画铺。
2015年,在一场“海峡两岸写经铺”上,周思梅与杨玉如一见如故,并相约联合举行铺览,命名“如梅有约”。“很欢快,胡想成真!”周思梅称,这次铺览席卷了她以去年夜铺的部门作品以及近两年静心创作的精品,和书法家杨玉如的初期作品与其假寓姑苏创作的融进江南文化的作品。
入进铺厅,一幅9米长卷映进眼帘,气焰恢宏,这是周思梅摹仿黄公看的《富春山居图》。缓缓向内走往,小品、书页、扇面、条幅、长卷等150余件作品使人应接不暇,作品涵盖了山川、人物、竹、梅等艺术文体,周全展现了江南文化特点。
与前人对于话,测量前人的脚步,心摹手追悠然自得留连忘返。近四十载,这成为周思梅的一种糊口习气,一种一样平常。“画水墨时,我恍如望到了倪云林站在太湖边那种落漠寥寂的模样形状,我也恍如望到了沈周、文徵明、仇英,他们泛船太湖之上的悠游。在这个暴躁的社会中,与前人交流,让我愈发恬静。”周思梅但愿本身的作品能给观众营建一个可之内观世界的山川境。
2015年,周思梅在家乡姑苏举行首次个铺,今世中国画名家戴敦邦一语定音:“思梅作品,正宗清爽”。“我还想沿着前人的脚步测量他们笔下的山川世界,然后寻觅到本身的山川路径。我的作品很传统,很端正,比拟如今时尚确当代艺术,我比不了,也达不到此类立异。”周思梅执着地认为,把老祖宗的工具吃入往,消化了,吐出来就是新的。
“每一一次铺览都是一次与观众交流、谈心的机遇。尤为是此次铺览让我对于‘立异’有了新的理解,我也在斟酌,可能真正出新就是要不少工具的融合,从另外的角度扭转你原本的一些端正以及习气的工具,才会有一些新的碰撞出来。”周思梅称,这次与杨玉如合办铺览就是一次“立异”的测验考试,是一次艺术的碰撞、融合、生长。
杨玉如1958年诞生于台中,她自幼在怙恃的发蒙下操练书法以及钢琴,还曾经拜宝岛闻名书法家薛平南为师,勤研书法。在恩师的引导下,杨玉如的书艺精入,篆隶草行楷笔底生花,且逐渐形成为了本身的气概。她的书法作品反复在各种铺出中表态,并担当了台湾女书法家学会秘书长。
站在杨玉如的作品前,观众最直观的感觉是纵横潇洒,一气呵成;疏密照应之时,布满了象征无限的灵动与丰沛丰满的气韵。这与周思梅很传统、很端正的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在时空中又完善地交融。
“咱们两小我的履历太纷歧样了。”杨玉如说,她曾经跟从丈夫展转多个国度,一直流落在外,直到碰见姑苏时,忽然有一种“家”的感受,想停下脚步好好思虑人生。在2015年至2019年末,杨玉如从台湾飞来姑苏多达十次,2021年,杨玉如假寓姑苏。
在周思梅的率领下,杨玉如穿行于姑苏的年夜街冷巷,探寻精彩的古典园林,打卡各种富有特点的博物馆,品尝传统的苏式美食……而最使她欣喜的是,这里是吴门画派的发祥地。“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生长、糊口在这里。
杨玉如因书法与姑苏这座江南古城结缘,博年夜精湛的吴门画派,更是为她的创作开启另外一片天空。现在,杨玉如用书法毗连两岸青年,她常在朋侪圈里鼓动勉励更多台湾朋侪来到姑苏望望,她说:“两岸一家亲,年夜家一定要齐心同力!”。
据领会,“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字画联铺自10月30日揭幕以来,吸引了浩繁观众前来打卡。年夜家纷繁留言,海峡两岸虽一水相隔,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却涓滴不受影响,海峡两岸的字画家作品墨香清尽有韵,表达了字画家们纯挚高尚的审美趣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