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三回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西游记第三回主要人物及性格)
第三回 搅扰蟠桃宴
龙王、秦广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七个兄弟结义七大圣。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西游记》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作者简介
吴承恩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景凄凉。
图书简介
儿童版连环画四大名著(全4册礼盒)全彩图注音图画书小学生课外读物
作品目录
第三回 搅扰蟠桃宴
第四回 大闹天宫
第五回 唐三藏西行
第六回 猴王保唐僧
第七回 收服小白龙
第八回 黑熊精盗袈裟
第九回 计收猪八戒
第十回 黄风岭降妖
第十一回 流沙河收沙僧
第十二回 四圣试佛心
第十三回 偷吃人参果
第十四回 三打白骨精
第十五回 宝象国遇险
第十六回 智激美猴王
第十七回 迎战金银角
第十八回 乌鸡国捉妖
第十九回 大战红孩儿
第二十回 车迟国降三怪
第二十一回 天兵战青牛
第二十二回 女儿国斗毒蝎
第二十三回 真假美猴王
第二十四回 遇阻火焰山
第二十五回 扫塔洗沉冤
第二十六回 误入小雷音
第二十七回 错坠盘丝洞
第二十八回 降魔狮驼岭
第二十九回 就难比丘国
第三十回 被困无底洞
第三十一回 识破玉兔精
第三十二回 取经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