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游乐园的票价比去年提高了1\/4(生态游乐园参观票价成人40元每人)
乐呵 .
新平
游美丽乡村,赏田园风韵。
在美丽新平,感受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之景。
体验乡村生活,在一幅幅美不胜收、奇特的山水画卷中感受人与自然合奏的乐章。
敬请收看本期的《乐呵新平》之《醉美乡村生态游》。
栏目视频
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无法播出时,尝试退出刷新。
醉美乡村生态游
群山拥翠、山花烂漫、硕果飘香……一支斑斓的生态彩笔正在新平大地上晕染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现代田园乡村画卷。在城里倦了、累了、烦了的你,想不想来一次完美的邂逅与放松?到乡村寻找静谧与惬意,享受一种醉美休闲的烂漫生活。本期的《乐呵新平》《醉美乡村生态游》我们一起出发吧!
新平.旅游资源丰富
新平县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有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际河流红河上游的戛洒江、漠沙江横亘其间,形成“两山对峙,一水中分”的壮美景致。近日,当我们走进戛洒周边绿水青山环绕的小村庄时,从更具魅力的美丽乡村中,从络绎不绝的游客身影中,从创业创新的农户笑声中……看到了这里的乡村旅游活力十足,百姓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而当地人闲适的田园生活更成为了游客流连忘返的理由。
戛洒镇.大槟榔园
大槟榔园是戛洒镇一个传统的傣族村寨,这里家家户户实行土地轮作,所有的种植全都是手工劳作,精养慢收。眼下不是季节,我们无法领略这里传统农业的神奇,不过这里的田园美景早已经填补了我们的遗憾,溪水潺潺,树木葱郁,具有花腰傣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散落在田园里。
白建兴是大槟榔园里最早开农家乐的人之一。几年前,随着村子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白建兴带领着家里人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近年来,随着新平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大槟榔园成为了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进村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白建兴看准了机会,投入多年积蓄,开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农家乐。
我们到这里时候,时间尚早。当天因为不是节假日,来村里旅游的人不多,农家乐里吃饭的人也还都没到。但白建兴的母亲已经开始忙活了,她准备做一些花腰傣的特色美食——竜粑来招呼待会来的客人。看我们都很好奇,这位花腰傣阿姨热情的邀请我们和她一起制作竜粑。
交谈中,我们的两位记者也和阿姨一起有模有样的包起了竜粑。
出镜记者陈韵伊:这个东西以前来戛洒倒是经常吃,但是自己动手包还是第一次,挺有意思的。
记者适甜甜:之前倒是吃过竜粑,但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包竜粑,这是第一次尝试,我的处女作展示一下。
竜粑的制作过程简约而不简单,将糯米面加水及适量猪油合成面团,如果喜欢甜味就用红糖水合面,如喜欢咸味,则加猪油合面后,放以腊肉、花生等馅料,再用竜粑包裹成方形就可以了。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美食外形与粽子相似,口感细嫩柔软,香甜可口,绝不逊于粽子。
记者适甜甜:今天我们是自己动手做的,然后就觉得格外的好吃。叶子的味道跟糯米红糖交融在一起,在嘴巴里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坐在乡间的小院里,聊着家常,院外是田园风光,嘴里吃着的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这或许就是游客追求的农家味道吧。
农趣
现在,经过几年的经营,白建兴知道,到这里旅游的人都是想体验最地道的乡村风情。所以,他经常会带着游客到田间地头逛一逛。
【啊辣毕农庄负责人白建兴VS记者】:
这些菜,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菜都是你们自己种的是吗?
是的,是我们自己种的。
外面来的游客他们会向你们申请就是想过来采摘这种方式吗?
也有过的,也有些客人他是很好奇了嘛,他想亲自来体验一下我们农村这些地方的怎么拿菜,怎么做菜,他们还是有些会来的。
白建兴农家乐里的菜一半多是自给自足,他家的地里现在还种着鱼腥草、青菜、弯根等,这些农家菜既能成为一道美食,也能让来这里的游客体验一番田园劳作的乐趣。
【啊辣毕农庄负责人白建兴VS记者】:
大哥,你现在拿这个是什么东西?
弯根,我们方言叫弯根。
弯根 我看它这个根部是连接这棵的
对,就是这棵的根茎,我们拿回去煮腌肉吃,炒着吃也很好吃。
那有一种腌菜叫弯根腌菜,就是用这个东西腌的吗
对、对,就拿这个腌了。
哇,好神奇。
这个是野生的,它自己长出来的。
弯根
特别的花腰傣蔬菜
弯根,又称弯根芋,为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沼泽地、水田、浅沟边,是花腰傣的特有的蔬菜。主要食用细嫩的匍匐茎和花薹,它肥嫩的叶柄和母芋也能食用。这个季节,正是吃弯根和弯根花的时候,吃法很多,可以腌酸菜,也可以用傣家酸肉和番茄爆炒。
农趣
在白建兴的农家乐,不光能亲自动手采摘蔬菜,还能跟着他去抓鸡、抓鹅、捡鸡蛋。
【啊辣毕农庄负责人白建兴VS记者】:
大哥,这些都是土鸡蛋吗?
是的,是土鸡蛋,
就是自己家养的这几只鸡下的蛋了。
嗯,自己养的鸡下的蛋,这个蛋就香了,不做任何加工,拿回去炒吃,炒韭菜呀,炒什么的都很香。
1、2、3、…哇哦,16个鸡蛋
现在,随着游客来的越来越多,白建兴在规划农家乐的时候又增加了阳光房和有特色的钢架房子作为餐厅,并增添了许多花腰傣元素作为装饰。他说今后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农家乐,让更多的客人体验到花腰傣的农家特色。
【啊辣毕农庄负责人白建兴】:
我发现这几年(戛洒)的旅游发展很快,来我们这里玩的游客是一年比一年多。我想着我回来做这个东西,就是想把我们傣族的这种美食给游客尝到。给客人带来一种在傣族地方农家乐给他们感受到这种欢乐,体验到这种美食。
这几天,和白建兴一样忙碌的还有旋涡村的村民们。随着寒冬来临,趁着农闲,他们正在整理自家的房间准备迎接即将来这里避寒旅游的游客。
【记者VS旋涡村村民陶定富】
记者:大哥,我想问一下,一般来咱们这里住的客人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哪个时间段开始?
陶定富: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有
记者:哦,逢过节的时候就有人过来住。那咱们这边统计过没有,哪些地方的客人会比较多一些。
陶定富:都是北方那边的来的多一点,
记者:北方多一点?
陶定富:北方他们来避寒嘛,来我们这里避寒。
戛洒镇.旋涡村
天然的养生避寒地
漩涡村也是花腰傣聚居的村寨,园风光迷人,花腰傣风情浓郁。一股山泉环绕全村,农舍四周是密密的香蕉林。这里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冬季气候暖和,平均气温18-25℃之间,是天然的“大氧吧”和养生避寒地,很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新平县积极发展有山、有水、有田园生活、有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不断优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当地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发展旅游带来的变化。
早上六点多,整个耀南村被云雾笼罩着,一切都是安静的,游客们各自选择最好的角度,记录着最美的瞬间。
耀南村,就在哀牢山里,不远处就挨着山岭。近年来,这里的很多老百姓就利用哀牢山发展乡村旅游,开起了农家乐。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有几十家,走在公路两边,随处可见。
【新平县旅游行业协会戛洒乡村旅游分会会长杨超雁】:我们哀牢山上,以前大家的生活也不好过,大家对这个生态的保护,也不在乎什么,乱砍,毁林开荒,滥砍滥伐,很严重。这几年以来,通过,开发这个旅游景区景点以后,大家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哀牢山上的老百姓,大部分依靠旅游业,搞全域旅游,搞这个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搞得好。
除了不断挖掘现有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平县还结合脱贫攻坚,在戛洒镇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结合产业发展,利用“花腰傣”、“田园风光”、“水资源”进行旅游产业植入,彻底解决安置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
【戛洒镇党委书记 陈 凯】
整个片区我们是依山就势,充分利用里面的曼费河这个河流水系,我们还保留了将近50亩左右的人文风光体验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的产品。整个规划我们是依山就势,不追求整齐划一,所有的建筑我们都体现了傣族的风格。土掌房的风格。在三层的房子里,我们就拿出其中的一层来作为民宿标间的功能设计,以后我们的群众就可以参与到我们全域旅游当中的民宿产业中来增收致富。
如今,游哀牢山,寻农趣,吃美食,住农家,已经成为了人们到新平旅游的新方式。无论是田间采摘,亲手制作美食,还是观云海,看日出,都让人乐在其中。2017年,新平接待游客3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15亿元。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在家门口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全域,全境,全过程,一村一地,一山一水,一花一树,一草一木皆是景。走进戛洒,让我们感受到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山林气息,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让行色匆匆的游人停下脚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和现代共存的美好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开来。
监制:曹佳妮 方红萍
节目主管:姜维
责编:尤畅
编导:杨娟
撰稿:杨娟
摄像:白健 赵祥明
剪辑:杨娟
合成:杨娟
联络:自学德 刀思瑜
演播室主持/配音:孙迪
外景主持:陈韵伊
微信制作: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