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预警!美国偷油令这国巨亏7000亿,欧洲"大动脉"告急
全球能源局势依然紧张。
当前,美国仍在搅动中东地区的石油市场。据叙利亚通讯社消息,当地时间11日,美军的144辆油罐车满载从叙利亚东北部偷盗的石油资源运往伊拉克。据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的数据,因美国偷油,叙利亚石油业从战争开始到今年年中已经遭受了近10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75亿元)的损失,并导致叙利亚国内油价飙升,汽油价格涨幅已高达127%。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美军偷油车队。图源:叙利亚国家通讯社
与此同时,欧盟国家疯狂抢购、囤积了俄罗斯的煤炭。当地时间8月11日,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禁运正式生效,而在禁令生效前夕,欧盟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煤炭。
屋漏偏逢连夜雨,欧洲经济“大动脉”——莱茵河正在面临停摆危机。据德国官方数据预测,部分关键河段的水位将降至40厘米(15.7英寸),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周五(8月12日)起无法通航。德国官员警告称,莱茵河水位已降至危险低点,可能数日内河上航运停止,企业、工厂要减少输运量,甚至被迫停工停产。
另外,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警告称,夏季高温和飙升的天然气价格将推动石油的需求量飙升,将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预期上调38万桶,增幅约为2%。
遭美国“打劫”,叙利亚巨亏7000亿
全球能源紧张的局势下,美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早已“垂涎三尺”,甚至不惜动武明抢。
8月11日,央视新闻援引叙利亚通讯社消息,当地时间11日,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使用144辆油罐车,满载从叙利亚东北部偷盗的石油资源,通过叙哈塞克省东北部马哈穆迪非法过境点运往伊拉克。
这已经是美军本月第3次盗运叙利亚石油。当地时间9日,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公布2022年上半年叙利亚国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情况。数据显示,叙利亚超80%的石油产量被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掠夺。
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叙利亚2022年上半年石油产量为1450万桶,平均日产量为8.03万桶,其中约1.42万桶被运往叙境内炼油厂,6.6万桶被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掠夺。
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发表了声明称,占领叙利亚的美军要对该国大部分的石油盗窃负责,因美国偷油,叙利亚石油业从战争开始到今年年中已经遭受了近10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75亿元)的损失。
自2021年以来,美国便严重扰乱了叙利亚石油市场。据叙利亚石油与矿产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叙利亚石油的日产量约为8.59万桶,其中7万桶被美国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掠夺,仅不到1.6万桶可以供给叙国内市场。
由于俄乌危机持续,叠加美国大肆掠夺,导致叙利亚国内油价飙升。当地政府宣布,自8月7日起,叙利亚国内的汽油价格大幅上涨,涨幅约为127%。有分析指出,汽油大幅涨价将导致叙利亚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在美国对叙利亚实施单边经济制裁的背景下,叙利亚民众的购买力将进一步下降。
据央视新闻报道,叙利亚政府曾多次谴责美国非法占领叙利亚东北部土地,支持反对派武装,并“像海盗一样”窃取叙利亚资源。这造成叙境内能源短缺困境,使原本作为石油出口国的叙利亚现在反而要依赖石油进口,加剧叙利亚人道主义灾难。
欧盟“抢煤”
美国在叙利亚“抢油”的同时,欧盟正在疯狂抢购俄罗斯的煤炭进行“囤货”。
当地时间8月11日,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禁运正式生效。这是欧盟第五轮对俄制裁系列措施之一,也是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
而在煤炭禁令生效前90天内,欧盟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数量大幅增长。据央视新闻援引俄罗斯媒体报道,德国、波兰、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买入了大量的俄罗斯煤炭。
俄罗斯商业日报援引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称,今年3月至5月,欧盟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2940万吨煤炭,以美元计价货值为93亿美元;平均价格约为每吨317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每吨105美元,涨幅达到202%。
数据显示,欧盟以往每年进口的煤炭45%来自俄罗斯,进口金额约44亿美元。德国、波兰和荷兰是欧盟内部的最大买家。欧盟用于发电和取暖的动力煤,大约70%是从俄罗斯进口的。
其实,当前欧洲国家对煤炭的需求正在激增。面对天然气、电力价格飙涨,欧盟多国已经重启煤炭发电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等国已相继表明,将增加燃煤发电产量,这都将增加煤炭的使用量。
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禁令生效,欧洲国家的煤炭供给大概率将愈发紧张,不排除煤炭价格继续飙升的可能,或将进一步刺激电价上涨。
目前,欧盟正加大力度从南非等国采购煤炭,希望弥补市场空缺。不过,欧盟内部普遍认为,尽管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煤炭,但成本将上涨。
德国煤炭进口商认为,尽管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煤炭,但成本将上涨。挪威吕斯塔德能源公司也警告称,对俄煤炭禁运意味着欧盟地区将面对电价上涨。
波兰已经遇到了煤炭紧缺的危机。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此前表示,波兰近期将遭遇煤炭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气候和环境部取消了对供暖用煤质量的要求。
欧洲“大动脉”告急
关键时刻,欧洲经济“大动脉”却正在面临停摆危机。
欧洲的高温、干旱天气,正在导致大量河流被蒸发,逐渐干涸,其中最危险的是,号称欧洲经济“大动脉”的莱茵河,部分关键河段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周五(8月12日)起无法通航。
据德国联邦水道和航运管理局(WSV)称,法兰克福附近市镇Kaub段的莱茵河官方统计水位周三为47厘米(18.5英寸),预计到周五将下降到40厘米(15.7英寸)的关键深度,甚至有可能在周末期间,水位可能降至37厘米(14.5英寸)。
一旦监测水位将至16英寸及以下时,载有货物的驳船将彻底无法航行。意味着,德国莱茵河部分河段将“断航”。
当地时间8月0日,德国交通部发言人蒂姆·亚历山德林(Tim Alexandrin)在发布会上承认,预计莱茵河的低水位会进一步加剧,但无法预估船只将在何时无法航行。
即使是当前的低水位,莱茵河的运输费用也已经飙升超过5倍,因为当前船只的可载货量大幅下降,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德国物流公司HGK表示,通常运载2200吨货物的货船,目前只能运载约600吨。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干旱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德国国家气象局(DWD)的气象学家警告称,短期来看,干旱形势不会缓和,长期模型预计,干旱的状况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莱茵河从瑞士阿尔卑斯山蜿蜒约800英里(1300公里),一直都是德国、荷兰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欧洲经济的“大动脉”。
一旦断航,德国受到的影响最大,莱茵河在德国的河流域面积达到德国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同时流经了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对化学品巨头巴斯夫公司、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司Uniper SE的货物运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德国30%的原油、煤炭运输都依赖内河航运,占德国货运总量的5%-10%,而德国内河航运中约80%都依靠莱茵河。
德国官员警告称,莱茵河水位已降至危险低点,可能数日内河上航运停止,企业、工厂要减少输运量,甚至被迫停工停产。知情人士称,德国朔尔茨政府担心,航运混乱可能会破坏重启煤电站的计划。
国际能源署最新警告
8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警告称,夏季高温和飙升的天然气价格将推动石油的需求量飙升,预计8月份全球炼油厂产量将升至2020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IEA将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预期上调38万桶,增幅约为2%,将推动需求在2022年增加210万桶/日,至9970万桶;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210万桶/日,至1.018亿桶。
IEA在报告中表示,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至新纪录,激励了一些国家的天然气向石油转换,绝大多数集中在中东和欧洲,掩盖了受衰退担忧困扰的经济体的疲软。
此外,IEA预计在供应端,8月份全球原油日产量将增加290万桶,至8180万桶;到2022年,全球日产量将增加260万桶,至8070万桶;到2023年将增至8210万桶。预计到2023年,得益于新增160万桶/天的炼油产能,炼油产品市场看起来“总体平衡”。
但IEA表示,由于闲置产能有限,OPEC+不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增加产量。随着俄罗斯削减炼油业务,最早将在本月开始逐步下降,并随着禁运的生效而加速下降。
该机构预计,到2023年初,俄罗斯每天将关闭近200万桶石油,尽管近几个月的产量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