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后面的风景在哪(一块钱的早孕试纸准吗)
人民币有主币、辅币之分,主币,又称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共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条规定:“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因此我们看到的一元即为主币,一角即为辅币。
“块”之称谓从何而来
对于我国的主币单位,人们口语中常习惯使用“块”这个量词。“块”作为主币量词,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写作“塊”,释为“土块也”;引申为块状物的通称,如石块;引申为量词,如《宋史·瀛国公纪》“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日: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
因为从明清到民国时期,较为昂贵的民间通用的货币,一直是“银块”,就是“一块银子”的意思。譬如《儒林外史》:
三公子吐舌道:“厨役就费了!”又秤了一块银,叫小厮去买米。
碎银子都是需要称的,因为无论是流通还是自藏,都会有缺损,所以还是要按实际重量来。那时候都是秤一下这块银有多沉,然后去买东西。
外国银元进入中国,“块‘则开始被视作银块称量使用,一块洋钿”、“两块大洋”、“三块袁大头”即是其客观表现,量词“块”长期与银元相联系计量使用,关系逐渐凝固,而被当作主币单位量词使用,后虽纸币取代银元,但“块”的这种用法被保持下来,成为今天群众使用的一种非正规的主币单位量词。
说完“块”,不妨再来说说“毛”
角本义为兽角,《说文》“角,兽角也,象形。”
外国银元进入中国时,与银元配套分等的小银元也流入了中国,民间称其为角子、银角子、银毫,辅币单位“角”应是由名词“角子”发展而来,与数词结合而表示小额货币数量的“一角”、“二角”等,且清后期以来一直行用于民间。
清后期一些材料中可看到对角币和货币单位“角”的记载,如同治六年(1867)锺大焜《请变法铸钱议》“查广东香港钱法与外洋无异。每钱一文,只重二、三分,积十钱二十钱则用当十当二十铜小番,再上则用银角番、银半番。”
龙湛霖于光绪十二年七月上奏:“现在沿海各市面,凡贸易至百十文以上,从无用现钱者,皆以一角、二角之洋钱代之,即取其轻重有定,成色有定,甚便于零用也。”后来清政府自铸龙洋时,一元以下的小银币也被称为角子或小洋,有的并在币面注明“一角”,“二角”、“五角”等。
“毛”本是读“毫”,为记账方便,往往将“毫”省笔为“毛”。久而久之,习非成是.现在仍然有的地方读“毫”不读“毛"。如香港特别行政区使用的一毫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