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与行星的区别(矮行星是什么意思)

2022-10-27 17:29:18 0

矮行星与行星的区别(矮行星是什么意思)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太阳可能是一个行星偷窃高手,在数十亿年前,太阳曾对一颗路过太阳系附近的恒星系统下手,偷窃了一颗矮行星,这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矮行星“塞德娜”。塞德娜”可能来自于另一个恒星系统,当后者接近太阳系时被太阳引力捕捉,同时太阳系也因此失去了一些迷你行星。

太阳系偷窃矮行星

这起行星偷窃事件发生在40亿年前,荷兰莱顿天文台对“塞德娜”进行了轨道观测,其轨道周期长达1.14万年,主要运行的外海王星轨道上,是海王星轨道的2至20倍。

由于其轨道有着如此大的异常,莱顿天文台的露西-吉卡瓦博士提出了太阳系偷窃理论,认为“塞德娜”是被太阳偷来的。为了对“塞德娜”身世之谜进行研究,吉卡瓦博士和团队进行了1万次模拟,分析是否为另一个恒星系统丢失。

结果发现在大约40亿年前,有一颗恒星近距离与太阳系擦肩而过,距离仅为海王星轨道半径的11倍。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系成功偷窃到“塞德娜”矮行星,但也因此失去了一些矮行星,还有数以百计的冰封小天体脱离了太阳引力的控制,进入星际空间,导致了一系列混乱局面。

“塞德娜”这颗矮行星位于遥远的太阳系外围,直径为1000公里,大约每10小时完成一次自转,这是太阳系内少数几颗矮行星之一。

同时,科学家还发现一些奇特的太阳系天体,比如2012 VP113。这是一颗神秘的太阳系天体,直到近几年才被科学家跟踪观测。2012 VP113的直径可能为450公里左右,轨道接近“塞德娜”矮行星,有些非常近的近日点,但也可运行至太阳系偏远地带,因此有研究指出2012 VP113也是一颗被偷来的天体。

至于那颗40亿年前被偷的恒星,科学家认为它已经变成了白矮星,质量是太阳的0.6倍,不过关于矮行星偷窃理论仍然处于验证之中。

矮行星的定义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1、以轨道绕着恒星(如:太阳)的天体;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引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定义会比这复杂得多,有的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称作“矮行星”,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把它们叫做“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带行星”,还有一些人则根本不想用到行星这个词。

相信矮行星的数目会很多,随着观测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协会第26次会议上,国际天文学协会术语委员会已正式决定以后不再称冥王星为“行星”,而是称其为“矮行星”。

关键字:  矮行星与行星的区别  矮行星是什么意思  矮行星的代表是谁  矮行星有哪几个  矮行星亲吻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