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老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上课爱走神的孩子怎么办)
编者按:课堂上,总有个别孩子爱走神儿。他们眼神儿飘忽,无意识地抠着小指头,东张西望。看着孩子心不在焉的样子,家长们苦恼不已,却又无计可施。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聚精会神地听讲,有的孩子却常常走神儿呢?
孩子上课爱走神,到底是为什么?
——来自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的注意力调研报告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高其伦
荣获“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盛世长安小学,自去年开始做了一份给家长的特殊的报告。学校 16位班主任历经一年的时间,对学校760名学生及家长做了一场关于“注意力品质”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孩子注意力与所处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调研中有很多典型案例,或许作为家长的您也正在做。到底又是哪些因素影响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难得的调研报告吧。
●调研对象:盛世长安小学760名学生及家长
●调研时间:2013年3月2014年3月
●调研地点:盛世长安小学及学生家庭内
●调研主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品质原因剖析
真实案例还原
家暴型
暴力破坏孩子安全感,上课难定神儿
调研走访:陶小鹏父亲脾气暴躁,常与妻子吵架,并不避讳当着孩子。因为各种不听话、成绩差,小鹏常被父亲拳脚相加。
调研分析:小鹏的注意力品质缺失,和所处的有暴力倾向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联。父母之间的吵架,父亲对自己的打骂,让陶小鹏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在班内表现得很胆怯,朋友不多。他更多时候是把自己封闭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所以表现得精神涣散。课上的抠手指等小动作也是为了舒缓这种安全感不足带来紧张情绪。
溺爱型
家长拿钱代替爱,孩子放纵不专心
调研走访:秋河父母都有着较高的收入,然而,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在家,秋河主要由姥姥照顾。父母有时间,也都是带秋河逛商场购物,很少对孩子学习进行督导。
调研分析:秋河任性、自控力差,对老师、家长的话常常听而不闻,是在家庭里长期溺爱导致的。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物质满足和放纵,对孩子学习疏于管理,完全依赖学校,这种教育心理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秋河潜在心理认为学习不重要,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中表现得散漫,注意力不集中。
理念冲突型
当着孩子批学校,孩子走神儿有靠山
调研走访:淘淘妈多次当着淘淘的面,批评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这些都被淘淘记在心里,他也在母亲的影响下讨厌学习、讨厌老师。
调研分析:淘淘妈当着孩子面批评学校不好,留作业太多不好等,让淘淘对学校和老师有了抵触情绪,不在乎老师的讲课,自然在课上表现得散漫,无所事事。他内心会觉得“我走神儿也没什么,我妈说这老师不好”。淘淘妈认同的国外教育理念没有错,但完全否定现有的教育实际,不顾及孩子感受,则出现了认知错位。
民主型
和孩子搞民主生活自理磨练出注意力
调研走访:冉煜宁的房间内物品摆放有序合理,书橱里分类摆放着许多课外书。他一直坚持房间自己整理,爱研究,喜欢自己动手做科学实验,休息时间就帮爸爸妈妈做事儿。冉煜宁的父母家庭氛围和睦。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采用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大事小情只要和儿子有关的,他们都是商量着来,利用各种契机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调研分析:冉煜宁能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质,要得益于从小成长的和睦家庭氛围。在父母有意识的引导下,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步培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专家支招,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更专注?
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曲连坤应邀参与了本次调研的全程指导工作,并从心理学及家庭教育学等角度对“暴力型”、“溺爱型”和“理念冲突型”三种导致注意力品质缺失的原因进行解析和支招。
家暴型
50%的典型学生因“家暴”患上走神儿
盛世长安小学在对760名学生进行“注意力调查问答”后,从中筛选出16个注意力品质差的典型案例。根据16位班主任长达11个月的走访,其中有8个案例中的学生是因为家庭暴力倾向十分突出,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在课堂上变得爱开小差,容易走神。“孩子注意力分散的程度是和家庭内部暴力程度成正比存在的,这批孩子从心理上出现了安全感被破坏,造成了对周围环境极度过敏,无意识地恐惧反应,因此在课堂上会因为稍微的一点动静就东张西望,出现走神儿。”曲连坤说。
同时,曲连坤指出,“家暴”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因为长期心里高度紧张,常会做恶梦,睡眠质量差,这些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打哈欠、伸懒腰,进一步强化了注意力分散。
●支招:孩子的父母首先要中止家庭暴力行为,改善家庭关系,逐渐营造和孩子之间的亲和感,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幸福感。
溺爱型
37.5%的“溺爱生”自控力差还不专心
根据统计,在16例注意力品质缺失典型案例中,有6个学生是因为家庭过度溺爱,导致孩子注意力品质较差的,占该项调研案例总数的37.5%。
对此,曲连坤分析,“溺爱”下的孩子想干嘛干嘛,要啥给啥。在3岁时起,孩子可以接受一点小任务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因为溺爱,他们没有做过任何与注意力有关的实践,注意力品质没有培育起来,意志力薄弱,没有责任感和目标,所以在学校里也表现得随意、散漫,很难专心学习。
溺爱下的孩子一直是有求必应的,没有经历等待的心理磨练,遇问题不能等、不允许等,自控能力很差,这也是其课堂上失控走神儿的原因之一。
●支招:家长首先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溺爱型”家庭里的家长一般条件不错,家长自己熬夜看电视、玩电脑等不太好的习惯要改变,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同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不立马满足孩子的愿望,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理念冲突型
12.5%的学生因理念冲突厌学习
在16例注意力品质缺失典型案例中,2个案例中的学生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对中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有抵触情绪,甚至是持否定态度的,占该项调研案例总数的12.5%。“东西方教育文化传统不同,在教育理念上也必然存在差异,不能说谁对谁错。调研案例中,淘淘妈照搬西方教育理念中的追求孩子个性化发展没错,然而现实教学中是一个班40多人的大班教学,按照小班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去上‘大班的课’,会经常产生冲突。”曲连坤说,部分家长在多种教育理念下,没有考虑孩子实际情况,这就出现了认知错位。
家长把自己对学校教育的不认可、冲突和纠结等情绪传达给孩子,必然导致孩子在学习态度上缺乏敬重心,对老师不认可,课堂学习表现得很懒散、不在乎。
●支招:家长应该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所处的教育环境,遵从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看法的地方,可以和老师沟通,尽量避开孩子。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赞美老师,使其“敬其师,乐其道”,从而提高注意力。
民主型
“注意力好”的案例100%有“五大品质”
据介绍,该校在640份学生调查问卷中,同样筛选出了16个注意力品质极好的学生进行了调研、走访。家庭和睦、亲子关系和谐、学生自理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成为他们养成良好注意力品质的五大共同因素。
对此,曲连坤表示,家庭内部的和睦及亲子关系的和谐是孩子培养安全感的基础,动手能力、自己的事儿自己干则成为培养他们注意力品质的实践活动。“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是家长陪着孩子来完成,让孩子有了读书快乐的体验,这样他们在听老师讲课时,也可以获取相类似的快乐体验,继而从学习中能获得乐趣。”曲连坤说。
报告摘录
班主任五大妙招破解注意力差难题
(1)培养孩子注意力,家长榜样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在孩子安安静静作画时,家长也会安静地陪伴在身边;在孩子认认真真读书时,家长也会静心地读书等,家长的优秀品质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积极的正向引导。 ——三年级(3)班班主任何巧玲
(2)孩子感兴趣的事儿总能集中注意力,在家中家长可陪孩子玩“五子棋”和“跳棋”游戏。在游戏中逐渐培养了孩子的耐力、专注力及分析力,益智类小游戏让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年级(4)班班主任许淑贤
(3)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稳定性,例如,安稳地做事,安稳地看电视,安稳地吃饭等,不能由着孩子浮躁。 ——三年级(3)班班主任何巧玲
(4)有规划地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脱敏训练,比如可根据作业量让孩子分时段来完成,让孩子觉得较轻松,又不断看到希望,做起来也就更有劲。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家长不要随意干涉和打断,一旦孩子表现专心的时候,家长应及时鼓励和表扬。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任务,就用各种方式的奖励(有度、有效)来鼓励孩子,起到强化的作用,以增添孩子学习的兴趣。一段时间后,再适当地增加内容和延长完成任务的时间,这样通过“定时法”和“延时法”,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二年级(4)班班主任王宏
(5)家长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做事的连续性,在孩子玩儿玩具和阅读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打扰孩子,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在孩子做完一件事后,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次注意力集中时间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年级(2)班班主任计春丽
(来源:河北青年报)
相关链接:
孩子上课爱走神
原来是注意范围窄小
文|燕赵晚报记者 郭鹏
上课走神、学习不专注……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多数小学生的这些毛病都是由“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那么现在小学生注意力水平状况如何?与学生学习能力有何关联?6月12日,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校外注意力训练中心发布了“小学生注意品质调查报告”。这项针对3103名小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45.2%的孩子注意范围“窄小”,存在缺失,而这正是“丢三落四、毫无秩序”等外在表现的根本原因。
45.2%的孩子注意广度“窄小”
“从6月8日至6月11日,河北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向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东马路小学、国际城小学、槐北路小学等4所学校的3103位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最终有效数据3047份,有效率为98.2%。”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河北校外注意力训练中心主任贾宁表示,问卷通过对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特定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左右注意力品质的四项基本影响因子: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贾宁表示,所谓注意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注意到所关注的对象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表现在学习方面体现在考试、写作业等任务中,能够保持较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工作。而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例如在学习方面体现出的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能力。最后,注意的转移,考察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当他们有了新的任务,是否能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在学习方面体现在不同作业之间的转换等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45.2%的孩子注意广度“窄小”,存在缺失。有79.4%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不注重细节、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表现良好的仅有20.5%。贾宁表示,孩子写字歪歪斜斜等小细节,就能透露出他的注意力缺失,这表明他的视线所辐射的范围相对窄小,没有将所写的字体保持在一致的范围内。
55.5%的孩子做作业容易疲劳厌倦
对于家长普遍关注的孩子注意力是否持久这个问题,调查也得出明确结果:超过50%的小学生在受到不良干扰后,衍生出了如做作业速度慢,做做玩玩等问题,还有55.5%的孩子做作业时容易感到疲劳或厌倦。
调查显示,相较于“粗心”、“不专注”等老问题,与注意转移因子相关的外在问题更为严重。有71.8%的家长抱怨孩子在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时,好像就听不到自己说话。而目前小学生最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则是注意分配能力,仅有1%的孩子在朗读时容易出现不连贯现象,而注意分配良好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1.3%,这意味着多数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一心二用”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更重视注意的稳定性,而对其他注意品质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注意广度的提升没有足够的重视。而这些注意力品质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贾宁表示,在本次调查基础上,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校外注意力训练中心将对中小学生注意力水平展开进一步研究,并最终建立起河北省首个中小学生注意力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