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节最佳新人黄景瑜(亚洲电影节含金量排名)
▍橙橙电影与北美电影各领域合作伙伴关于华语片在北美发展现状的对谈
▍对谈对象
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 (文中简称NYAFF)
纽约亚洲电影节 策展人 David Wilentz
Cheng Cheng Films (文中简称CCF)
北美橙橙电影 何昉威 ,我希望你准备好了。
NYAFF: 哈哈哈,谢谢邀请我来,Vivien。
CCF: 哈哈没事。其实我们会聊下纽约亚洲电影节这个组织和华语电影在美国的现状,不要走开。首先David,能不能用一句话向不熟悉纽约亚洲电影节的人介绍下纽约亚洲电影节是什么?
NYAFF: 当然。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纽约亚洲电影节),也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NYAFF(CCF:我喜欢这个叫法),是首屈一指的亚洲电影影展,每年在纽约举行一届。好这就够一句话了……再展开谈下,我们已经进入第19年了。
CCF:第19年,所以算是个比较资深的电影节了。
NYAFF:现在可以说是这样,但还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这个影展历史上一直因为介绍很多来自亚洲的疯狂的出人意料的电影被人熟知,即使是一些在亚洲的主流电影,在这里也被看作比较疯狂的,这是它作为一个影展的深刻印记,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影展坚持了这么久。
CCF:NYAFF曾经放过两部橙橙电影的片子,你还记得吗?《七月与安生》和《哪一天我们会飞》。
NYAFF:没错,《七月与安生》。另一部《哪一天我们会飞》是在我加入策展团队之前。
CCF:所以你在NYAFF做了三年的策展人。
NYAFF:没错,我是2016年末开始作为策展人加入的NYAFF,但从影展创立前开始我就一直作为朋友参与。我记得是1999年吧,这帮人聚到一起,做的第一件事是“老派功夫电影节”,当时我看到这个系列就主动联系了他们,说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我也很爱研究怀旧经典功夫片,帮他们做了很多宣传,发传单什么的。这些年来我在影展做志愿者,也在电影行业从事其它工作,影展的团队人员也不断发展,我们逐渐互相了解。终于三年前,现任的执行总监Samuel Jamier,也是我十几年的朋友跟我说“我们很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策展团队。”我说“必须的。”
CCF:所以是他们的一个主动邀约。
NYAFF: 对,他邀请的我。他问我有兴趣吗,我回答说“百分之一千有”。
CCF:酷。每年筹备这样一个电影节的时间表和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NYAFF: 我参与的这几届以来,大约是每年的这个时间点(十月),也就是釜山电影节期间开始工作。我们全体飞去釜山,那里有个亚洲电影市场。在电影市场和我们的影展中间这段时间,我们和销售代理们见面,了解市场上即将出现的新片,所以这大约是个起点。从这个时间开始,我们看很多的样片,一部分策展人也会去之后的一些其它的影展。我一般只去釜山,因为我平常比较忙,没法常出差。工作流程基本就是,我们各自看样片然后一起讨论。我们会总结一个很长的片单,记录下所有我们发掘到的亚洲新片,什么类型的电影不重要,有些片子看上去很甜腻或很武断,都无所谓,只要是我们觉得是值得考虑或了解的片子,我们再从中做筛选。
CCF: 每年你们会总共看几部片子呢?
NYAFF:嗯,这是个好问题。我想想……
CCF: 你没数过?
NYAFF:是,我还真没数过。我试着想想,大约有一百多部,我也不确定,因为我们既去影展看片,也看样片。其实我们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干脆回答“几百部”。我没数过,我有一个可以统计看过的样片的方法,每年我都想今年我要数一下,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下次再有人问我就可以很确定地回答。我只能说看了很多。
CCF:影展是每年六月举行?
NYAFF:今年是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明年我记得应该是七月三日到七月十九日。
CCF: 那你们十月就开始筹备下一年七月的影展,只有夏天可以休息。
NYAFF:对,也就夏天是暂停的,但即使是夏天快结束时你还是会不断地想,不断和团队的成员讨论。
CCF:没法真停下。
NYAFF:有点是这样,有时候会迸发出一些想法。但大约是这个时候开始,比如最近我晚上回家就要看NYAFF的样片。
CCF:根据你的理解,策展人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NYAFF: 除了看样片之外,还有其它,比如撰写电影的推荐文案,实体影展介绍册的和网上的,要想出怎样向观众介绍这些电影。策展人还干什么?是个好问题。还要从各方面评估为什么我们要放映一部电影,当然总体来说我们想放映一些我们认为好的电影,但也会有许多其它因素我们需要考虑。我们还要排放映时间表,这部分我没参与很多,但是有接触过一点。我们也负责邀请嘉宾,定下影片之后就要开始想要邀请谁,所以也要写来宾介绍之类的。我这样说得好像很轻松,但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要做。在NYAFF很重要的一个定位就是我们是策展电影节而不是一个接受报名的电影节,所以就像我刚提到的,我们要自己出去找片子,不管是通过网络、销售代理、朋友、制片人、影展等等。而且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很重视团队合作,大家合力来塑造一个电影节。
CCF:那当一个团队中的不同策展人之间有异议,你们如何处理?
NYAFF: 我们是一个不错的团队,而且我们的总监保持了这个组织比较民主的一个氛围,他相信这个选片团队,不会因为他不喜欢一部片子就一票否决。所以当有异议的时候,比如说我曾经处于这种情形,我自己很喜欢一部片子,但大家觉得不能放,我就说好吧,只能放弃;而我也曾经处于反方,另个团员很喜欢一部影片,但……
CCF: 所以你们并不会为不同意见打架(笑)?
NYAFF:总体来说我比较平和。
CCF: 那还不错。大家想到策展人都想到他们在影展之前的选片过程,那影展期间你们做什么呢?
NYAFF:影展进行期间,我们要上台给每部影片做开场介绍。如果有主创来,我们也会邀请上台,跟他们做映后对谈。我们会轮班,有时候也一起做。从加入以来,我每年都做好几个开场和来宾对谈。有的时候也要跑来跑去地接待来宾。我觉得我的任务还是很轻松的,我们总监需要操心的事情比较多,但大家都是忙这忙那。对我来说,我晚上从白天的全职工作下班,来到影展,做下对谈,邀请来宾吃顿晚饭,再回去介绍下部电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也有其它活动,倒不是很多,一个开幕派对,一个闭幕派对,等等。
CCF:感觉能当策展人的都得是超人,哈哈。
NYAFF: 也不是,可能需要性格比较外向吧。
CCF: 你觉得你之前的什么经历为你成为策展人做了准备?
NYAFF: 我觉得我就是个超级影迷,对电影很了解。另一方面我的全职工作是电影发行。策展方面我倒没做过很多,我在Spectacle接触过,那是个布鲁克林的地下小影院,我在那策划过一些放映,从中对策展有点了解。另外我学的是电影研究专业,有些知识基础,我想这些经历形成了我对策展的认知和喜爱。这就是我相关的经历吧,最终这个职位把它们都连接了起来。
CCF:好,接下来让我们谈谈钱吧!从财务的角度说,NYAFF是如何生存的?
NYAFF: 钱!好的。各种文化组织给我们极大的支持。例如我们跟香港、韩国、中国大陆的文化组织合作,获得他们的资助,让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因为他们的帮助,我们要在台上对他们说谢谢,没有他们我们没法放映这些很好看的电影。
CCF:那卖票的收入呢? 能说吗?
NYAFF:当下的环境中,影展的票房收入,或者说其它任何放映,外语片,尤其是艺术片,很难赚钱,我只能这么说。所以如果有人说,你从票房中赚回大部分钱,那是不可能的。
CCF:举办一个电影节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什么?
NYAFF: 对我来说是看到很多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获得一个了解它们的机会。我也喜欢策展的过程,大家群策群力让一个备受瞩目的影展点滴成型。每年都很有意思,因为当你主动选片的时候也会被动让片子带着你变化,有时几乎是潜意识的,各种主题会自动显现出来。即使只从市面上现有的片子里选,你也会从中发掘出相通的主题,会看到片子推动比如说日本电影或中文电影的发展,这都很有意思。对我个人来说最实质的好处就是,能看到这么多让我兴奋的影片,并为能向更多人呈现它们而骄傲。
CCF: 那举办一个电影节最糟的部分呢?
NYAFF: 我会说最糟的是出现意外的时候。比如说,有嘉宾突然取消行程,或者有片子取消放映。最近几年来,你知道,中国电影碰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电影人拍出电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被允许放映,有时候由于“技术原因”放映被取消。
CCF: 所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NYAFF了?
NYAFF: 已经影响到NYAFF了。因为近几年来自中国的入围影片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电影的质量越来越硬,当然整个华语电影都很好,但尤其是当下的中国大陆电影制作规模很大。所以这就变得很棘手,有时你等到最后一刻,但制片人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给你这个放映的权利。所以我想最糟糕的应该就是放映的流产吧。
CCF: 面临这种情况你们一般会有备选方案吗?
NYAFF: 哈哈,我很想说我们有,但没法说我们碰到任何情况都有准备,我们尽全力让影展顺利进行吧。
CCF: NYAFF走过18年进入第19年,曾经历过很多转折,这些年来你们对华语片的口味有什么变化吗?
NYAFF: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想我们口味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华语电影本身在不断变化。让我回想一下NYAFF的历史,你和我曾聊到过一部电影叫《孔雀》,我是2006年在NYAFF看到的这部电影,故事好像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对吗?(CCF:对)说实话我不知道那部片在中国的口碑是怎样的。
CCF: 在中国算是个文艺片吧。
NYAFF: 据我了解在这里有公开放映,好像也有卖DVD,我记不清了。你说它算是个文艺片,可能那是我们的策展人看到它的原因。我总感觉许久以来美国观众看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电影。
CCF: 所以是影片的题材吸引了你们。
NYAFF:也不一定是题材,我觉得那是部好电影,一个有趣的电影,有几个故事……好久了我没法完全记清剧情,有几个不同的角色,对吧?
CCF:对,是讲一家三个兄弟姐妹的故事。
NYAFF:对,我觉得那个时候NYAFF放映的中国大陆电影要少一些,可能因为当时国际市场上的大陆电影比较少。我还记得后来有部黄渤主演的电影《斗牛》,他和一头牛在一个村里,很特别很搞笑的一部喜剧……总之我想说,随着华语电影自身的发展,NYAFF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能放的华语片越来越多,所以华语片在我们的片单里占比越来越大。我觉得我们对华语片口味的变化是来自于华语片自身的成熟,它内部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
CCF: NYAFF的创始人Grady Hendrix很多年前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我在这重复下他的原话“关于被政府剥削的悲惨中国人吃土的无聊艺术片”比NYAFF崇尚的有娱乐性的主流华语片在西方更受欢迎。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NYAFF: 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很长的答案。我记得我以前经常写一些电影相关的东西,也经常会写一些关于NYAFF的内容,当时影展还在Anthology Film Archives。我记得很清楚我在评论里曾写“他们追求的是更大众流行文化的电影”,整个影展都是,不止限于华语片。有意思的是,当时影展同一家影院楼下就正在放侯孝贤的《咖啡时光》,完全就是他说的那种,很慢很严肃的艺术片,虽然我也很喜欢那部影片。
CCF: 跟NYAFF的活力不太一样。
NYAFF: 对,NYAFF的活力来自于它的起源,它来自于唐人街的电影璇宫戏院,他们每周都去那里,我以前也常去这些电影院,每周都能看到一些疯狂的类型片,动作片等等,比看一些通常意义上的好莱坞电影更刺激有趣,也是他们追求的。但我不能说他们没放艺术片或有哲思的电影,而且Grady大概从2010年开始不再策展。现任策展团队想改变我们是类型片电影节的标签,虽然我们依然是,但已经有所改变,我们变得更多元,确实放映了一些艺术片,不只有爆炸吸血鬼,当然我们依然会放这种电影。
CFF:当你选择放映的电影时,哪些因素是你会考虑的?
NYAFF: 我们会考虑是不是好电影。我认为我们不在乎影片的类型,会考虑这部电影怎么融合到片单里。我们各种电影都会看,但会把片单按国家或地区进行划分,有中国电影片单,日本电影片单等等,然后会考虑一部电影是否适合这个片单。然后会有各种其他因素,例如也许一个电影很主流商业,不是很契合电影艺术的那一面,但它会因为一些因素十分值得放,我们会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判断,现在没有前提条件我很难说清楚。
CFF:如果问一个人最喜欢的中国电影是什么,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可能会给出非常不同的回答。你怎么看待中美观众这种口味上的差异?
NYAFF:我认为我们都只看过我们能看到的电影。我成长的90年代,中国电影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这是中国观众也能看到的电影。我知道当时在这里放的有些中国电影,在中国可能并没有放映。我也不知道90年代中国观众主要看什么电影,你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因为人们看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现在因为媒体信息的爆炸,我可能会找到一些电影是91年或92年时在中国影院放映的,我从前没能看到的电影。但在那个年代,我可能只知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现在你基本可以看到两类中国电影,一种是中国艺术片,一种是中国主流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或贾樟柯的电影,比如《江湖儿女》。我知道这些电影在中国很有名,但我不知道普通的观众如何看待这些电影。
CFF:在中国,艺术片影迷很喜欢这些电影,但普通电影观众不一定喜欢。
NYAFF:我看过一篇报道说很多外国艺术电影在中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你认为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CFF:什么样的外国艺术片呢?
NYAFF:我不知道。我只是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说,艺术片在中国似乎更被接受。
CFF:大部分中国观众没法在电影院看到很多外国艺术片,一般可以在网上看到。当我看中国电影的时候,不会想这是一部中国电影,这里面是中国文化。那对美国观众来说,比如说你,当你看中国电影时,你会想这里面是中国文化,还是只是在单纯地欣赏电影本身?
NYAFF:都会有。当我看日本或中国电影时,我开始是很直接的享受电影,之后我会想其它的事情,例如这个电影所想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当然因为我没在那种文化下成长,我会想它是如何反映文化的。例如日本电影就特别日本,日本文化完全被编织在电影里。你不可能把日本电影里的日本性分割开。相反,你可以说很多中国电影,可以在美国翻拍而且不用在乎文化内容,但我还是会意识到中国电影里的中国文化。
CFF:你们选片的时候会同时考虑美国观众和中国观众的口味吗?
NYAFF:是的,我们会考虑所有的观众。我们有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在纽约我们有非常多中国观众。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地区性的亚洲电影节,我们在尝试着反映一些当地不同的文化。
CFF: 你长大的时候会看很多电影杂志,如今更多的是社交网络,中国有豆瓣,美国有Letterboxd,你觉得社交网络如何改变影迷?NYAFF选片的时候会考虑社交网络上的电影评分吗?
NYAFF:社交网络非常好,让一切变得很方便。以前有本杂志叫Martial Arts Movies,里面有很多影评,我读过很长的关于黑泽明的影评,那是我们的Letterboxd。我通过杂志了解电影,那时候没有网络。现在网络让看电影变得更方便,这很好,我很爱Letterboxd,现在有一个说法“当前卫的东西变成主流后,它就不复存在了。”这意味着所有边缘的东西都更容易接触到。没有东西是前卫的了,没有东西是地下的了,所有都变成主流的了。
Letterboxd可能在全世界有几百万用户,他们也许会在上面讨论一些很地下很小众的六十年代的电影,那些东西都变成地上的了。所以现在有更多的电影爱好者,有更多途径让你成为更好的电影爱好者。选片我不考虑,我不觉得我们会讨论这个,也许会有别的因素,但社交网络评分不是。
CFF:以前你们是在Anthology放映,2010年搬到了林肯中心。我感觉你们的核心定位和林肯中心不完全搭,林肯中心一向以放映格调很高的艺术电影而闻名,你们的合作是怎么样的?
NYAFF:当然,他们依然是一个电影中心。电影就是多元的,他们也十分多元化。他们不仅有十分艺术的片子,也每年都举办恐怖片电影节,我不是说没有高度艺术片风格的恐怖片,即使很多会有这样的看法。即使某种程度上像你说的一样不太搭配,但也说得通。
标准收藏大家都认为它很高级,但它也持续发掘之前没有被发现的,这样更多的人对电影文化的各个小角落都有了解。更多的东西被发现或容纳进来。例如标准收藏的万圣节频道,这个月就有很多恐怖片。其中有Herschell Gordon Lewis拍的,而这个导演被认为是教父系列里拍的最差的,但他的电影依然在标准收藏的频道里。所以我认为林肯中心既会选“高级”的片子,也会有NYAFF的片子。
CFF:会不会有压力说因为在林肯中心要放一些比较艺术的电影?
NYAFF:完全没有。
CFF:你认为华语电影这些年在纽约的发展是怎样的?能看到的片子选择更多了吗?或者观众构成更多元了?
NYAFF:我认为令我兴奋的是,像之前我说的90年代,像我这样喜爱电影的人可以到唐人街电影院去看香港电影,也可以到艺术影院看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片子。在过去10年里,有趣的变化是中国的主流电影变得重要起来。现在有些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例如收购了AMC,你就可以去AMC看中国电影,韩国电影以及类似的电影。喜欢去艺术院线的依然可以去像林肯中心这样的艺术院线看到中国电影。更多更丰富的内容被看到,机会更多了。
CFF:对你来说选择更多了,对中国观众来说也是一样的,很多中国电影在美国同步上映。
NYAFF:是的,同步上映这件事情只有在过去10年间开始存在,不超过20年。现在这样很好,你可以看到比较商业的也可以看到不那么商业的。
CFF:我们提到了璇宫戏院,这些唐人街的电影院都停止营业了,你觉得如今看这类片子比从前难了吗?
NYAFF:你是说90年代的香港电影吗?我认为它们还在那,你可以在网上看或买蓝光碟。如果我们具体指90年代香港电影,我不知道他们保存的有多好,例如有些我看过的电影,我愿意去找35mm的版本,但我发现非常非常困难,也难找到他们的蓝光碟。
CFF:我听说璇宫倒闭后,新买家在地下室发现了非常多的电影胶片。
NYAFF:是的,有些影片被拯救了,但很不幸的是更多的找不到了。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例如2017年,我们做了一个老功夫片的电影节,主题是关于女性的功夫片,我们放了很多老的香港电影。
CCF: 中国电影行业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比如香港电影的剧变,很多导演都北上到大陆拍戏;在北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跟中国同步的华语片院线发行;世界各地的院线窗口期也因为线上流媒体平台的崛起越来越短。这些趋势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中国电影海外的展映,NYAFF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吗?
NYAFF:对NYAFF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如果一部影片六月以前已经在AMC Empire 25(译者注:万达旗下AMC连锁院线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影院,常同步上映最新华语片)上映……(笑)我们至少会要求影片的纽约首映,如果我们拿不到纽约首映,我们希望能请主创来。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些原因开特例,如果大家都非常喜欢一部片子,即使它在影展之前在AMC上映过了,我们还是会考虑放它。确实选择的范围会窄一些。
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影片你以为它肯定会在AMC Empire 25上映,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一直没上,直到很晚了,我们也已经放弃了,比如说《我不是药神》,就是一部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在这放的片子。有在这上映吗?(今年好像有上)对,它应该两年前就在这放才对。
CCF: 《七月与安生》就是一个特例,先在AMC上映了又在NYAFF放映。
NYAFF: 我们都很喜欢《七月与安生》,我记不清是为什么了,可能我们当时想要请主创来但最后没成功,真的记不起来了,对不起。那确实是个特例,但我们不想声张这种特例,我们争取有地区首映或主创出席。
CCF: 所以这些同步的院线上映对NYAFF不是个好事情?
NYAFF: 如果在影展之前已经在纽约商业上映了,我们就失去了地区首映,是个没法解决的窘境。
CCF: 香港电影呢?
NYAFF: 当下的香港电影,你也谈到很多香港导演都去内地拍片了,比如说杜琪峰——香港最了不起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之一,他近年一部很好的影片《毒战》从制作上来说就是个大陆电影,故事也是取材于大陆的。香港电影从回归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会有些保留了香港本土风格的影片,我们会放一些,比如我们今年的闭幕片就是香港的奥斯卡选送电影《扫毒2天地对决》。
CCF:好,聊过香港了我们也来说说台湾吧。你对今年中国大陆对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抵制怎么看?这种局势会影响到NYAFF吗?电影去没去金马奖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选片决定?
NYAFF: 我们只想找好的电影,希望能既找到好的台湾电影也找到好的大陆电影。影片去不去金马奖不太影响我们的选片。在金马奖拿到大奖可能会有很微小的影响?但我觉得没什么影响。
CCF: NYAFF跟不同地方的文化组织合作,这些矛盾会对你们有影响吗?会不会在选片上受到压力?
NYAFF: 对文化组织的影响比较大吧。比如香港的文化组织今年就很艰难,因为香港今年很艰难。选片上的压力是指有些影片不能放吗?(对)没有,我没碰到过,据我所知没有发生过。
CCF: 那很好。在整个华语电影世界里,NYAFF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NYAFF: 我希望我们让美国的观众关注到一些亚洲电影,可能通过展映获得的正面效果,增加电影和导演的知名度。国际范围来说,我们跟上海电影节发展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国有正面的口碑,本来大家不太认识我们,现在他们知道我们也更期待这个影展。有的时候有的中国电影人没听说过我们,会有点怀疑,说“你们是个正经电影节吗?”(笑)现在他们知道我们不但是个正经电影节,而且很资深且受行业的尊重,我也希望对他们来说,影片入围NYAFF是一件光荣的事。
CCF: 能不能展开谈一下“正经”电影节这个话题?现在有很多关于“野鸡”影展的讨论。
NYAFF:中文的野鸡影展就是我们英语说的假影展,很多人说纽约是假影展之都,因为有太多昙花一现的小影展,不太正经,任何主题或任何地区都可以做一个影展。
CCF: 你觉得正经影展跟野鸡影展的具体区别是什么?一个野鸡影展怎么变成正经影展?毕竟每个影展都是从无到有。
NYAFF: 正经影展大概就是放的电影值得看吧,NYAFF是这样的,很明显纽约电影节也是一个典型代表。我也不知道怎么答。
CCF: 你们计划未来也设置短片板块吗?很多刚起步的新导演都希望有影展平台放自己的短片。有想过增加论坛、电影市场之类的板块吗?
NYAFF: 我们以前有放过韩国短片,我个人很希望可以放短片,可现在从流程上来说还不是很可行。我们团队有简短地讨论过这个话题,但现在的片单已经很挤了,要在两周内放五十到六十部长片,如果有空间放短片或加一些其它板块当然很好,但已经很忙了,所以还没提上日程。我们从没讨论过做电影市场,那会是需要太多精力和资源的大工程。我们有办过对谈,今年我们和袁和平进行了一场很棒的对话,去年我们也在华美协进社做了一个讨论会,但真的没有做市场的想法,那会需要多做太多事。
CCF: NYAFF如何从全美众多亚洲或亚裔电影节中脱颖而出?
NYAFF:我觉得我们已经立身为一个被业界关注和尊重的影展,不仅作为一个亚洲电影节。每年我们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兴奋和热情,观众会记住这种感觉。我们有些超级粉丝,会来看影展的每一部电影,那可是一年五六十部电影,我们就有这种让人兴奋的气氛。在美国的亚洲电影节的范围内比较,我还真不知道,因为我没去过其它的亚洲电影节,尽管我很希望有这个经历。
CCF: 近几年有很多美国亚裔电影比如《摘金奇遇》、《别告诉她》在美国大获成功,这种现象会帮助到NYAFF吗?
NYAFF:我当然希望有帮助了。看到主流电影表现亚裔的确是很好的事,美国亚裔电影逐渐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能帮助到NYAFF吗?我们希望这些电影的流行令大家对更广范围的亚洲电影都产生兴趣,给电影节带来更多观众。但如果它只是一个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那在某种意义上也只不过又多一个好莱坞电影。不过电影表现亚裔当然很重要。
CCF: 你认为亚洲电影和美国亚裔电影是分开的吗?
NYAFF: 有趣的问题,可能取决于每个影片吧。比如《摘金奇遇》,我喜欢它,但它就是部好莱坞电影,只不过主演是亚洲人,当然这也是了不起的进步,你懂的,很激动人心。我们也会看美国亚裔电影,最近没怎么放过,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影片;另外夏天纽约也有一个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亚美国际电影节,他们放亚洲电影也放美国亚裔电影,这比较是他们的宗旨。我觉得亚洲电影和亚裔电影是同步进行的,这两种电影有一些共通之处。
CCF: 所以NYAFF会考虑放美国亚裔电影吗?
NYAFF: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影片当然了,我很希望我们可以。
CCF:很期待。接下来我们会问一些关于你个人的问题。
NYAFF:好!
CCF:你是怎么开始对华语电影产生兴趣的呢?
NYAFF: 通过很多美国男生都喜欢的武侠功夫片。这也很有趣,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功夫片和香港片是很容易看到的,相对很少看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电影,但你是从它们开始对华语片产生兴趣,之后慢慢拓宽自己阅片的范围。
我记得90年代早期,那时很有意思,一部没太有人看过的台湾电影《青少年哪吒》在纽约放了,是部很好的影片,但你怎么看到除此之外的台湾电影呢?当然比如李安的出现等等,让我们渐渐能见识到越来越多的华语片。所以我对华语片的兴趣的入门是香港功夫片,然后慢慢对其它类型的也产生好奇。
CCF: 介不介意说几个你最喜欢的华语片或者华人导演?
NYAFF: 华语片里,你和我曾经讨论过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胡金铨,他在两岸三地都工作过,以武侠片知名,是一个真正的作者导演。中国大陆有很繁荣和漫长的电影历史,除了“第五代”、贾樟柯还有一些当代的导演,我不知道我还应该去关注哪些导演,哦对了还有冯小刚。
CFF:为什么说是你“应该”关注的导演?
NYAFF: 除了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导演,还有哪些中国大陆影史上很重要的导演我应该认识呢?比如最知名的中国经典电影《小城之春》,我没看过那个导演的其它作品,我应该看吗?所以说虽然我认为自己已经比普通美国观众对华语电影了解得多,我仍觉得我的知识远远不够。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导演,那真的有很多。我很喜欢胡金铨,杨德昌,香港的话我很喜欢杜琪峰,彭浩翔。
CCF: 所以你很注重中国电影史。
NYAFF:当然,那很有趣,我只是知道的还不够。
CCF:就口味来说,你是有意识地看一些公认重要的电影,还是什么都看呢?
NYAFF:两者都有。就中国艺术电影来说,我只看我能看到的,显然我看过很多张艺谋的电影,我也去Film Forum看过中国电影,我不知道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这个导演有没有拍过别的电影。就是看能看到的。图书馆很棒,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一些经典中国电影。你可以认真地去发掘,但总之就只看能看到的。
CCF:你能用几句话形容一下电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NYAFF:这是个好问题,很哲学的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我就是很喜欢所有的故事。我很喜欢这其中的隐喻,这很有趣。你生活在现实里,但你在看另外一个现实,某种程度上你被另一个现实吸引进去了。这是这个隐喻的本身。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有些人喜欢看书,但我更倾向于视听艺术。
CCF:能想象你的人生中没有电影吗?
NYAFF:会非常非常的不一样,因为电影在我生活中的比重很大。如果我突然不依赖任何科技,生活在乡下,开始种地,没有电视,会很奇怪,但也许最终还是会适应。
CCF:对那些正努力成为电影节策展人的人有什么建议?
NYAFF:首先最基本的你需要培养自己对电影的热爱。更实际的,可以去电影节做志愿者,问很多问题,或实习,这样可以知道策展到底是什么,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从我个人来说,当你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思考可行性和功能性,但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审美,而非商业。
CCF:你大学学的是电影学,你觉得那是成为策展人的必要条件吗?
NYAFF:你不需要是电影学专业的,但这会有帮助,会让你对电影很自然地亲近。比如有很多人在电影节做志愿者,很爱电影,但他们不能很舒服地去谈论电影。我写过很多影评,给NYAFF的电影写过简短的宣传材料,这对我来说很自然。很多人会觉得我看过很多电影,但我没办法去写或者做策展人。
CFF:所以你需要自信,让人相信你对电影很专业。
NYAFF:当然。
CFF:还有别的建议吗?
NYAFF:有吧,试着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保持谦虚。然后记住,当然这点适用于所有事,注重团队合作。
CFF:谦虚,团队合作,和自信。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