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_别名归经,现代应用研究
【别名】阴之陵泉(《灵枢·本输》)、阴陵(《神应经》).
【出处】《灵枢·本输》: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胫骨内侧髁后下缘.
【释名】《会元针灸学》:阴陵者,是阴筋陵结甘泉,升润宗筋,上达胸膈以养肺原,故名阴陵泉.
【类属】本经合穴.
穴性】健脾利湿、通利三焦.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腹胀水肿,黄疸.
2.泌尿系统病症小便不通,失禁,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
3.其他病症膝痛.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治小便不利;配水分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治尿闭、腹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盛,腹胀逆不得卧,阴陵泉主之;腹中气胀,嗑嗑不嗜食,胁下满,阴陵泉主之;肾腰痛不可俯仰,阴陵泉主之;溏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妇人阴中痛,少腹坚急痛,阴陵泉主之.
《千金翼方》: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外台秘要》:阴陵泉主女子疝瘕.
《针灸大成》:主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霍乱,遗精,尿失禁不自知.
《医宗金鉴》:胁腹胀满,阴痛,足膝红肿,小便不通,小便失禁不觉等.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消化系统病症
(1)胃痛:《中国针灸》1996年第10期报道:针刺阴陵泉为主治疗胃痛20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年).主穴:阴陵泉肝郁气滞加太冲、三阴交;脾胃湿热加足三里、内庭;反胃加内关.常规针刺,得气即可.痛轻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经治1~2个疗程,18例疼痛完全消失,再经药物调治,1年无复发,显效2例,全部有效.
(2)消化不良:《中国针灸》1995年增刊报道:针刺阴陵泉、太白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870例.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486例(55.9%),显效20例(23.2%),好转141例(16.2%),无效41例(4.7%),总有效率95.3%
2.泌尿系统病症
(1)泌尿系感染:《陕西中医》1997年第4期报道:针刺阴陵泉等穴配合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96例.取穴:阴陵泉、中极、膀胱俞、行间、太溪,针刺平补平泻;口服清利湿热的中药.每日2次.结果:治愈92例(95.8%),好转4例(2)尿潴留:《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报道:针刺阴陵泉治疗尿潴留46例.阴陵泉进针1~1.5寸,针感向上传导,施提插捻转泻法1~3分钟,留针15~30分钟.结果:治愈17例(37%),好转22例(47.8%),无效7例,有效率84.8%.《中国针灸》2004年第5期报道:针刺阴陵泉等穴预防产后尿潴留54例.
取穴:阴陵泉、三阴交、合谷,产后1小时针刺,大幅度捻转,频率为80~100次分,使阴陵泉、三阴交穴针感达小腹,合谷针感达肩部,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结果:没有1例出现尿潴留现象.
3.骨伤科病症
(1)肩周炎:《中医药研究》1995年第3期报道:针刺阴陵泉治疗肩周炎92例.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同时让病人活动患侧肩关节.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67例(72.8%),显效16例(17.4%),好转5例(5.4%),无效4例,有效率95.6%.《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第8期报道:针刺阴陵泉治疗肩周炎135例.常规针刺,得气后每隔5分钟提插捻转15秒,留针20分钟,令患者不断活动患肩.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14例(10.3%),显效118例(87.5%),好转3例(2.2%),全部有效.
(2)骨折后功能障碍:《中国针灸》2004年第10期报道:阴陵泉巨刺法治疗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35例.取健侧阴陵泉穴,常规消毒,呈45°角向后斜刺,得气后边捻针边嘱患者活动患肢5分钟,然后对患肢局部进行按摩,并进行被动活动,局部僵硬较重者予TDP照射30分钟,或用中频脉冲治疗25分钟,留针45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32例(91.4%),显效3例(8.6%),全部有效.
4其他病症
(1)隐神经痛:《针灸研究》1998年第3期报道:针刺阴陵泉治疗隐神经痛20例.取穴:阴陵泉、三阴交,常规针刺,得气为度,阴陵泉使针感上行,留针1520分钟.结果:经5~8次治疗,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2)毒虫咬伤:《解放军广州医高专学报》1997年第2期报道:阴陵泉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部毒虫咬伤.患侧阴陵泉穴注射地塞米松0.5mg结果:均在注射后2~3小时消肿,止痛最长者6小时,疗效迅速确切.
【现代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报道电针刺激阴陵泉对尿道闭合压的影响.观察对象为不同原因的截瘫、中风后遗症患者,均无尿道外伤史及手术史.双侧阴陵泉直刺1~1.5寸,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分别于电针前后作尿动力检查(尿道测压).结果显示电刺激阴陵泉能明显增加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引起反射较之肛门电刺激合骶神经根电刺激更方便,更容易被病人接受.对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机理可能是一种通过胫神经、阴部神经到骶髓的反射结果,通过增加盆底骨骼肌的收缩增加尿道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