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为什么一直没有推进(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后,交的年限少了)
事业单位改革,可以说是自上而下,彻彻底底的啦!分类改革、编制改革、机构改革等等一系列,接连不断。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对大部分同志来说不算陌生啦!2019年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会有什么新变化?哪些我们需要关注?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
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单位分别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4%、8%缴费,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2、多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方案设10年过渡期
事业单位改革,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解决“中人”薪资、福利的问题。为避免矛盾的激化,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未来随着改革推进,各类人群的养老待遇也将平稳过渡。
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工龄与领取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单纯的工龄与养老金没有任何关系;在改革前,工龄等同于缴费年限,由财政负责承担了末缴费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核算方式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养老金由三部分构成: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享)。在这三部分中,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的多少都直接与视同缴费年限相关。
过渡性养老保险补发已走上日程,补发采用新老办法对比计发养老金,新办法包括我们缴纳的职业年金。据陕西省凤县的网友留言他是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按新办法调整后,他每个月养老金增加了328元。虽然少,但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养老保险“并轨”有利于弥补空帐缺口,缓解财政压力。不管你内心是否愿意,它都将来啦,不如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吧!为此,你是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