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业者战争对罗马的影响(继业者战争20万大军混战)

2022-11-06 13:01:15 0

继业者战争对罗马的影响(继业者战争20万大军混战)

公元前4世纪的最后20年与公元前3世纪的前20年,是巨人轰然倒下后的时代。被亚历山大大帝展开的“希腊人世界”成为一个广阔舞台,大帝生前的追随者从巨人身边的配角一跃变为主演。这些“继承亚历山大伟业之人”,用混乱而壮阔的40年拉开了“希腊化时代”的序幕。

这是迷人的40年,迭起的战事很容易吸引爱好探究历史的读者。我们很难否认,相比此前亚历山大的征战,以及百年后罗马人对地中海东部的征服,继业者的光芒确实要暗淡得多。就像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不可忽视,但重要性稍次的时期一样,人们给这40年最常见的评价就是“承前启后”。诚如本书作者在文中所言,专注于这一时代的著作相对稀少。出现在长时段史书和历史论述中的继业者,常被当作亚历山大辉煌一生的尾声或罗马人东征的序幕。在国内学术界,这一情况大体类似。正因这一时代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略低,流传下来的相关史料的丰富程度,远不及那些辉煌迷人的时代。这为后世研究带来很多困难。

当我们研究这一时代时,很容易发现所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此。由于这一时期历史舞台的广阔,我们要历数的事件及其主人公,大都处在相对遥远的地区。多数继业者在掌权初期就开始自动与某一片土地联系紧密,此后虽有变动,但大体形成稳定的势力范围。因此,后世更多对某人某战役进行专门论述,而少有整体研究。事实上,继业者的命运并非完全割裂,否则难以共同构成一个时代。而且,虽然这个时代仅有区区40年,但各位继业者的故事同时发展,宛如一条条支线,支离而交错。这相当于增添了时代的厚度,使任何想要清楚叙述的尝试都充满困难。本书两位作者以各个主要人物为主线,从整体上顾及人物巅峰时期的时间顺序。例如,本书最先叙述佩尔狄卡斯的故事,托勒密的事业则分为两章先后讲述。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规避这一时代的混乱特色。正如一位读者所言,他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惊叹:“这个人不是已经死了吗?”但两位作者为克服这一困难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只要我们多加小心,对年序问题多多留意,当目光聚焦于一事一地时,联系其他同时期发生的事件,从本书叙述中整体把握这一时代也非难事。另外,本书开篇有一幅示意图,标注了与继业者战争相关的几乎全部重要地区,包括关键战役的爆发地点。这幅示意图可以为我们理解继业者战争提供空间导引。

本书上卷于2008年首次出版,次年出版了下卷。如果说上卷更注重人物时序的梳理,下卷就像是穿插在纵向时间线之间的纬线。作者先是讲解当时军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随后从战术角度着手,剖析一系列重要战役,并依类分析围攻战与海战两种典型战事。继业者的40年就是以战争为主线的时代,要想了解这一时代,必须深入探索当时战争技术,体悟其军事逻辑。战争代表着不同阵营之间的碰撞。在继业者时代,这种碰撞仿佛互相交织的几条历史支线。我们能够根据他们之间的较量,了解他们各自的军事技术发展路线与水平。由于继业者时代的特性,这种视角更加珍贵。

在写作此书之前,两位志趣相投的作者早已开始对写作的积累和准备。之后,他们又合作出版《希腊化世界的黄昏》《斯巴达的霸权》等作品。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两位作者均非专业学者,但他们的热情和细致不输专业人士。他们采用的史料十分丰富,并参考了相当数量的当代论著。由于专业背景和可接触资源的限制,他们的著作也许不能称为完美。例如,书中所引用波里内乌斯的作品早在1974年就已有英译版本问世,但两位作者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而是特意请他们中一位的拉丁文老师帮助翻译了相关片段。尽管如此,他们的工作仍旧值得赞许。他们不仅整合并阐释了许多驳杂的古代史料,而且参考了后世研究者的各种观点,并对其进行筛选,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一部内容丰富且叙述完整度很高的继业者历史。

最后,我作为晚辈后学,非常感谢指文图书编辑的耐心校对。书中翻译讹误难免,还请读者指正。

——张晓媛

2019年7月20日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关键字:  继业者战争对罗马的影响  继业者战争20万大军混战  继业者战争帝国的主人  继业者战争谁赢了  继业者战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