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医嘱执行时间不超过多长时间(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的区别)
电子医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患者的治疗护理关系最直接、密切,也最容易发生差错,护士能否认真、准确、及时、有效、完整地执行医嘱是预防护理差错的关键。
医嘱执行临时时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下:
1. 下达医嘱问题:
随意下达医嘱、下达医嘱后未查看、医嘱延迟。
原因分析:医护缺乏沟通、医嘱错误、手术连台。
2. 处理医嘱问题:
漏执行、查对不严、沟通不畅、延误处理。
原因分析:护士主动性差、没有看到新增医嘱、转抄医嘱错误、审阅医嘱被打扰或分心、 护士之间缺乏沟通、特殊医嘱未交接。
3. 医嘱实施问题:
漏执行、机械执行、重复执行、执行错误。
原因分析:护士风险意识差、对患者病情评估观察不到位、护患缺乏沟通,查对流于形式、未携带治疗单。
4. 疗效观察问题:
医嘱补执行、重新采集标本、疏于观察用药效果、执行医嘱想当然、延误执行。
原因分析:护理人力不足、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思维定势、僵化、护士工作量大。
这么多的问题该怎么干预呢?
1.下达医嘱的干预:
(1)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拦截错误医嘱;
(2)医务科出台手术连台医嘱规范;
(3)各住院总对本病区医生进行培训、考核,加强医护对患者病情的掌握。
2.处理医嘱的干预:
(1)信息系统升级,未执行医嘱系统提醒;
(2)废除医嘱转抄,使用打印机打印治疗单;
(3)合理安排,营造处理医嘱的安静环境。
3.医嘱实施的干预:
(1)优化医嘱执行流程,特殊情况进行醒目标识;
(2)交接班实行“清单革命”,执行后用铅笔打对勾;
(3)法律法规培训,案例教育,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4)绩效考核,加分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4.疗效观察的干预:
(1)下一班对上一班和本班医嘱执行后的效果观察,避免漏执行或执行后不良反应;
(2)完善医嘱执行流程规范。
分析临床常见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