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9200万紫砂壶(顾景舟真品底款印章)

2022-11-14 20:01:38 0

顾景舟9200万紫砂壶(顾景舟真品底款印章)

顾景舟

此套菱花套组壶为顾景舟紫砂壶拍卖首见,殊为少见。此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壶式由线云壶变化而来,桥钮与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壶腹中央束一方腰带,整个菱线自壶顶至壶底相交成一点,分毫不差。壶盖六面可置换,十分严密。

云肩三足如意纹鼎壶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

反面:“为君倾一杯狂謌竹枝曲。”相明先生吴倩并题

正面:画“风动疏竹”,落款湖帆

钤印:顾景舟(盖)戴相明(底)

供春壶

壶形藩名的「供春壶」,即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以瓜蒂形为盖。泥色黄褐,朴质古拙,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出水流畅。化老丑树瘿为壶,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

笑樱

顾景舟在20世纪60年代初制作。选料为上等天然紫泥,色泽温润,紫韵生辉。壶身微扁圆,由上而下渐收敛至圈足,壶底圆盘接底,增添了稳重之感;折腹隆肩,肩部装饰一环线,与口沿、盖沿成“三线”呼应,恰到好处;上下口沿圆润饱满、以压盖式密合;壶盖微微隆起的弧面与壶身弧面衔接自然、圆润有度;壶鋬上设计飞扣,线条优美自然,颇具动感,提拿亦稳。

三弯壶嘴顺势而出;出水流畅有力。此壶式看似平淡无奇,简洁流动的壶上线条,实则对制作者有着极高的要求。通体观之,整器造型简洁、形体饱满,线条流畅,制作严谨,气韵素洁,柔中蓄韧,肌理温润,有坦荡之气、君子之风。

牛盖莲子壶

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此壶选用段泥,全手工制作而成。整器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各处衔接一气贯通;口盖处严丝合缝、整齐划一;比例协调、柔中寓刚,通器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气。

仿古壶

钤印:顾景洲(盖)、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

口延一圈与盖边上下相吻,细腻优雅。流、把顺壶肩弧度自然伸出,衔接无痕宛若生成。流浑厚而精神,与圆把前后对称,更添此壶精实可喜的韵味。壶身两侧均刻有铭文,一侧为“座有兰言”四字,另一侧为“全国省银行第六次座谈会纪念,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银行敬贺”。当时为了表达恭贺之意,江苏省多位工艺师于1946受邀制作此种器形的紫砂壶共100把,顾老也在受邀名单之中,这把壶便是当时的作品。

顾景舟制上新桥

大集玉壶

提梁盘壶

此壶为1988年由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其特点为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整体制作形成圆中有方、方中带圆的构图特色,充分掌握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的飞扬动势,为整体的造型起到了关键作用。流则浑厚有力。远观此壶有如飞鸟于天之感。壶身刻有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文,为韩美林书写。

顾景舟虚扁壶

1993年10月21日,年近八旬的顾景舟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情谊,弘扬紫砂陶文化的真谛,应邀赴台湾参加“宜兴紫砂陶精品展”活动,受到台湾各界人士盛大而热烈的欢迎。这次展览他带去的作品中就有这把“虚扁壶”;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型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纽、把,这三点搭配也是高明。比智穷工,美轮美奂,让台湾的紫砂爱好者大饱眼福。

高腰线三足提梁套壶

此壶为三足鼎式,壶身呈扁球形,敦厚饱满。宝珠式钮,短弯流造型独特,方形提梁跨于壶上,转折自如。通体光素,仅以三条线饰于肩部,平添几分古意。此类造型的壶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有《紫韵雅翫—中国紫砂精品珍赏》第44-45页的“陈仲美款仿古凤盉壶”可资比较。他对古今紫砂壶艺术有着独到理解,同时又具备极强的创新精神,作品文人气十足且具有时代感。

顾景舟大提璧壶

至1978年起,顾景舟历经四次修改,跨越二十余年,用全部心血、精力、智慧,创造的传统经典之作。而此款拍品的不同之处正是顾景舟经过四次修改后的成熟作品,尺寸也大过以往的同款提壁壶。做工的精湛,壶嘴的秀挺都更加的体现出来。

顾景舟制宝菱

此作是筋纹器中的大成之作,颇具匠心,这一作品在线条设计上的特点是“登分和对称”。“宝”是珍贵之意,“菱”指古代的“菱花镜”。

俯视这壶的壶盖形状就像古代铜镜“菱花镜”,壶盖平面里面也有个小一圈的菱花形状,增加了壶盖的层次感。壶身菱形的线条与壶盖相互呼应,壶的圈足与身筒也是通过线条在形状上相互呼应。壶盖,壶身,圈足三部分的线条因为菱形的分割,虽短却不显琐碎,线条并不繁复,到时层次感更强。

壶的颈部略挺,太高了壶身与壶盖的距离,好像有点“隔断”的意思,实际是通过“隔断”总体增强了造型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壶的美感。这就是顾老制壶的高明之处。宝菱壶选料考究,古老生前所制极少,格外珍贵。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寒汀石瓢壶

顾景舟所制,吴湖帆(1894—1968)画“风动竹枝”,赠予江寒汀(1903—1963)。刻铭引自宋代词人梅尧臣(1002—1060):“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竹叶姿态爽飒,如有习习清风,行书劲健洒脱,正与壶身整体权衡协调之线条、造型对应成趣。这是顾景舟与江寒汀、吴湖帆与唐云(1910—1993)等海派书画家合作的五把传世石瓢名壶之一,是艺术家相知、唱和交流之作,紫砂、诗、书、画、篆刻的完美结合,名家名手,弥足珍贵。

顾景舟制并刻玉璧提梁壶

顾景舟篆刻:“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戊辰龙年三月”

此壶为顾景舟先生取其代表作“提璧壶”之造型,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此壶构思巧妙,制作精良。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壶盖严丝合缝、整齐划一;壶钮造型新颖、颇具新意;壶嘴舒出自然、比例适度;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壶身端庄大气、圆中见方。此件作品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中寓刚;神、气、韵兼备,是顾老紫砂壶创作中的一件巨作。壶肩处有顾景舟亲自铁笔篆刻“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戊辰龙年三月”。

六方壶

此尊顾景舟先生的藏六方紫砂作品,以纯净紫泥制作,通体阳线筋纹排布,六条线条从壶纽顶端一泻而出,经盖面、盖沿、壶口颈、壶身收至壶足,呈现六方。壶底钤印:“得一日闲为我福”壶鋬耳形稍圆,二弯流,均布以六条曲线,依壶造势,壶体线条饱满,向外贲张。整壶线条明晰利落,虽方似圆,虽圆却方。尤其是壶盖穹窿凸起,整壶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色紫悦目,品读有味。

提璧组壶(共计十一件)

璧,古代礼器,也是美玉的统称。提璧壶是工艺美术大家高庄教授创意设计,顾景舟首制,时在1965年。在此后的近四十八年中,顾景舟先生多次提炼,精益求精。

诸如在梁的高低,咀的伸卷,盖的变化,钮的虚实,角的锐钝,都作过不同的赏试和探索,且有单壶及套具。日臻完美。顾老曾说过:“一个人一辈子能留下几件经得起推敲的作品就不错了。”提璧茶具是当代紫砂壶中,表现出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等五美境界的一绝。此提璧茶具正是顾景舟先生留下的经得起推敲的代表作之一。

九头咏梅茶具

自1970年代完成后,此套咏梅茶具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作为当代紫砂的指针性作品,顾老亦多次在陪同贵宾参访时,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直到1996年由于陶瓷公司体制调整,这套珍品才经过紫砂厂,辗转为台湾某重要收藏家庋藏,近二十年来均被妥善保存于银行保险库中,完整如新。咏梅茶具达九头之多,一壶、四杯、四托,弥足珍贵,顾氏极为重视传统纯手工制壶技艺,从手工捶泥到排窑送烧,一砂一泥、一杯一托,亲力亲为,毫不取巧。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唐云石瓢

壶身一面刻诗文“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另一面刻竹叶,书款“湖帆”。此壶器型敦厚古朴、气韵深沉;书法若游云惊龙,银钩铁画、笔底春风;竹枝图灵动传情、刻工利落稳健。诗画相衬、美不胜收,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竹为花中君子,欺霜傲雪,文士风骨。此壶工艺精湛、色泽古雅,颇显文人雅趣,一如景舟先生本人,襟怀若谷、卓尔不群。百世垂范不足道,一蓑烟雨任平生。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

1955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做为对新中国的献礼。作品壶身形制巨大,壶身容积达1400cc,一壶、一糖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杯碟成套,更有造型得西制之意的糖缸成为又一大亮点。壶、缸、杯无论造型、装饰风格统一,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品茗之时,欣赏其静中有动,别有一番情趣。此套顾景舟花器巨制不仅形制恢宏,造型饱满,而且是不为多见的顾景舟花货作品,熔多种技法一炉,可谓巧夺天工;十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绝世翘楚。

双线竹鼓壶

以竹为题材,夸张变化成形,壶身塑成主干,竹节简洁有致,中正沉稳。流、把化为新抽嫩枝,动势内酝,生动有力。盖上堆塑屈曲的竹枝为桥形钮,钮下贴塑竹叶纹饰。

均玉壶

此壶为绿泥制成,其色青绿温婉,包浆自然古朴,如石似玉。壶身为圆角方柱体,口呈圆形,短坡颈。曲流、耳把、桥钮、圈足均方中见圆,巧妙延续。圆形盖配以方桥钮,别致精美,大有古意。此壶结构严谨匀称,质地细腻润泽,技艺娴熟老练,构思巧妙。造型深谙方圆和谐之美,沉稳中见灵动,方圆中寓天地,给人一种端庄、宁静的大雅之美,是顾景舟先生的传世精品之作。

如意仿古

扁圆腹,短弯流,环状柄,阔口卧足,壶口与壶盖边沿相吻合成一条饱满灯草线,口、盖各占其半,无扎实功力不能为之。壶腹饰以如意纹,与桥形如意钮相呼应,于传统造型中见新意。本件“仿古如意壶”泥色莹润,骨肉亭匀,为顾景舟先生经典之作,相同作品可见于《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风云》、《紫砂泰斗顾景舟》等多部著作。

鹧鸪提梁壶

壶为紫砂质,所用红泥土质细腻,淘澄凝练,表皮平滑,久用越发光润。器型秀美,端庄。圆盖与壶体紧密相合,上附环形空心盖钮。壶平口,壶身呈短圆筒状,口大底小,斜腹,平底,矮圈足。口沿处设扁平三叉高提梁,,腹部有流,稍有曲线,有画龙点睛之妙。整个壶线条洗练明确,浑然一体,耐人寻味。盖内有“景舟”篆书款。底有铭文: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 景舟记 时年六十有九。

秦权壶

此壶形似秤砣,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称之权为形,壶形似柱上部收敛,桥形钮顺着钟形盖面弧度拱起。短流向上微曲,力感十足。环耳形把手,半圆形截盖,赭红色泽温和中正,形制朴素敦厚,态体光润优美,线条流畅而规则,气格古朴,稳重沉着。

双圈壶

此壶胎体十分细腻,表面由于长期把玩而呈现出光泽,壶身为圆筒状,过桥式盖钮,套以双环。壶嘴捏型精确,出水流畅不留涓滴。把手宽大朴质。整体造型隽永沉稳,有大气。

此乐壶

壶身扁圆如鼓,下大上小,盖的亦采扁圆形与夸张的瘦高提梁相互衬映,使整体造型看来既协调又隽永有味。提梁顺壶身较窄的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宽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壶身上下对称。

顾景舟制江寒汀画吴湖帆石瓢壶

正面:壶上孤雀雪梅画落款湖帆道兄正画寒汀

反面:镌刻“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自题

1948年,当时34岁的顾景舟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以轻舟运往上海,经上海铁画轩第二代传人戴相明携壶随画家江寒汀到吴湖帆家中,请吴湖帆为五把壶做书画装饰。吴湖帆在五把壶坯上题诗两句,其中四把壶上各画“风动疏竹”,这把则由江寒汀题孤雀寒梅。书画成,仍由戴相明交货船带送顾家,并由顾景舟亲自镌刻。后来,这五把石瓢壶烧成后顾景舟自留一把,其余四把分赠江寒汀、吴湖帆、唐云、戴相明。五把石瓢壶被业内认为是“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可谓陶、书、画、刻的珠联璧合”,也见证了顾景舟与“海派”书画名家之间的深厚友谊。而顾景舟之“舟”字款也自此始用,同样意义非凡。

僧帽壶

该壶属矮僧帽壶,底部刻有“生莲居大彬”款,壶内暗处藏有“景舟”小印。这虽仿时大彬的壶样,但我觉得顾老对该壶的制作更加严谨,从壶身内外的工艺水准可看到顾老在方器制作上过硬的功力和法度。壶身上下线条变化丰富、比例恰当,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加强力。

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壶嘴壶把的大小粗细与整体比例协调得体,壶盖面层次有序加高,正托起了花顶摘手,使其更显端庄、内敛,制作精致,用温润的紫红调砂泥制作,更使人爱不释手,这是顾景舟先生超越前人的精神之作。

洋桶壶

钤印:曼晞陶艺(底款);顾景洲(盖款)

关键字:  顾景舟9200万紫砂壶  顾景舟真品底款印章  顾景舟紫砂壶价格  顾景舟紫砂壶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