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必看的十部影片_印度必看10部电影推荐
按照惯例,春节前的最后一篇,我会推荐几部电影。
前不久看到了一份据说是“哈佛商学院推荐必看商业电影”的片单,真伪不知道,但片单中的电影确实都与职场有关,大部分都相当经典。
这篇文章就推荐其中四部我个人比较偏爱的吧,一是对职场生活描绘得比较真实,同时电影本身的水平也比较高。
如何避免裁员厄运?
推荐电影:《上班一条虫》
这个片子应该翻译成《万死不辞》——每天被上司气死一万次,就是坚持不辞职。
片子里每一个上班族唯一的工作动力就是“害怕被解雇”,可解雇厄运有时会自己找上门,面临裁员传闻,心理压力山大,去看个心理医生吧,被催眠后,却有了意外发现——
用中国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减压别用鸡汤,一定要破罐子破摔。告诉自己两句话:
第一句:去他妈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第二句:万一明天我下班被车撞残了,公司还要赔一大笔钱。
这部并不怎么优秀的电影,在IMDb的排名却还不错,因为它把上班的“无聊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影片有两个荒诞的细节,但仔细想想又好像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主人公彼得有八个直接上司,每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第二天,这八个上司就会轮流来提醒他:“你又弄错了!”
管理顾问在和员工谈心时,发现了一个名录上没有的员工,原来这位老兄早在五年前就被解雇了,但人力资源部忘了通知他,也忘了通知劳资系统。
影片中有一句经典的对话,后来被改成各种版本的段子:
“如果你有一百万美元你会做什么?”
“什么都不做,就发呆。”
“你现在一无所有,不也实现这个愿望了?”
这部脑洞大开的片子告诉我们:当我们一次次地逃离工作后,却又一次次地接近它。应了一句老话:没工作钱包难受,一工作浑身难受。
如何与能量强大的邪派上司相处?
推荐电影:《华尔街》
经典商战电影,推荐榜排名第一,给所有雄心勃勃想创立一番事业的年轻人。
如果你爱一个职场新人,向他推荐《华尔街》,如果你想毁掉一个职场新人,向他推荐《华尔街》——因为除了最后半个小时的正能量,前面90分钟都在证明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金钱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可以让你去做不想做的事。”
带着一夜暴富梦想的年轻股票经纪人巴德,为通过股票大亨戈登收集内幕信息,进行非法交易,钱赚了到之后,良心就开始痛了。一旦开始讲良心,赚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所有想靠炒股赚钱的人,都应该注意到影片中的一个细节:
巴德第一次为戈登操作股票就遭遇亏损,这其实是戈登早就预料的,他告诉这个年轻人一个投资的至理名言:“外面的人买股票是靠猜的,我可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有把握的事。”
在戈登看来,不管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都是靠猜靠运气,只有他们这种通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人,才是正道。
抛开最后半个小时的正能量,《华尔街》如果放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拍,一定是个黑吃黑的结局——巴德用从戈登那里学来的股票做庄技术,一举击败戈登,成为新一代的证券游资大鳄。
影片至少告诉你的一个职场道理:能力无对错,对付气场强大的邪派领导,你就得向他学习,用从他那儿学到的东西,战胜他。
如何面对职场性骚扰?
推荐电影:《叛逆性骚扰》
职场性骚扰无关性,只关乎权力
职场中年的悲哀在于,总是不能平静地接受“人到中年”这个事实,特别是在女同事面前,结果一不小心,就搞成了“性骚扰”。
片中的主管面对晋升的大好机会,关键人竟是前女友,一段激情过后,再见面已是法庭的对垒双方。一起职场性骚扰丑闻,背后其实是一场公司权力的阴谋,局中的每一个人,在挣扎之后,无一例外成了职场斗争的牺牲品。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职场性骚扰无关乎性,只关乎权利”。其实,所有性骚扰,本质都是权力的变现方法。
值得推荐的是片子中的几个女性角色,女上司、女律师、妻子还有那个幕后的操控者,玩起政治来,完全是巾帼不让须眉。
无论如何,你至少应该从此片中学到两个保命技巧:
第一、养成“凡事都要留证据”的习惯,哪怕领导的电子邮件的一句“干得不错”,也会成为你日后能力的证据。
第二、不要随便吹牛,特别是有关女人的话题。
如何面对末位淘汰制?
推荐电影:《拜金一族》
四位奥斯卡影帝同台飚戏。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错了! 就比如你吧,身材很容易发胖,头发很容易掉,钱很容易花光,情绪很容易崩溃……。唯一不容易的就是签下一笔大单,就算你好不容易谈下来,却发现,靠,好端端的公司原来那么容易倒闭。
《拜金一族》讲得就是一群销售员们的勾心斗角。
房地产大萧条才是真正考验销售中介能力的时候,公司出台了最刺激的激励方案:销售业绩排名第一的奖励是一台豪车,最后一名就只能“炒鱿鱼”。
影片对销售这个特殊职业的表现,每一个细节都让干过这一行的人心有戚戚焉。每个销售员拿起电话,总要摆出一副“我马上就要上头等舱了,刚好现在有点时间”、“我有个人人都想要的机会,刚好看到老兄你的电话”的高姿态。
电话一挂,镜头一转,不过是混乱肮脏的办公室,一大堆不靠谱的客户名录,还有决定他们命运的“销售业绩榜”。
赤裸裸的竞争之下,是销售主管把最可靠的客户资料截流下来,“卖”给出价高的销售员;是对公司心怀不满的销售员,与同行勾结,盗取公司客户。
当销售变成了一个计算“骗子”和“傻子”谁比谁多的游戏时,其实真正需要淘汰的,是这个行业在繁荣期,硬挤进去的绝大部分垃圾公司。
完整片单
1 Wall Street(华尔街) (1999)
6 The Coca-Cola Kid(可口可乐小子) (1987)
8 In Good Company(优势合作) (1993)
感谢陪伴我一年的老读者,也感谢17年关注我的新读者,你们的收获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周五大年初二停更一期,狗年再见了。祝大家新的一年加薪升职,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