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登长城赞叹中国

2022-12-03 16:18:50 0

奥巴马登长城赞叹中国

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冒着寒风,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体验了一把当“好汉”的感觉,为他对中国的国事访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访问的4天里,奥巴马在中方的精心安排下,通过参观故宫、观赏中国面条制作过程等一系列活动,让这位本来就有着浓厚中国情缘的美国总统,与伟大中华文化更加贴近。而奥巴马抵达中国第一天与上海大学生的交流,在让中国青年感到兴奋的同时,也让奥巴马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

穿皮鞋快步登长城 奥巴马发出赞叹声

11月18日是奥巴马首次访华的最后一天,而他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到北京八达岭游览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中国俗语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言”,长城也备受访华外国政要“青睐”,尼克松、里根、克林顿、布什等前任美国总统访华时都曾到这里游览。首次访华的奥巴马自然也不会错过“当好汉”的机会。

《世界新闻报》记者跟随奥巴马一行,亲眼目睹了他游览长城的全过程。尽管天气晴朗,但初冬的长城却出奇地冷。阵阵寒风吹过,更让人感到有些刺骨。不过,这并不能阻挡记者们报道奥巴马参观游览长城的热情。1点半的时候,几十个中外记者就已全部就位,摄影机一个挨着一个占据了所有最佳的拍摄角度。

3点40分的时候,天空出现了直升机,记者们都意识到,这意味着奥巴马的车队马上就要到了。果然,没过多久,奥巴马就出现在《世界新闻报》记者的视野里。相比记者们厚重的装束,奥巴马的穿着显得精干许多,上身是黑色棉服,配同样色彩的裤子,脚上一双皮鞋。尽管不是标准的户外运动装,但奥巴马行动起来却像个运动员一样有活力。可以看出,他对登长城的兴致非常高,显然,长城上的低温和寒风一点没有减少他的热情。“你好!”奥巴马用中文向等在这里的中方人员大声打招呼,并且带着一脸的笑容。

一番寒暄之后,奥巴马大跨步沿着长城向上走去。他身手之矫捷令记者惊叹:“瞧,他爬得多快啊”。奥巴马一阵风似地跨过三个烽火台,用时不超过20分钟。在靠近第四个烽火台后,奥巴马开始返回。不到10分钟,就又回到了记者所在的第一烽火台处。在登完长城后,奥巴马感慨:“长城太雄伟了!让我想起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如果算上一开始从检票口处下车和走到第一个烽火台的时间,他在长城上逗留的时间共约40分钟左右。当他原路返回后,有记者大声问道:“你对这次的访华结果满意吗?”奥巴马回答“是的。”“那你对登长城的感觉怎么样?”“非常好”。

游故宫还没看够 获赠古画高仿品

事实上,登长城并不是奥巴马访华期间唯一近距离接触中华文化,在他11月17日下午的日程安排中,就已经融入了众多的文化体验内容。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奥巴马到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午”属于主动方,“受(uke)”属于被动方。如今对BL(男同性恋的爱情)系作品中“攻受”关系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攻”为1,“受”为0。随着BL文化的深入推广,也有人会将这一概念用到现实中的BL关系中。)门,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陪同下,踏上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汉白玉铺成的御道。“总统脚下这条路,当年只有中国皇帝可以走。”郑欣淼一边解说,一边引领奥巴马穿过太和门。

北京的低温天气当日仍在延续,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上还残留着积雪。奥巴马似乎也感觉到寒意,将双手放进衣袋,一边观摩广场两侧的建筑,一边聆听讲解。奥巴马由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前广场,沿着故宫中轴路,依次参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再经过御花园进入漱芳斋,再由顺贞门离开。这样的参观路线与大多数游人并无二致。

游览结束后,郑欣淼代表故宫将故宫的重要珍藏、宋代名画《写生蛱蝶图卷》的高仿复制品赠送给奥巴马。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几乎是历任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的必游之地,尼克松、卡特、克林顿、布什在访华期间都曾游览故宫。奥巴马对故宫的参观时间并不长,但故宫的宏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45分钟的游览结束后说:“故宫这么雄伟壮丽,我将带着女儿和妻子回来!”

在上海引用孔子名言 对话青年气氛热烈

奥巴马参观故宫、游览长城可谓精彩不断,而他此前在上海的行程,同样好戏不断。11月15日深夜23时10分,奥巴马乘坐的“空军一号”在大雨中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3时26分,“空军一号”舱门打开几分钟后,一个穿黑色风衣、打深色领带的人首先步出机舱,他左手撑伞,右手略略一挥,未做任何停留,就笑盈盈地快步走下舷梯。16日一早,奥巴马独自打伞走下舷梯的大幅照片,登上了上海主要报纸的头版。

在16日的活动中,奥巴马与中国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最受外界关注。在与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市长韩正会晤后,奥巴马于12点45分来到上海科技馆,同来自上海8所大学的500多名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美国“市民大会”式的交流对话。奥巴马首先在15分钟演讲中展现竞选时演说的风采,并引用孔子“温故知新”的名言,强调中美必须在深厚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与合作。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生陈曦得到了第一个提问机会。她说:“他非常亲切,问了我的名字,还告诉我有话筒,让我觉得这种交流非常平等。”一个小时的对话让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他在演讲中提到了姚明,还用一句带有美国口音的上海话‘谢谢侬’来和大家拉近距离,整个气氛既庄严又很热烈。”复旦大学国政专业的大四学生陈康令告诉记者。

交流地点选在上海科技馆而不是传统的大学校园,显示奥巴马有意与众不同。他说这就像美国常见的传统“市政会议”,又以男女间隔发问的方式表示公平。对话结束后,奥巴马与前排的每位中国学生握手道别,整个过程持续10多分钟,再次把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围拢上去,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愿散去。

新闻聚焦

胡主席国宴上摆七件古董

如果说,奥巴马在故宫更多的是从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那么17日晚,他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宴会上,又有机会从历史文物上大饱眼福。宴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刚刚装饰一新的金色大厅首次用来举行国宴。大厅中央新搭建的舞台上巨幅牡丹图雍容华贵,两侧是代表中美两国秀丽风光的图片——蜿蜒延绵的中国长城和粗犷豪放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舞台对面,摆放着中美两国国旗,而展示中国悠久文明的七件文物——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更让奥巴马近距离体验历史的厚重。

宴会菜单中西合璧,正餐包括一道冷盘,一份汤和三道热菜:翠汁鸡豆花汤、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餐后甜品为一道点心和一道水果冰淇淋。宴会上配餐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别是中国河北2002年出产的长城干红和长城干白。

而在16日晚的非正式晚宴上,菜品内容包括虾仁、汤以及切羊肉,另外还现场向奥巴马展示了中国面条的制作方法。白宫发表的正式声明说:“美国客人感到很愉快”。

关键字:    巴马    长城  赞叹  中国    外网  11月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