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能否重塑世界冷饮第一品牌神话
1、企业情况
1)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和下游的渠道环节(40%以上),而中游的装瓶业务毛利率最低,仅有10%-15%。
2)巴神投资可口可乐的故事
第一阶段十年十倍牛掰成绩:1988年和1989年合计投入10.24亿买了2335万股可口可乐股票,经历过1990年和1992年的一股拆两股后变为9340万股,1994年增加2.75亿美元至12.99亿美元凑整1亿股(猜测有整数强迫症),1996年再次一股拆两股后变为2亿股,到1998年7月中可口可乐股价曾高到70元/PE48倍,就按1998年末每股67美元计算巴菲特持仓可口可乐市值达134亿,十年10.3倍年化收益26.3%,是非常牛掰的成绩,其中可口可乐净利润由10.38亿升至35.33亿,业绩贡献年化增速13%,剩余部分是由可口可乐从低估到合理再到高估的市场情绪所贡献。
第二段失去的十三年股价持平:可口可乐高达48倍的PE,巴菲特没有卖出可口可乐(可能是他已经成为大股东进入的董事会,珍惜声誉的巴神不会轻易卖掉),而在此后的十三年中,可口可乐的股价没有再增长,尽管期间它的公司依然取得10%以上的利润增长率,十三年间净利润增长了近四倍。由于它的估值从1998年过度的48倍下滑到2011年的13倍,估值下跌了73%,正好抵消了盈利的增长,2011年年底可口可乐股价每股69.97美元,还是2亿股,基本跟1998年接近,持仓市值139.94亿美元,这十三年约不亏不赚。
第三阶段最新十年相当于理财收益:2012年可口可乐再次一股拆两股,巴菲特持股由2亿股变为4亿股,到2021年底可口可乐市盈率回归到正常水平PE26倍,持股市值也从139.94亿美元提升到236.84亿美元,最新十年增长0.69倍年化收益5.4%,相当于理财收益,归母净利润从2012年90.19亿美元开始下滑到2017年最低谷12.48亿(主要因美国税改导致一次性补税36亿导致净利润聚降),然后恢复到2021年的97.71亿美元,来个深V走势。
所以总体说来,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前十年是成功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算不上成功,但2022年分红就有7亿美元多,都相当于本金12.99亿的54%,并随着股息的增长而增长,未来分红就超过本金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同时也给我们很好的经验教训,高估时得卖出,否则后面需要靠长时间的业绩来消化股价,就像巴菲特之前说过可口可乐等永远都不卖,经历过后面高估股价下跌后在致股东的信也反思了PE高达48时没有卖不知道想什么去了,之后再也不提哪个股票死了都不卖的说法了。
【数据来源:杨大掌柜、公司年报】
3)财务简报特点
在整个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国政府试图遏制病毒传播的相关行动继续影响着可口可乐的全球业务(增加了其生产和分销产品的成本、疫情影响消费者需求转向更多的在家消费等)。然而与2020年相比,接种疫苗的时间和人数、政府重新开放全球某些经济体的行动以及经济复苏的实质和速度对可口可乐的业务产生了有利影响。
2021年可口可乐全球单箱销量为313亿箱(每箱24份,每份8盎司约234mL),同比增长8%,营收38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09%,归母净利润97.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13%。
2022年第一季度,一季度营收104.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超出市场预期的98.3亿美元。净利润为2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简化如下要求企业支付一次性的过渡税,针对可口可乐控制的海外企业过去8年的累计盈利一次性支付36.1亿美元的税收导致,2021年归母净利润再创近十年纪录达到97.71亿美元,仅次于2010年的117.87亿美元最高点。
2、行业发展空间
1)软饮料特色与分类
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软饮料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任在稳步上升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1-2019年,全球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增长速率稳定在2%左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软饮料市场规模大幅下降,2020年全球软饮料市场规模为7700.6亿美元(超过5万亿元),同比下降10.6%。软饮料全球销量增速3%左右,2020年同样受疫情影响全球销售下降2.55%至6965.7亿升,相当于全球每年人均喝了90L软饮料,也就是每人每天喝约250mL软饮料,近似一罐标准可口可乐的份量。
【数据来源:Euromonitor数据】
3)碳酸饮料依然是最大的细分品类,超过1/3的规模
从2016-2020年软饮料各大产品结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健康饮食,追求“无糖、低糖”,对碳酸饮料市场造成了影响,其市场相对其余饮料市场有所缩小,占比从2016年的36.91%下降到2020年的35.28%,但碳酸饮料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细分品类。包装饮用水行业兼具规模及成长性,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能量饮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5.66%上升到2020年的7.23%。
【数据来源:Euromonitor数据】
4)亚太地区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软饮料市场
北美和亚太是全球最大的两个软饮料市场,北美由于软饮料行业发展较早并较为成熟,一直是全球第一大软饮料市场。然而亚太地区软饮料行业快速发展,从2017年起,亚太地区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软饮料市场。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占全球软饮料市场的27.73%;北美软饮料市场占比24.49%;西欧和拉美分别占18.58%和11.69%。
【数据来源:Euromonitor数据】
虽然亚太地区的市场规模最大,但从国家角度来说美国软饮料市场较为成熟,拥有可口可乐等一众行业巨头,美国作为软饮料第一大国,占据16.36%的市场份额。中国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近年来软饮料行业的发展,不断追赶美国,目前稳居世界第二,在软饮料市场占据12.69%的份额。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在软饮料销量上排在第三、四、五位,分别占比7.50%、3.91%和3.86%。
总之,软饮料的需求随着人口收入增长而稳定增长,同时各细分市场随着消费者观念和口味的变化在分化,基本都能够定期提价,虽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中长期稳定低速增长逻辑不变。
3、可口可乐竞争优势
1)可口可乐市场份额持续排名第一
从全球角度来看,软饮料行业具备孵化大市值公司的能力,其中可口可乐凭借品牌打响市场,随后在各个细分赛道推出各类产品,成为软饮料行业龙头企业,2020年占据全球软饮料市场14.9%的份额,比第二名至第四名总和还多;百事则排在第二位,占据7.2%的市场份额;雀巢和达能在软饮料市场分别占2.8%和2.0%。
【数据来源:Euromonitor数据】
2021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共占据了美国70%的市场份额,其中可口可乐拥有美国市场的44%份额,百事可乐拥有26%。不过不管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相比起20年前,市场份额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百事可乐减少了5个百分点(31%到26%),可口可乐减少了9个百分点(53%到44%),也说明了消费者需求在变化,软饮料竞争相对激烈。
2)可口可乐品牌影响大,具有市场定价权
据说可口可乐传奇总裁罗伯特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可口可乐的全部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掉,给我三个月时间,我就能重建完整的可口可乐。银行会争着为可口可乐贷款,供应商会争着赊销原材料,经销商会排着队等着提货,消费者也会等着买恢复生产后的可口可乐。甚至于如果缺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可口可乐也具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等手段将市场定价权掌握在手中,如2021年11月起,500mL的可口可乐中国区的价格上涨了0.5元,虽然0.5元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原售价为3元的商品来说,相当于不知不觉中提价了17%。
3)可口可乐带独特味道,并具有一定上瘾性
茶、咖啡、糖、巧克力、烟酒等消费品均是一定程度的上瘾品,消费者长期食用会形成一种嗜好,从而形成重复消费和长期消费的习惯,所以这些行业也是产生长期牛股和大市值公司的地方,比如星巴克、可口可乐、蒂亚吉欧、贵州茅台、菲利普·莫里斯等等。
1886年,可口可乐诞生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约翰•彭伯顿医生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制成一款深色的糖浆,糖浆的成分因为含有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该饮料即为可口可乐(coca-cola)。
对于上瘾品来说味道是关键,在过去长达百年的时间中,可口可乐做到了以尽量低的价格和尽量快的速度在全世界培养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其独特的味道让人们形成味觉依赖。
口味的力量有多强,可口可乐在1985年曾放弃了已使用一个世纪的果浆配方,推出了“新口味可乐”,在消费者齐声反对的呼声中,公司又开始生产传统口味的饮料。
味道越独特的东西,顾客一旦习惯,则忠诚度越高,可口可乐的百年持续经营史让它在全球拥有庞大而忠诚的消费者群体,个人在参加中国婚宴上看到的饮料基本都是可口可乐饮料,如可口可乐和雪碧或可口可乐和果粒橙组合,可见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影响力。
4)可口可乐在转型,剥离装瓶重资产业务,拓展非碳酸类品
可口可乐这几年一直都在做转型,转型的一个方向就是剥离装瓶等重资产业务,把生产、装瓶、运输、分销等一系列重资产业务全部转嫁给了装瓶厂,得益于销售原浆所带来的超高毛利润,“轻装上阵”的可口可乐整体盈利能力得以再上一个台阶,其净利润率由以前的平均15%提高至近三年平均24%以上。
灌装业务的出售,大约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进。2016年可口可乐董事长兼CEO穆泰康(MuhtarKent)称,当年就卖掉价值16亿美金的资产,主要是北美和巴西的灌装资产。公司未来将致力于让灌装业务100%归于特许经营公司完成。
2017年是灌装业务分拆的高峰期,2017年卖掉价值38.21亿美金的资产,主要是北美和中国的灌装厂,中国的灌装厂指可口可乐将装瓶业务正式交由中粮和太古两大集团运营,据报道称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约三分之一的装瓶业务都聚集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把浓缩浆卖给各种各样的装瓶/灌装(Bottler)公司。这些灌装公司配上糖浆、水,制作成可供饮用的可乐。他们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授权和标准灌装产品打上Logo,再进入各种渠道售卖。
这意味着,实际上在各地买到的可口可乐的味道会有区别,区别来自于糖浆类型和配比以及水质,这些都是由灌装公司决定的。
相比直接卖汽水,卖浓缩浆有诸多好处:更容易标准化、更容易运输、更容易分销,毛利率也就更高。
转型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加大整个非碳酸类产品的布局,最早的果汁、酸奶,再到咖啡,再到其它的一些产品,可以看到,对于整个可口可乐而言,在新产品的布局一直都在加快。但是,从整体效果来说,并没有当初预期的那般好。这是因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生代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思维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战略体系中,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Quincey)是这样表述的:“我们正在向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全品类饮料公司转型。”而从近年来的转型策略看,主要依靠的仍旧是并购整合这个工具。
如2018年,可口可乐花费51亿美金收购了英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COSTA,2019年收购fair life(北美乳制品)的剩余所有权,2020年收购BA Sports Nutrition(美国能量饮料)的剩余所有权,未来围绕兼并重组分拆的故事估计还会很多很多。
2022年一季度披露了一个有趣的情况,美汁源果粒橙比可口可乐更受中国消费者的喜欢,也带动着营养饮品、果汁、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品类的全球单箱销量实现了12%的增长。
通过转型,剥离装瓶业务带来的成品业务占比逐步在下降,从2012年的62%下降到2021年的44%,营收近十年下降近130亿,高毛利的浓缩物业务(浓缩浆原液)占比在增加,营收近十年增加近36亿,从而导致可口可乐总体营收前几年在下降,2019年开始在稳步增长(2020年疫情除外),转型在向良好的趋势发展。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可口可乐和百事的不同扩张策略,决定了二者的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可口可乐的主营业务只有饮料,各种品牌的饮料几乎都可以复用“只生产、销售原浆”的业务模式。而百事在生产、销售饮料原浆的同时,还要兼顾毛利率不敌饮料的零食业务,因此,相较可口可乐,百事自然会常年呈现“营收规模远超可口可乐,但净利润规模低于可口可乐”的局面了。
不过,可口可乐的“全品类饮料”战略虽然盈利空间大,但抗风险性相较百事偏弱。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情的爆发使餐厅、电影院等即饮场所关闭,饮料行业遭遇冲击,2020年上半年,可口可乐营收同比下降近16%。受业绩下滑影响,可口可乐还在2020年年底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削减2200个工作岗位,裁员比例达到12%,员工遣散费最高达5.5亿美元。
同期,手握饮料、零售两大业务的百事就显得从容许多,2020年上半年,百事的营收非但没有下降,还实现了同比增长1.68%。
5)高ROE简要分析
通过与同行百事可乐对比,可口可乐ROE基本常年落后于百事可乐,前者近十年平均ROE为31%,而百事可乐近十年平均ROE为48%,都非常牛掰。
通过杜邦分析方式分解对比,首先看毛利率和净利率,可口可乐近十年平均毛利率为61%略超过百事可乐的54%,可口可乐平均净利率为18%超过百事可乐的11%,尤其是从2019年可口可乐取得转型阶段性成果(装瓶业务剥离基本完成,高毛利浓缩浆占比过半)后净利率提高到24%以上,基本是同期百事可乐的两倍多,同时百事可乐具有一定低毛利零食业务,拉低了净利率,从近三年营收数据看百事可乐基本为可口可乐的两倍多,但净利润却比可口可乐平均低15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最后看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与权益乘数强相关),近十年平均总资产周转率百事可乐为0.86,可口可乐为0.46,百事可乐零食业务销售节奏相对较快导致。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百事可乐平均近80%,可口可乐平均72%。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因此可口可乐保持高ROE主要靠净利润和经营杠杆,而百世可乐主要靠资产周转效率和经营杠杆,这也算是国外贷款利息低带来的好处,明显是一笔很划算的经营手段。
总体而言,可口可乐作为全球软饮料的龙头品牌,在品牌、规模、口味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相信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甚至进一步增加非碳酸饮料市场集中度,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4、风险分析
1)消费者对健康与多元化的需求,决定软饮料行业将继续分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会追求更加多元化、更健康的食品饮料,竞争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广泛和激烈,也将继续分化,如果要用一个行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食品饮料的发展阶段整体处于成熟期,规模、成本优势、经营效率、细分市场成为这个阶段的核心,可口可乐的业务结构如不相应做出调整,势必会面临巨大挑战,主打产品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在逐步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上采访时表示:“在2018年的时候,有很多人包括食品产业内的人士在唱衰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传统碳酸饮料。没错,从某种程度而言,减少饮用高糖碳酸饮料是趋势。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对新生代消费者的研究。”根据其多年来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在新生代消费者的童年,其家长往往出于健康等因素的考虑限制其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当新生代具备消费能力后,就出现了报复性消费。
同时可口可乐一直也在转型,剥离装瓶业务,聚焦核心竞争优势即浓缩原液的发展,并在全球并购发展非碳酸饮料,结合消费者需求横向拓展多个饮料品种,并购本身是有消耗的,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及能否在非碳酸饮料中再造明星品种还有待继续跟踪与观察,目前看果粒橙在中国确实销售不错。
2)通货膨胀与成本压力短期无解,需要管理层去化解
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持续存在,且没有显示出缓解的迹象,消费者需求可能放缓,为应对成本飙升,可口可乐将和装瓶商紧密合作,正在依据不同场景、品牌、价格、包装和渠道的划分,分别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例如转向小包装,如更便宜、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或PET瓶,以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2022年一季度可口可乐在印度推出可负担的小包装产品以扩大消费者受众,推动印度市场增长20%。
总体来说,可口可乐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至少非碳酸饮料发展确定性没有碳酸饮料那样高,同时存在短期的成本压力,需要靠管理层的智慧去操心与处理,若投资就只能选择接受与持续跟踪观察,慢慢陪伴企业成长。
5、企业内在价值
可口可乐近十年净利润也随着转型而波动起伏,这样的话未来净利润就不好判断,至少历史数据表明不一定线性增长,同时今年一季度报也显示净利润增速在降低,结合目前全球形势及疫情影响来看,至少中报数据会更不理想,预测今年净利润大概率比2021年97.71亿要低,但应该会比2020年77.47亿要高,就拍一个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90亿美元。
由于可口可乐为轻资产企业,资本支出较低,其折旧摊销基本能覆盖,其股东盈余直接等于净利润90亿。
企业内在价值=90÷3.5%≈2600亿,目前公司市值2719亿,基本处于合理估值的上限范围内,占不到市场的便宜,考虑到转型风险及成本压力,个人认为至少七折以下才有吸引力,可以考虑分批买入,若等不到七折就放弃呗。
以上仅为个人投资股票的思考与价值投资的依据,均有判断错误的可能和思考不全的风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任何人盈亏负责,切记!!!
$可口可乐(KO)$ $可口可乐装瓶(COKE)$ $百事(PEP)$
#价值投资# #雪球星计划# #深度财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