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行走的边境缉毒先锋

2022-05-26 20:08:14 0

刀尖上行走的边境缉毒先锋

  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上世纪,云南保山曾一度成为毒品过境的重要通道和毒品危害重灾区,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和最前沿;如今这座毗邻毒源地“金三角”仅120公里的西南重镇,已成为云南省最安全城市,连续四年保持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测评第一。巨大转变的背后,有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的一份功劳。

  查破全国首起特殊人群运输毒品案、云南省首起“衣物溶毒案”、云南省首起“酒精溶毒案”……成立20年来,流动查缉大队最大限度堵截毒品渗透内流和制毒物品非法外流。2002年至2021年底,该大队共缴毒3.577吨,抓获毒贩3600余人,公开查缉毒品数连续多年占保山全市缴毒总数50%以上。

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进行战前动员 公安部供图

  赫赫战功的背后,是流动查缉大队缉毒警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生死搏杀,追捕毒贩斩断毒流

  这是一个普通的黑色双肩背包,此刻它正躺在大巴车第19座座位的置物架上。

  出于职业敏感性,杨树飞顺着双肩包摸了一下,第一感觉是“类似海洛因的物品”,他不禁警惕起来。

  “这是谁的包?”杨树飞对着满车乘客扯了一嗓子。

  片刻,没人回应。他又喊了一遍,还是没人回应。

  目光在环绕全车乘客的同时,杨树飞迅速将双肩包拉开了一个小口。只见里面一件外套正盖在一袋海洛因上,看大小足足有4、5公斤。

  这是2008年11月7日上午11时许,云南省保山市杭瑞高速路保山入口处,入职流动查缉大队不过1年的队员杨树飞和另一名女队员赵华,正对一辆从云南施甸开往昆明的载客大巴车进行例行检查。

  保山是中国陆路通往缅甸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国境线长170公里,距毒源地“金三角”仅120公里,国家禁毒委确定的7条重要贩毒通道有2条经过保山,云南确定的6条贩毒通道有5条途经保山。特殊的地理区位,让这里曾一度成为毒品过境的重要通道和毒品危害的重灾区,也成为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和最前沿。

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对车辆盘查 公安部供图

  尽管查获毒品对流动查缉大队的队员们已是家常便饭,但如此大分量的海洛因还是让杨树飞心头一震。

  “有情况!”杨树飞向赵华以及正在路面执行查缉任务的队员们示警。正当大家准备对全车乘客开展盘查时,坐在大巴车第一排的一名男子突然冲下车,撒腿就跑。

  车上的乘客开始七嘴八舌帮腔:“那个包就是他的,赶紧追!”“他不是在客运站上的车,是在半路上的车。”

  “人跑了!”顾不上多想,杨树飞一边提起双肩包往车下跑,一边对着队友们大喊。他将双肩包扔给同事保管后,立马冲出去追毒贩。听到杨树飞发出的信号,另2名同事刘飞和孙启也加入了追捕的行列。

  知道后面有警察在追,毒贩冲出高速公路,沿着排水沟往高速路旁的树林里拼命逃窜。杨树飞、刘飞和孙启3人从不同的方向围堵,毒贩便迂回绕路。

  大概追了10分钟左右,体格健壮、曾是所在部队50公斤级散打冠军的退伍军人刘飞率先堵住了毒贩。杨树飞和孙启2人随后赶到,3人将毒贩围在一个小土包上。

  走投无路的毒贩突然掏出匕首,对着杨树飞等人恐吓道“你们哪一个上来,我就杀哪一个!”在中国,运输、贩卖海洛因超过50克便可判死刑,而这名毒贩运输的海洛因足足有4公斤重!面对可能到来的死刑,这种穷凶极恶之徒为了跑脱,任何伤人举动都不足为奇。

  赤手空拳面对一个手持匕首的毒贩,杨树飞3人没有冒进,而是选择先将毒贩围堵在小土包上,静待最佳抓捕时机。

  对峙中,刘飞和孙启瞅准机会一拥而上,杨树飞一个飞扑将毒贩按翻在地。于电光火石间,3人合力将毒贩制服,并顺势夺下了他手中的匕首。

  一场惊心动魄的毒贩抓捕,总算告一段落。

  “你衣服怎么破了?”还没缓过来,队友的一句话把杨树飞从惊魂未定中拉了回来。他看了看自己的警服,左臂位置破了一个口子,伸手往里一摸,血便哗啦啦地往下流。

  “糟了,应该是被搞了一下。”杨树飞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抓捕过程中被毒贩用匕首划伤了手臂。众人给他做了简单的包扎,赶紧将他送往当地的武警医院,但一路上左臂仍然血流不止,不多会儿便染红了警服。

  送到医院时,由于失血过多,杨树飞陷入了严重昏迷。负责治疗的武警医院院长称,好在毒贩划伤的是静脉血管,如果再往上偏出5毫米就会刺中大动脉,那杨树飞估计到不了医院就性命堪忧。

  经过10个多小时的抢救,杨树飞终于苏醒过来。经历过生死,与死神擦肩而过,睁开眼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我想抽根烟,感受下活着的感觉”。

  在场的队友心痛得落泪。

  时隔14年,再聊起这段惊心动魄的抓捕经历,杨树飞言语中更多是平静。看着左臂上那道深深的疤痕,他也十分坦然:“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一心想把毒贩抓住。干缉毒,早就做好随时流血牺牲的准备,哪个缉毒警身上还没个伤疤呢?”

  首开先河,组建全国首支流动查缉队

  毒贩是最凶狠、最危险的罪犯,干缉毒便意味着与死神“打交道”。杨树飞和队友们至今还记得2014年2月为副大队长陈重章送别的场景。保山市殡仪馆大厅内,陈重章静静地躺着。“爸爸,爸爸......”嫩生生的声音在一声声呼唤着牺牲在查缉路上的陈重章。家属和队友们强忍着巨大的悲痛,默默为他送别。

  以辅警身份加入流动查缉大队,通过考试招录入警,陈重章一步步走上副大队长岗位,但他的生命终止在缉毒路上。

  缉毒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缉毒警察的死亡率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更是高出10倍。建队20年来,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1人牺牲,另有14人大大小小的伤病不计其数。

  过去20年,一批批如陈重章一样的民警辅警,在“出战果、出英雄、出经验、出精神”的大队摇篮里孕育成长。提及队员们的故事,流动查缉大队大队长李全帮十分感慨:“这么多年,虽然有人流血甚至牺牲,但是当遇到毒贩,大家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对我们来说,查缉不难,难的是要安安全全地完成毒品查缉工作,不伤亡。”

  地处西南边陲、毗邻“金三角”,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保山一度成为毒品重灾区。上世纪80年代,境外毒枭以云南作为转运毒品的通道,将毒品走私入境,销往中国内地和国际毒品市场。

  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毒情形势,保山市公安局党委首开国内先河,决定把查缉警务前移至各交通要道。2002年2月,全国首支流动查缉毒品专业队伍——流动查缉大队成功组建,以机动灵活的优势,在各贩毒通道、路段流动查缉毒品。

  据原查缉队员、时任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范伟回忆,大队成立后,第一天上路公开查缉,就在320国道永保桥段一辆货车上查获海洛因9105克。队员们很受鼓舞,后来3天查破1起案子、2天抓获1名毒贩、天天都能缴获毒品,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与专案侦查相比,流动查缉的潜在风险更大,不确定性更高。“专案侦查时可以初步判断潜在对象,各方面准备工作更充分。但我们流动查缉大队长年累月面对的是普通老百姓,需要将毒贩在这些普通人中揪出来,稍不留神就容易有生命危险。”李全帮说。

  为全面构建“市卡、县网、乡格”的公开查缉警力部署格局,流动查缉大队在科学布建3个固定卡点的基础上,交替变换查缉时间、地点和方式,完善流动查缉勤务模式,规范查缉流程,加强装备配备,织密“机动灵活、联勤联动、精准打击、保障有力”的公开查缉网络,形成了保山查缉模式和技战法。

  这些技战法在实战中迅速得到检验,保山查缉模式也由此成为云南公安毒品查缉队伍的标杆:

  2012年的一天,流动查缉大队在公开查缉中,从一个看似平常的大货车水箱内,查缉队员以独特的保山技战法,当场查获冰毒44公斤,创下一案缴毒最多、抓获人员最多、扣押涉案车辆最多的记录,荣获全省大比武成绩第一名。

  2019年6月12日,大队根据“挖掘机”推送信息,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毒品21.73公斤,打掉一个长年盘踞在边境一线、涉及多个省市的贩毒团伙,成功斩断一条跨境走私贩毒通道。

  2020年5月,大队在一次公开查缉中查获冰毒166.56公斤,创下建队以来公开查缉单案缴毒最高纪录,刷新了当年全省单案缴毒记录……

  近年来,国内外贩毒集团为逃避法律打击,大肆雇佣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进行毒品犯罪。为破解这一顽疾,大队查破全国首起特殊人群运输毒品案,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彻底堵住了法律漏洞,实现特殊群体运输毒品过境本地连续6年零发案,做法在全省推广。

  边境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2002年至2021年底,流动查缉大队共缴毒3.577吨,抓获毒贩3600余人,公开查缉毒品数连续多年占全市缴毒总数50%以上。保山连续四年保持云南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测评第一。云南省最安全城市,已成为保山亮丽的城市名片。

  如今,这支队伍正意气风发地在禁毒之路上续写着新的禁毒传奇:查破全省首起“衣物溶毒案”、首起“酒精溶毒案”……

  一次次斩断毒流,昭示着破浪前行的艰辛和风雨;一代代缉毒警察,见证着在刀尖上起舞的精彩与传奇。

  雄关漫道真如铁,保山公安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决心意志,在祖国西南筑起让毒贩闻风丧胆的铜墙铁壁。如今的保山边疆稳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支边关禁毒铁军依然前赴后继、负重前行。(完)

  (孙启、赵华、刘飞为化名)

关键字:  毒贩  杨树飞  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