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耳病12种最灵老偏方去根-最简单的民间偏方奇效方

2023-06-19 15:26:53 0

防治耳病12种最灵老偏方去根-最简单的民间偏方奇效方

防治耳病12种

【病症分析】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中医称为耳疳、耳湿等。临床以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是耳科的常见病。

化脓性中耳炎,古称“脓耳”。临床以耳内反复流脓为特征本病病程缠绵,且常反复发作。尤以儿童为多见。

多因泪水、奶水、呕吐物、洗澡水,或游泳,使水殃及中耳;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酸性分泌物沿耳咽管进入中耳道等因素,以致耳鼓室发炎所致。

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则耳内呈搏动性跳痛,体温升高,听力减退,一旦鼓膜穿破,使脓液从外耳道流出,则疼痛减轻;慢性则多由急性失治,迁延而来,患耳反复流脓,听力减退,每遇外感则耳痛加剧。且或伴有全身性症状。

【外治偏方12种

1.治耳灵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川黄连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

【制用法】将以上各药粉混合,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用前先把患耳用3%双氧水洗拭,再用细棉棒将耳擦干,然后把治耳灵粉少许吹耳腔中,每天用药1次。

【解说】治化脓性中耳炎。

【验证】读《新中医》1981年第12期“治耳灵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文后,笔者效法加减用于临床,治疗3例,疗效满意。应用治耳灵时,余将紫草粉更换为青黛粉以除湿收敛,疼痛者略加红花末,效果更佳。

2.耳疳散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已出蛾蚕茧10个,冰片0.15克。

【制用法】将茧壳剪碎,置瓦上煅存性,加入冰片,共研极细末,贮瓶中备用。取耳疳散少许,吹入耳中,每天2次。

【解说】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

【验证】翟某,女,40岁。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已30余年,耳中流脓不绝,时增时减,同时伴有头晕头痛、两目发胀等症。外用耳疳散吹耳,每天2次。内服药:珍珠母30克,菊花、钩藤、生地、女贞子、潼白蒺藜各10克,牡蛎、紫花地丁各15克,丹皮6克,银花12克。每天1剂,每

剂分2次服用。内服外用同时进行,共用药7剂,头痛头晕、两目发胀好转,耳中流脓停止。仍以原法续治20天,疗效巩固。

(广东省东莞中医院何主任)

3.冰散治中耳炎

【偏方方剂】枯矾5克,冰片3克。

【制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以双氧水冲洗外耳,棉签吸干。再取本药少许,吹入耳内,每天1次,连用3次即愈。

【解说】主治急、慢性中耳炎,听力减退,有脓液外溢者。

【验证】《新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刊登的“治中耳炎验方”,确实有效。经治2例,分别于2~3天症状控制,5~7天

痊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科吕主任)

4.冰连散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黄连10克,冰片1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细末,加入冰片再研匀,贮瓶备用。用前取药棉擦净耳内浓液,再滴入少许双氧水,擦干,用麦草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天2~3次,一般3~5天见效。无任

何不良反应。

【解说】耳内流出黏液性脓液,听力减退。如属坏死型或胆脂瘤型者,本方效差或无效。

【验证】魏某,男,10岁,1982年4月11日诊患左侧化脓性中耳炎3月余,常流脓性黏液,听力下降,经治疗时好时

止,今又复发。先用冰连散原方,治疗5天后耳道仍流出脓液,后将青黛加入“冰连散”内共研吹耳,用药后脓液流出逐渐减少,3天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南京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刘主任)

5.耳疳散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炒黑陈皮炭3克,青橄榄(瓦上煅透)2枚,石榴花(瓦上焙枯)1.5克,梅片0.6克。

【制用法】上药(除梅片外)共研细末,再人梅片同研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先用药棉擦去脓水,另以药棉蘸药,掺人耳底自干,每日换药1次。

【解说】行散郁热,燥湿止痛、疗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验证】临床屡用、确有较好的疗效。

【备注】引自1959年《上海中医药杂志》(6)

6.耳散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冰片1克,朱砂0.3克,玄明粉、硼砂各1克。

【制用法】上药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贮瓶备用。先用棉签将患耳中的脓液擦干净,如耳中脓液较多者,则用双氧水洗耳,然后用喷粉器将“耳灵散”药粉少许均匀地喷撒入耳腔,在粉膜上涂薄薄一层淡赭色粉末为度。清热、消肿、止痛。

【解说】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率明显。

【验证】治疗100例,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0例,慢性化脓中耳炎60例。治愈者59例,仍有湿润感者23例,好转者

15例,无效者3例。获得治愈的患耳,治疗最短者1天,最长者12天,大多数在1~7天以内。

【备注】引自196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2)

7.药捻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方剂】红升丹60克,冰片3克,麝香1.5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用脱脂药棉搓成长约2~3厘米,直径0.1厘米药捻,消毒备用。首先清除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以2%过氧化氢擦拭干净,然后以75%乙醇浸湿药捻,在药粉沾匀,置于外耳道底部(注意药捻应与鼓膜保持约2毫米之距离,以免刺激鼓膜,产生不适)即可。

每日换药1次,分泌物少时可隔日换药1次。

【解说】清热解毒,散瘀利湿,宣窍收敛。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验证】一般换药2~5次即脓止耳干治疗30例,除1例疗效不明(治疗1次中止),2例骨疡型短期复发外,其余27例

用药2~5次而获痊愈。

【备注】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8.猪胆白矾末治中耳炎

【偏方方剂】猪胆1个,白矾9克。

【制用法】将白矾捣碎放入猪胆内,阴干或烘干,研成细末,过箩。

用时,先用3%的双氧水洗净耳,拭干脓液,然后用笔管吹入猪胆粉剂。每2~3天用药1次。

【解说】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治化脓性中耳炎。

【验证】用上方治疗100例,皆痊愈。

【备注】据《医学》杂志介绍,此方配合西药内服和注射,治愈率达90%

(大连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刘主任)

9.海螵蛸治疗聤耳

【偏方方剂】海螵蛸、香油或麻油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用淡水漂洗干净,然后日晒夜露至无腥味且千时入药,研成细末。取2~3克,加入香油(麻油),或再加冰片少许,调成黏稠液体备用。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涤耳内脓液,擦干,然后滴入本药液2~3滴,每天1~2次,连续

1星期,最多不超过半月,即可见效。

【解说】治聤耳有良效。

【验证】《新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海螵蛸治疗耳”一文发表后,遇一小孩患聘耳,长期治疗不愈,如法制备,用

药数日即获痊愈。

10.中药马钱子治疗中耳炎

【偏方方剂】马钱子适量。

【制用法】先将马钱子焙黄,去毛皮,然后用香油500克煎之,至漂起为度,去马钱子,留油备用。治疗时先用双氧水洗去脓垢,再将马钱子油滴入耳内2~3滴,每日2次。

【解说】治愈: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

显效:症状好转。

55例,治愈41例,显效14例。

【验证】孙某某,男,19岁,大学生患右耳化脓性中耳炎10年,经常流脓不止,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检查:右耳

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用双氧水清洗后,见右耳鼓膜中央有较大穿孔,鼓膜及耳色红。嘱其每日用双氧水洗耳后滴入马钱子油2~3滴,每日2次。1周后复诊,耳道

及鼓膜室腔内分泌物已无,炎症消失而愈。3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研究所刘主任)

11.中药外敷治中耳炎

【偏方方剂】苦矾10克,麝香8克,朱砂8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末,备用。治疗用药前用双氧水清洗中耳腔及外耳道,反复数次,愈干净愈好。然后,取混合粉剂0.1~0.2克以鼓膜鼓动器吹敷于中耳腔及鼓膜周围。每天1次。注意,一次用量不宜太多,涂布不应太厚。否则易使引流受阻。若出现并发症如严重的混合感染及穿孔较小的患者应结合机体情况,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以促使中耳炎症的消散和渗出的吸收,不宜使用或较少使用粉剂治疗。

【解说】经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复查判断疗效。

显效:糜烂面消失,无脓迹,耳腔干燥;

:::

有效:糜烂面缩小,变浅,渗出减少;

无效:糜烂面无改变。

24例,有效17例,无效7例。

【验证】翟某某,女,40岁。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余年,耳中流脓不绝。用此法治疗痊愈,随访无再复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主任)

12.宁神膏外敷涌泉穴治疗耳鸣

【偏方方剂】磁石30克,朱砂2~3克,吴茱萸15~20克

【制用法】将上述3味药共研为细未,用食醋调为膏状摊于两块干净的白布上备用。

将患者双足用温水洗净擦干,用双手掌交叉搓摩两

足心,约搓5~10分钟,待两足心发热后迅速将备好的宁神膏敷于双足涌泉穴上,外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每晚治疗1次,每次敷药6~8小时,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

未愈者可继续治疗,如2个疗程无好转可改用他法治疗。

【解说】痊愈:经1~2个疗程治疗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好转:耳鸣症状消失,但偶有复发;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症状减轻但耳鸣始终未消失。

22例,痊愈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验证】胡某某,女,38岁,农民,因忙于农活废寝忘食,近几日觉头晕头胀,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口苦咽干,但仍不得休息。晨起后觉头晕头胀加重,耳内觉有蝉鸣声,鸣叫不断,并出现听力下降,就诊时中医诊为耳鸣(肝胆火盛型),服用龙胆汤肝汤3剂症状无明显改善,第4日起改用宁神膏外敷涌泉穴,每晚1次,同时给予生大黄9克开水泡服,每日1剂。3日后,大便通,耳鸣停,基本痊愈。

(北京市和平里樱花东路中日友好医院邱主任)

关键字:  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