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石林乡李明扬纪念馆(李明扬 知识产权)
ID | wyid
李明扬、李长江的故事在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流传很广。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李”的艺术形象频频出现于小说、电影与电视剧之中。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二李”与史实记载中的“二李”究竟有多大差距?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李明扬又名健、敏来、逊吾,字师广。江苏省萧县林寨镇李石村人(今属安徽省)。生于1891年正月。1907年考入南京江苏陆军小学,1910年毕业后升入陆军第四中学学习。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李明扬赴鄂参加革命,被派往九江入海军见习,后调至江西李烈钧都督府任参谋、援鄂北伐第二军总部直属机关炮大队长。1912年秋,任江西陆军步兵第14团团长兼湖口要塞司令,同年加入同盟会。在讨袁(世凯)之役失败后,李明扬先后赴日本大森浩然学社、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研究军事。归国后,仍投奔李烈钧,任广西护国第二军总部少将高级参谋。1917年至1930年春,任参谋本部警卫团团长、赣军第一梯团司令、建国赣军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副师长兼二十六团团长、东路军先遣司令官、三十一军副军长、十七军副师长兼第二师师长、平汉线第一军副军长等职。后由保定军校六期毕业生顾祝同保荐担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1936年因遭受韩德勤攻击逼迫辞职,暂时退出军政界赴上海开办人和药厂。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明扬又重返军界,在徐州任第五战区游击司令部总指挥兼江苏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徐州防空军司令兼苏北第二游击区指挥官,参加台儿庄会战。台儿庄会战结束后受李宗仁委派,以苏北第四游击区指挥的身份率由徐州睢宁、淮阴沿途收编各路“抗日游击队”于1938年8月到达泰州,在泰州西山寺设总指挥部。
李长江原名永发、又名德标。江苏南京人,生于1890年。年轻时做过瓦工,因不堪工头虐待,于1912年赴江西投军,在陆军步兵第十四团李明扬部下当兵弁。北伐南昌之役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副师长的李明扬,火线负伤,上士李长江于枪林弹雨之中将李明扬背出五六里路使其得以脱险,二李长达四十多年的友谊由此开始。因李长江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职务从班长一直晋升到团长,后任驻睢宁第五战区游击司令部第二路游击司令。1937年12月时任苏北第二游击区指挥部副指挥的李长江率七千人投奔李明扬,任苏北第四游击指挥部副指挥追随李明扬直至1941年2月。
1939年夏,奉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命令,“二李”所部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任总指挥,李长江、张翼任副总指挥。下辖十一个纵队(后为七个纵队),据有泰县(州)全境及周围地区,形成有别于韩德勤势力的地方实力派。新四军挺进苏北,经陈毅三进泰州谈判,李明扬同意借道给新四军东进,并暗中协助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
黄桥战役后由于日军的压迫与韩德勤的排挤,二李的部队处于粮饷弹药难以为继的窘境。日伪乘机对二李进行威胁利诱迫使投降。为早日摆脱困境,使泰州这块地盘与三万人马不至落于他人之手,二李经密商,策划了一条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妙计: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明扬率领离开泰州至下河农村打游击继续抗日,一路由长江率领原地不动,仿效关云长“降汉不降曹”———降汪不降日,等待时机,仍归故主。两路人马互济互保。李明扬为保李长江名节,证明降汪是迫不得已,未改对党国之忠诚,曾给蒋介石发过电报。蒋介石接电后考虑到二李的处境也就默许了。此例一开诱发了国民党“曲线救国”政策以致出现继李长江之后国民党降将如潮的局面,使汪伪军急剧膨胀,严重削弱了抗日力量,为日寇采取以华制华手段提供了条件。
得到李长江宣布易帜投敌、泰州沦陷消息后,我新四军在粟裕指挥下于1941年2月16日沿海(安)泰(州)公路疾进,对李长江进行讨伐。新四军在连克姜堰、苏陈之后,20日拂晓攻克泰州。李长江损兵三千仓皇弃城而逃。在达到讨伐目的后,新四军旋即主动撤离了泰州。新四军前脚撤离,日军第十二混成旅团所部后脚进入泰州,旅团司令襄吉将自己司令部搬进了泰州。
日伪对于“二李”这出是又不是、不是又是的投降把戏可谓心知肚明,但为了急于把李长江的人马拉过来,采取了将计就计手段。事实证明“二李”的如意算盘的确失算了。1942年7月,襄吉以召开苏北驻军将领会议的名义强邀李长江去扬州赴宴,李长江在宴会上高度警惕,浅尝辄止,却已中毒。后虽经多方治疗保住性命,然大脑神经受损严重终日精神恍惚,有时清醒,有时迷糊,身体状态每况愈下。1943年12月,日伪调李长江去南京任伪军事参议院上将副院长,改编了其所辖部队。1944年1月,李长江含泪离开泰州至南京赴任,永远没能再回泰州.
1943年春,李明扬改任江苏特别行政区公署主任、长江下游挺进军总司令。1945年春,李明扬率部驻泰州东北郊唐家甸,经泰县自卫总队长原日本士兵学校毕业生万羹尧引荐,日特川岛芳子找到李明扬,意欲劝其投降。李明扬对这臭名昭著的女特务晓以大义,反劝她认清形势悬崖勒马。5月下旬,日寇调集千余人兵力包围唐家甸。27日夜,李明扬被日军俘获,辗转幽禁于上海国际饭店隔壁的日军某机关楼上。被俘后的李明扬始终不为日寇的威逼利诱所动,在多方努力下,7月终获释放。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委派汤恩伯、李明扬在上海负责办理对日寇的受降仪式。1946年,李明扬赴重庆见蒋介石,由于韩德勤此前控李十大罪状,李明扬到重庆后遂为蒋介石软禁,经李烈钧、邵力子、张治中等人说情,始未获罪。后来李烈钧委李明扬以监察院监察委员衔,挂虚衔后的李明扬离开了军界,曾一度在上海经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李明扬受李宗仁委托,以总统府国策顾问的身份与共产党和谈。和谈破裂,他毅然起义。
李长江自离开泰州调往南京后一直患病,成为废人。抗战胜利后,在李明扬的照顾下去上海治病寓居上海,解放后分别在上海、南京、江西等地居住,1956年病逝于江西省一个非常偏僻鲜为人知的地方。
李明扬在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行政区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农林厅厅长,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1978年11月1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