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 进士及第 知益州文言文翻译(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知益州)

2022-10-26 13:08:54 0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 进士及第 知益州文言文翻译(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知益州)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编辑 | 趙英雄

赵抃塑像

赵抃故里,今日沙湾

1

弹劾——不避权贵

至和元年(1054年),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并且深得圣上信任的当朝宰相陈执中的小妾阿张(一说陈本人),误将小使女迎儿打死,同时引发另外两使女自缢,一月之内,三人死于非命,朝野哗然,闹得满城风雨。职位只是殿中侍御史(约相当于厅局级)的赵抃,得悉后异常愤慨,立即向仁宗皇帝递交弹劾陈执中的奏折。

位于钟楼底的赵抃祠

须知千年之前的使女,那只是一件物品,可以随意买卖和赠予,死几个丫头,根本就不是个事。而宰相是辅国重臣,是皇上的左膀右臂。仁宗皇帝自然不会轻易答应罢免陈执中。没想到赵抃一味死磕,冒着自己被反算的风险,奏折一本接一本,不依不饶。其实与皇帝较劲,一言不合,弄不好脑袋都要搬家。半年时间他连参十二本,列举陈执中八大罪状,义正词严,振聋发聩:身为辅弼,家不克正,何以正天下?引发群臣激愤,皇上终于抵挡不住,免去陈执中宰相职务,赵抃也一举赢得“铁面御史”之称号。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赵抃在谏官任上,一直忠于职守,对皇上忠心耿耿。他经常说:“职有言责”——我的职位有进谏的义务。无惧生死,在他担任谏官(相当纪检干部)时期,就先后将权高位重的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王德用、宋庠,枢密副使陈旭,宣徽使(大内主管)王拱辰,翰林学士李淑,挑落下马。

2

才干——事实证明

已经67岁高龄了,赵抃还为皇上倚重,被派往越州(今绍兴)任地方官。

他一去就面对严重的旱灾,灾情到了县县缺粮,户户断炊的地步。而地主却屯粮抬价,想趁机大捞一把。官府则出告示禁止哄抬粮价,企图保护百姓利益,但似乎并不起作用。赵抃就突出奇招,反其道而行之,贴出告示,准许售粮者自行定价,官府不得干涉。正是这条规定,让各地米商纷纷运米来越出售,一时粮米堆积如山,米价狂泄;针对那些无钱买米的百姓,赵抃决定大修越城,大量雇工支酬;还召集有德行富爱心的财主捐粮捐物,共度难关。这样生者有食,病者得医,死者可葬,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大文豪曾巩为此专门作文盛赞赵公之德:《越州赵公救灾记》。

汴京(今开封)之地,黄河连年泛滥成灾。每年都老调重弹加筑堤坝,坝愈筑愈高,已与屋檐相当。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赵抃就建议,每年开淘河床,疏浚河道,河水自然就不会滞流横漫,水患即除。补充阅读:赵氏皇族宗室世系

3

眼界——目极千里

仁宗皇帝体弱多病,崇尚道教,信奉长生不老之术。内侍就迎合上意,违禁延请术士进宫炼丹,以保皇上健康长寿。赵抃知道后就上奏皇上,不要相信炼丹术士蛊惑人心,要防患未然,并例举历史上多起方士乱象,勾结内臣,举妖造奸,打着爱君之名,实行乱政之弊。这种不唯心的思想,不惜开罪皇帝,为王朝稳定着想,在千年之前,那是十分有前瞻性的。

宋初,宣徽使和节度使是两个很重要的职务,前者是内庭总管,后者是名望极高的荣誉职务,宋仁宗却随便轻与。赵抃认为:平时等闲封授,臣子们轻易能得到,就不珍惜了。要是朝廷万一有个要紧事情发生,谁为陛下制变御侮?久远之制,须今日思之。真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说得仁宗皇帝猛然惊觉:诏两府即刻执行!

4

仁厚——变通可成

1043年,赵抃调任宜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府衙内有兵士误杀他人,按大宋例律,得判死罪。赵抃审讯他时,发现他身上长痈,疼痛难受。按常规,对待一个死刑犯,已是待死之人,无需管他。但赵抃却一边按律判他死刑,一边为他延医治疗。一段时间后,痈疽治愈,适逢皇帝大赦天下,得以活命。

赵抃书《名藩帖》

还有一案,武安郡有人私刻了一枚官印,打算以此牟利,恰好皇上颁布新律,赦免之前刻印者,以后私刻官印应判死刑。这人心有不干,明知有禁,却偷偷用了一次,偏偏被逮个正着,大家以为他必死无疑。身为武安军节度推官的赵抃却说:“造在赦前,用在赦后;赦前未用,赦后未造,法皆不死。”遂免其死刑,官民皆服。

5

人情——难敌典律

赵公当年读书处—赵公岩

赵抃未第之前曾在常山三衢山一岩洞(今赵公岩)读书,因为家贫,就在山下一陈姓人家兼职教书,获取薪资。陈母每年都为先生做双新鞋,还为赵抃赴京赶考备好厚礼,赵抃不负众望,一举高中,两家关系非同一般。后来陈公子犯了命案。陈母心急如焚,就亲自赶往京城求赵抃帮忙说情,希望能救下儿子一命。赵抃见到老东家十分高兴,听完陈母叙述后,心里犯难。只有好言相慰,挽留陈母住了数月,日日游玩,不提讼事。私底下派人赴衢给陈公子天天送牢饭,未去干预地方正常的审判。等到她儿子已被执行死刑后才告知她:杀人偿命,律法如山。陈母无可奈何,也不好怪罪赵抃。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6

孝、悌——源自内心

赵抃少时父母双亡,由继母和兄长教育长大。继母亡故后,他暂停履职,回到衢州,在继母坟前结庐守墓三年,足不出庐,哀思不尽,还其舔犊之恩。

当地老者指认赵抃墓址

而当自己被曾公亮识才举荐,即将升迁时,首先想到的是兄长。他向仁宗皇帝请求:臣幼时孤贫,多亏非血缘兄长赵振,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待我如父。兄长一生无子嗣,现已过世,报答已来不及,恳请皇上不要升迁我,可将这份升任转赠给我已故兄长一个名号。拳拳之心,谁不动容?仁宗皇帝怆然批复:赠予赵振为大理评事(一种荣誉称号)。

7

诗、书——堪列大家

北宋朝廷简直是一个文人荟萃的地方,阵容非常豪华,与赵抃同朝为官的就有:三苏、范仲淹、王安石、周敦颐、欧阳修、司马光、曾巩、黄庭坚、蔡襄……俱非一时浪杰,皆是千古名流。赵抃一生做诗七百多首:“触口而成,工拙随意,而清苍郁律之气,出于肺肝”,《中华名诗》录其诗有四首,蔚然大家。诗风萧散出尘,烂漫天真,有陶潜遗风。最爱这首《向晚》——

向晚立汀沙,人闲目更赊。

林疏僧屋露,风转客帆斜。

幽白孤飞鸟,横红数抹霞。

渔翁偶相问,怜我宦天涯。

赵抃书《山药帖》

书法,早年疾风骤雨,豪放超迈;晚岁参禅悟道,冲和温润。其中《山药帖》、《名藩帖》被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法帖》,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赫然并肩于历代书法大师。

8

小过——白璧微瑕

别以为赵抃德才兼备,就是完人,实际上他老人家也有一时犯浑的时候。还在成都为官之时,偶然在巷口碰到一个绝色妓女,头戴杏花,分外娇艳,便脱口而出:“髻上杏花真有幸”,女子随口对答“枝头梅子岂无媒”,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语含双关,勾人心魄。真是财色双全,让老赵心旌荡漾想入非非。

月上柳梢,就委派贴身侍从去约美女。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不见回来,赵抃猛然惊醒,一拍脑袋:老赵糊涂啊。即刻差人去追回侍从,哪知侍从旋即从暗处闪出,赵抃颇为诧异,侍从道出原委:跟随大人多年,知大人必然悔悟。人总有七情六欲,偶生邪念也在所难免,但能迷途知返,及时纠正,自律如此,还是让人敬佩不已。

在村民家中发现赵父残碑

赵抃年表

早年经历

赵抃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年少时成为孤儿,且生活贫苦,由长兄赵振抚养。赵抃潜心致志、努力学习,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中乙科进士。

进士及第后,赵抃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当时有人在大赦前伪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执法人员认为他该死,赵抃说:“大赦前没有使用,大赦后没有制造,不该死。”终使罪犯免于一死。

其后历任崇安、海陵、江原三县知县,并任泗州通判。濠州知州不按规定给士卒发放衣食等物,兵士扬言要兵变。知州害怕,太阳还未下山就紧闭城门不办公。转运使函令赵抃代他处理此事。赵抃到濠州后,像平时一样从容办公,成功安定濠州。

声震京师

翰林学士曾公亮不认识赵抃,却举荐他为殿中侍御史。赵抃在任上弹劾不避权贵佞幸,美誉雀起,京师称之为“铁面御史”。他极力要求朝廷区分君子、小人,认为:“小人虽然过失小,也应努力清除;君子不幸犯了过失,却应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行。”

皇祐六年(1054年),宋仁宗张贵妃(追谥温成皇后)病逝,刘沆以参知政事职监办丧事,等到他为相后,仍兼监护丧事。赵抃认为这种一身多任有碍政体,又说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错失又多;宣徽使王拱辰与手下人都颇有不法行为;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遭弹劾众人都被罢免。

吴充、鞠真卿、刁约因制裁礼仪院吏佐,马遵、吕景初、吴中复因为议论宰相梁适,相继被贬外出。赵抃为他们辩护,使得他们都被召回。吕溱、蔡襄、吴奎、韩绛出任地方官后,欧阳修、贾黯又请求出任郡官。赵抃向仁宗说:“最近品行端正之士纷纷出走,皇上身边的贤才如欧阳修这样的已没有几个。现在想到地方上去的人,都是因为他们为人正直,不事权贵。真令众臣伤心啊。”仁宗于是留用欧阳修、贾黯。

出使蜀州

赵抃后请求调任睦州知州,又改任梓州路转运使,又改任益州转运使。蜀地地远民穷,官吏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州郡公然互相行贿。赵抃以身作则,蜀地风气为之一变。穷城小镇,百姓有的一生没见过朝廷命官,而赵抃的足迹无所不至,父老乡亲大感欣慰,奸猾的官吏不得不悚惧服从。

上言政事

后获召入京,任右司谏。内侍邓保信勾引退兵董吉在宫中炼丹,赵抃将其比之为于西汉的文成、五利,唐代的郑注等妖道,极力指斥其过失。陈升之任枢密副使,赵抃与谏官唐介、吕诲、范师道共同揭露陈升之奸邪,认为他勾结宦官,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升迁。上书二十多次,陈升之因而被罢免,赵抃同弹劾者也一道被撤职,外出任虔州知州。虔州一向难治,赵抃为政严厉而不苛刻,将政令下达给各县令,层层监督,人自为治。各县令都愿意尽其力,监狱为之一空。岭外官员去世后,多半无法归葬,赵抃造船百只,告诫各郡说:“官宦人家有无法回家的,我都帮助。”于是来求助的人接踵而至,赵抃都给他们船只、盘缠。

后来,赵抃回京任侍御史知杂事,又改任度支副使,升任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当时前任宰相贾昌朝出判大名府,赵抃要检察府库,贾昌朝派人来劝告说:“以前的监司是从不检察我的库藏的。没有先例怎么办?”赵抃说:“魏郡不查,其他郡就不会服气。”便坚持检查,贾昌朝非常不高兴。当时,官吏因不能按期招募够义勇乡兵而受罚的已达八百余人,赵抃奉诏督责此事,回报仁宗说:“河朔地区由于连年丰收,所以乡民应募的少,请从宽处理那些官吏,等农闲时再说。”仁宗允准。受罚者被平反,义勇也招募足够。贾昌朝才羞愧地对赵抃心悦诚服。

中和之政

赵抃又任龙图阁学士、成都府知府,为政以宽。他从前出使蜀州时,对聚众搞迷信活动的治以严刑峻法。这次重来,又有人犯同样的罪,都认为在劫难逃。赵抃看罪犯没有其他劣行,就说“:这仅仅是骗酒食的小过失。”只处罚首恶,将其他人释放,蜀人大为高兴。正值荣諲任转运使,英宗对荣諲说:“赵抃治理成都,行的是中和之政。”

力反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召赵抃知谏院。按照旧例,近臣从成都回来就会担负重任,必然去省府任职,不当谏官。众臣大惑不解,神宗说:“朕是想发挥他仗义直言的优点,将采纳他的主张,不是小看他。”赵抃谢恩时,神宗说:“听说你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政策宽松平和,也能任谏官吗?”不久,升任参知政事。赵抃感念神宗知遇之恩,朝政有不妥之处,他总是密启上奏,神宗也常亲笔回书予以褒奖。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王安石主政后,赵抃屡屡反对他的变法主张。韩琦也上书反映青苗法对民间的危害。神宗同宰执商量后,停止青苗法。王安石正在家休假,想辞官。赵抃说:“新法都是王安石创立,不如等他假满归来再说。”王安石回来后,推行新法更坚决。赵抃非常悔恨帮他,向神宗说:“制置条例司设使者四十余人,扰乱天下。王安石善于诡辩,刚愎自用,诋毁天下公论为庸俗,违背众议,欺瞒民众,文过饰非。近来谏官们多因说话无人听而辞职,司马光受聘枢密,不肯赴任。而且事有轻重,体有大小,一时的财富利润是轻,人心的得失才是重;青苗使者的去取荣辱是小,左右大臣的取舍为大。现在因小失大,去重取轻,臣担心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

奏章上呈神宗后,赵抃恳请辞官,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杭州知州,又改任青州知州。当时京东旱灾、蝗灾,青州麦多,蝗虫飞到青州边境,遇狂风阻遏,都落水被淹死。

再守成都

为戍卒困扰,赵抃以资政殿大学士之职再任成都知府。神宗召见时慰劳说:“还没有过从朝廷下到成都去的先例,你能为了朕破一次例吗?”赵抃回答说:“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因而请求神宗允许他相机行事。

赵抃到成都后,政令相较上次更宽简。有个卒长站在堂下,赵抃喊他说:“我同你年岁相当,我单身匹马入蜀,为天子镇抚一方。你也应清廉谨慎威严地统率士卒,等戍期满,分得些余财回家,替妻儿考虑,岂不好?”人们欣喜地奔走相告,不敢再为恶,蜀郡一片升平景象。剑州有人伪造和尚的度牒,被告企图谋反,赵抃不将案件交给司法人员,而由自己判断,皆从轻处理。诽谤者诬告赵抃纵容叛党,朝廷取来审案记录一看,认为赵抃的判决都符合法律。茂州少数民族在边境抢掠后,害怕官府讨伐,请求投降,就绑了一个奴隶,想杀死后取血为盟。赵抃让他们改用牲口,放了奴隶,大家都欣然听令。

兴修河渠

(1040年),赵抃任崇安知县,他主持兴修了一条二十余里长的河渠,引城西河水入城,解决城内的生活、运输、消防等用水,再把城内的水引到城南灌溉农田。

碰到的难题是要拆迁大量民居,移走很多坟墓。赵抃说:“我们葬坟讲风水,就是希望先辈能福泽子孙。如果这条渠道挖通,城内家家有水用,城外万亩良田有水灌溉,这是祖先给子孙共同造福。为了子孙,地下阴灵肯定乐意搬迁。”面对钉子户,他摇着麦秸扇子,口中吟道:“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一番话语赢得百姓的普遍支持,个别钉子户众怒难犯。后人称赵抃开挖的河渠为“清献河”。

遍游名山

赵抃其后请求辞职回乡,改任越州知州。吴越地区闹饥荒,人口死亡过半。赵抃奋力救荒,治病救人,掩埋死者,使生者得以保全。让老百姓修城,以使他们得到糊口钱。又调任杭州知州,以太子少保之职致仕,其子赵屼被授为提举两浙常平仓,以便就近照顾赵抃的晚年。赵屼带赵抃遍游江南名山大川,吴人都感到自豪。

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享年七十七岁。神宗闻讯后,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十二月,赵抃葬于西安莲花山。

文学

赵抃擅豪翰,笔迹劲丽。其诗风从初期的“清新律切”向中、晚期的“粗犷豪迈”演化,体现出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调”诗歌的风貌。赵善括《赵清献帖跋》评价其“诗有渊明古淡之风”,杨准《清献集序》也称:“诵其诗,冲淡如陶。” 著有《赵清献公集》。

书法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

赵抃告天

赵抃白天处理完公务,每到晚上,必要焚香拜天,口中念念有词。有人好奇问他在向上苍密告什么,赵忭笑笑说:“哪是什么密告呀!无非是将自己白天做过的事,一件件一桩桩地在心里说上一遍,借以检点反思。倘若一个人连在那种场合都还不好意思启口,那就必定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自己就需要警醒了!”

吾志如此江清白

赵抃在渡四川清白江时,看到江水清澈透亮,船行至江中,他发誓说:“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此后,这条江被称为清白江,成都市青白江区又因清白江而得名。

赵四郎

赵抃致仕回到三衢后,与乡民往来不管官位和容貌,将所居之处取名为“高斋”,曾作诗道:“腰佩黄金巳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阿村赵四郎。”

解救无辜

赵抃巡察青州时,经常想:有一人下狱就有十人因而耽误工作;那些受牵连波及的,更是无辜;而且监狱中,夏天有湿气、传染病,冬天有冻伤、脚气病;有的人因为一点小罪,长年受到拘禁;有人因为一点牵连,几乎丧命;狱卒、囚长的勒索凌辱,更令人痛恨。他令人常常回派人去查阅各地监狱的记录,以囚犯数目的多少,来推断定官吏的贤明与否。这样的办法实行一年以后,郡、州、县各级官吏都不敢随意羁押人了。邵雍每每称赞这件善政。

人物评价

赵抃为人忠厚淳朴,善良温和,喜怒不形于色。平生不治家产,不养歌伎,帮兄弟之女十余人、其他孤女二十余人办嫁妆,其他抚恤孤寡贫寒之事,不可胜数。白天所做之事,晚上必然服饰庄重地烧香,告诉上天,凡是不能对天说的事就不做。从政时,因地制宜,不同情况不同政策,在虔州和成都的政绩,尤其为世人称道。神宗以后每次训导这二郡的继任,都要把赵抃作为楷模。总之,以增加人民财富为根本。晚年修行炼道,颇有心得,临死与其子赵屼诀别时,说话仍有条有理,安然去世。宰相韩琦曾称赵抃说:“赵抃真是世人表率,我也赶不上。”

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 进士及第 知益州文言文翻译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知益州  赵抃怎么念  赵抃怎么读  赵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