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同学聚会祝酒词(党校同学聚会发言稿)

2022-11-15 17:00:58 0

党校同学聚会祝酒词(党校同学聚会发言稿)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两天抽空把3月份写的一篇初稿整理出来了,作为《党校同学》这一系列的收尾,越到年底越忙,手头还压着几条片子,不准备再连载了,题目也很直白就叫《党校同学之完结篇》。

如果算上“单位”系列的4篇,这个连载有10篇了,加起来有3、4万字的篇幅,算得上一个中篇小说了。

把《党校同学》和《单位》归为同一系列,原因是主人公相同都是老游,顺时间展开,恰是我调来编辑部的两年多时间,内容也有延续性。

叫作“完结篇”,“完结”指的是老游功德圆满,还是就此玩完,我不想在此说破,请读者们自己去理解。

记得这一系列打头的《单位2017》发表之初,我听到了两种反应,彼此截然不同。有文友表示似贬实褒,传播了正能量,也有朋友认为不和谐,可能有些人不愿意看到。两方面意见对我都很有好处,让我能以平常之心继续写下去,努力在后面的作品中表达得更充分、更准确一些。

感谢一直关照我的公众号《工作家吧》及其读者,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说一说它们。

颜文樑《漫步枫桥》油画

缘起

其实这次培训老游是不需要参加的,虽然是全国的会议,但是参会的都是我们这些跑一线的助理记者、通讯员,老游是主任编辑,来讲课都够格了,而且编辑部人事正在调整,论理他更不该在这个时候出差。

所以我想这两天他和我一起来苏州,明说是“学习”,实因流言四起,没心思在办公室待着,跑到外边找地方暂时栖身,同时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他又会对我讲“思退、思变”的哲学吧?

可老游却和我大谈江苏的建筑业,从上世纪江苏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后建筑业成为江苏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 讲到南通三建海外布局以及苏州金螳螂装饰的纯直营模式。

“殷记者,苏南地区可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高手林立,都是我们四局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次去可是‘深入敌营’呀!不能让你孤军深入,两个人去有个照应。

颜文樑《漫步枫桥》油画

缘灭

游老师,和全国各地的建筑同行一起学习,我总是忍不住会拿这些央企国企还有承办单位和我们四局比较,不管是办公楼的软装、会务组织、培训选题、汇报风格都觉得他们有点“硬”。相比我们中筑27号的品牌发布会却是体系性与视觉性俱佳。

殷记者,也要看到差距,我们的弱项,你没发现吗?他们的文宣团队组织架构很健全,坐我隔壁的一个中西部省份的省建工来了十来人,集团、下面区域公司、项目部,党群口和施工口都有代表来。殷记者,你知道好的内容都在基层,我们工作遇到的一些困境与解决方案就在这里,比如“坐在机关都是问题,走进基层都是办法”,通讯员制度太重要了,基层内容通过通讯员上来了,同时文化也通过通讯员渗透下去。我们这次来不是找优越感的,而是来“偷师”的。

游老师,讲课PPT我都用手机拍照了。

这还不够,不光“偷师”还要“偷人”,这次我来培训,主编交给我任务,物色一个人,接替走掉的小凡。

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包括茶歇,吃饭的时候,我们俩不要坐一起,分头行动,尽量多打听、多接触一些,不是什么人都要,你也要学会甄别,那些聊培训后去哪里听评弹、吃宵夜的果断放弃,要找的是那些带笔记本电脑的培训同时还忙单位工作的,爱坐在前排的,爱用手机拍PPT的,集合上车最准时的。

你也要有审美标准:男同志找看着老实的,女士找漂亮的。

看好后,你先别接触,也不要提自己单位,我们分下工。

怎么分工?

男的你来,女的我上。

颜文樑《漫步枫桥》油画

缘终尽

主办方安排的工地观摩结束了,返程的航班是晚上,老游说要不去趟寒山寺吧?

我这才把诗词中的姑苏古城与此刻置身其中的城市联系起来。

游老师,您要是不说我这两天满眼看到的都是工地呢。

于是我们利用这短暂的几个小时去了趟寒山寺,也有了意外收获……

游老师,我觉得诗人也不客观嘛,说“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路繁花,哪里算得乡郊城外,人来人往,哪里来诗歌中的孤寂感呀。

殷记者,你这是刻舟求剑,诗人的时代距今1200多年了,斗转星移,城市发展几经变迁,胜迹成了古迹。《枫桥夜泊》一诗已使寒山寺名扬海内外了 ,胜迹成了名胜。古寺如此,人亦然,被时和运左右、改变。

老游好像有言外之意,直到我了解到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真实背景,才弄明白老游这次出来的真实原因。

我原以为他选择在这个人事调整关键期出差是以退为进。

我向他求证时老游反问我哪里有什么进退之说,现在一切调整都是为了开好现场会,现场会没搞好那就真是无路可退了。

我又以为他这次出来是为了招聘,老游说“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原来隔壁部门一个女生申请来我们编辑部,正在办手续。老游还说练好内功,自然有人慕名而来。

排除了各种可能,我理解老游是来找寄托的,从失落者那里找共鸣与寄托。

游老师,导游讲这首诗是张继落榜后返乡途中夜宿寒山寺写下的,我觉得很可信,朦胧月光、乌鸦叫、霜冷如水、与打鱼船上的灯火独对,听到悠悠钟声,触景生情,联想到落榜的失意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觉得如果他不落榜也不会有这首诗,传诵千古。我尝试着去理解老游。

殷记者,你这么年轻可不能有这么消极的想法,还是要有当下的作为。

我有些尴尬,老游看出来了。

殷记者,在张继那个时代文人追求一生只为榜上有名,上榜就是功与名,落榜就是尘与土。可现在是新时代,衡量人的标准多元了,尤其在我们中筑四局,台上或台下,都有一番天地,都大有作为,我们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讲好中筑故事,讲精彩,讲得大家爱听。

游老师,你听,钟声……

是的,很洪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初稿 2019年3月于苏州

11月初改于广州

更多故事

关键字:  党校同学聚会祝酒词  党校同学聚会发言稿  党校同学毕业留言  党校同学赠言简短  党校同学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