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最终怎么样了-嬉皮士是什么意思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女主角珍妮在酒吧赤裸着身子、演唱鲍勃·迪伦的 Blowin'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中唱着“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这个情节蕴含了美国嬉皮士运动的几个特征:性解放、摇滚乐和反战。
电影《阿甘正传》剧照
而中国读者熟知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源自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也与嬉皮士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尽管这句话今天已经被作为鸡汤解构了,但在那时却蕴含着对社会最严厉的批评和反抗。
遍布全世界大街小巷的牛仔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主流服装,又有谁知道蓝布工装裤的主流化正是归功于1960年代反抗主流的嬉皮士运动呢?
嬉皮士文化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历史上那些嬉皮士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呢?他们又究竟想表达些什么呢?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嬉皮士运动是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件大事,历来被看做叛逆的、反正统的亚文化事件。提到嬉皮士,我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也许是下图中这样近乎流浪汉的装扮:
而“嬉皮士”这个词带给我们的感受,则是不正经、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浪荡鬼。
事实上,“嬉皮士”音译自英语词汇“hippie”,从构词法来看,“hip”是“知道的、理解的”的意思,“pie”是“……的人”,因此,“嬉皮士”的原义应指“一个明白人”。
而根据程巍在《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中的观点,最初嬉皮士运动非但不是由社会边缘的闲散人士掀起,相反恰恰是从一群受过良好教育、有良好家庭背景的中产阶级子女中萌芽产生的。正因为他们受到了个性独立、平等自由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面对现代社会深深的异化感,自由、独立和平等的价值在冷战文化中受到的压抑,以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现状时,就会更加愤怒。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区隔使得他们选择以自我放逐的姿态反抗强大的体制压迫。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
叛逆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来自当时美国流行的放纵娇惯的教育观念。本杰明·斯波克1945年出版了《婴儿与孩童抚养常识读物》,这本书在当时的美国影响极大,斯波克主张父母不应该把规范强加于孩子,要让子女自由发展个性、发挥潜能。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一代,被称为“斯波克式的孩子”,他们不喜欢服从权威,不喜欢遵从规范,随心所欲。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正是这种放纵式的教育方式,导致了1960年代青年肆无忌惮的反抗行为。
另一方面,还与当时流行的批判理论、文学思潮密切相关。马尔库塞等人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做了尖锐的批判。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资产阶级精密的统治技巧使得当代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个人坍缩成了单向度的个体。所谓单向度,即只有肯定性的维度,对现存事物本能地认可,而缺乏反思的、批判的、超越的向度。此外,以艾伦·金斯堡、凯鲁亚克等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美国作家,则用文学的诗歌的手段,表达了他们对现代社会的忧患和愤怒,对战争、伪善、麻木和歧视的痛斥。而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表达的那种垮掉的绝望和颓废,以及书中所写的那种逃离城市,在路上流浪漂泊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嬉皮士运动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青年们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城市,选择离群索居。
吊诡的是,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设想革命要由流浪汉和边缘人发起,而在现实中,真正受到他思想鼓舞的,却只能是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的、出身中产阶级的青年们。嬉皮士运动从一开始,似乎就背离了革命导师所设想的道路。
《单向度的人》
嬉皮士和他们的口号
美国的官方站在追求稳定的立场上,似乎更愿意强调嬉皮士们吸毒、滥交、破坏治安的一面,电影《阿甘正传》中,也选择用代表“美国梦”的憨人阿甘的正义、善良去解构嬉皮士珍妮的反叛与放逐,更用力描写珍妮作为嬉皮士矛盾、纠结、悔恨的一面。这自然是符合美国主旋律的叙事。
而嬉皮士自身,也自有一套语言,其中很多都变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短语,如“要做爱不要战争”、“在一起”、“各干各的事”等。这些短语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嬉皮士运动的主要主张。
“要做爱不要战争”(Make love,not war)体现了嬉皮士们性解放和反战两方面的主张。二者是相互联结的。嬉皮士运动受到弗洛伊德和布朗的性学思想影响很深,认为性压抑是导致现代社会问题的源头,而不受压抑的性行为可以增进人与人的理解,实现人与人的互爱,因此可以避免战争,实现永久的和平。嬉皮士运动盛行的1960年代,美国正深陷越战深渊中不可自拔,反战呼声强烈。“要做爱不要战争”的口号一方面反映了嬉皮士们要求性解放、反对同性恋歧视的诉求,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但这种把性提升到如此高度的理论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此外,过分的性解放确实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如居高不下的堕胎率、私生子问题、艾滋病等。
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在进行行为艺术“Make love,not war”
“在一起”(Be together)的口号反映了嬉皮士们主要的生活方式。离开城市后,嬉皮士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过公社式生活。这种“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是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单子化个体、人与人之间缺乏纽带、社会冷漠的现象的反抗,强调公社个体之间的集体感和亲密感,平等的个体过着亲密无间的生活,以反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把每个个体割裂开来的现状。英国摇滚乐队曾写过一本这种公社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等人的公社实践并无本质不同。在运动的后期,公社的经济状况、成员间的分工都变成了公社内部的分离因素,嬉皮士公社的实践也最终失败了。
“各干各的事”口号也是在公社中提出的,这一口号和“在一起”从一开始就有着某种矛盾。“各干各的事”强调公社成员的自主权和个人自由,而公社要维持下去,便不得不有某些人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必然会某种程度上侵害自由,但如果成员全然随心所欲,无视规则的存在,那生存就会成为问题。尤其是在公社后期,公社成员中混入了许多原本就在社会底层游荡的混子、流浪者,他们并不是为了“爱与和平”等崇高的理想而加入公社,很可能仅仅是为了纵欲狂欢。他们的加入破坏了原本的平衡,公社又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了公社的衰落。
嬉皮士运动作为反正统文化的运动,其中有很多越过底线的行为,他们宣称吸毒的合理性、过分的性解放,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更加讽刺的是,宣扬爱与和平的嬉皮士们,还曾经引发了暴力和流血事件(“西部伍德斯托克摇滚乐音乐节”)。但这样极端而猛烈行为的发生,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探究这样的运动为何发生,恐怕是更加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他们的口号中,也蕴含着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渴望与追求,这些是不应该全盘否定的。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