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怎么吃才好?
鹿血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鹿血作为药用,最早见于唐苏恭《新修本草》,谓其主治“阳痿,补虚,止腰痛,鼻衄,折伤,狂犬伤”。《日华子本草》说它“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食物本草》说它凡“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本草纲目》说它能“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
性味甘,咸,热。
功效补虚,和血。用于虚损腰痛,心悸,失眠,吐血,崩漏,带下。
鹿血的食用方法
1.鹿血散
鹿心血100克,熔干,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3克,温酒送服。适用于老人心悸,失眠。
2.鹿血酒
鲜鹿血10毫升,热酒适量,调匀,乘热服。适用于肾亏腰痛,阳痿。
3.鹿血拌糯米
鹿血100毫升,糯米200克,拌匀,晒干。
分3~4次蒸熟或煮粥食。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消瘦。
4.鹿血丸
黄柏去皮,盐、酒炒,二两知母去毛,酒炒,二两山茱萸去核,二两枸杞子二两五钱天门冬去心,二两五钱麦门冬去心,二两七钱熟地黄酒洗,二两生地黄酒洗,二两五钱人参二两龟板酥炙,三两白茯苓去皮,二两川草幕二两山药二两五钱五味子去梗,一两三钱当归身酒洗,二两五钱泽泻去毛,一两二钱牡丹皮一两牛膝去芦,酒洗,二两上为细末,即杀鹿取血,加酒二三盏,就入药末内和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渐加至百丸,至百五十丸,空心,用滚水送下。
5.梅花鹿血糕
古时在民间,人们认为宫延养生方法就是“皇上喝鹿血,皇后吃鹿胎”,虽被视为笑谈,却从侧面反映出鹿的溢补功效久已广为人知。
到了清代,宫廷御厨用进贡的梅花鹿的血,配以乌鸡蛋制作成“梅花鹿血糕”,供皇上享用。据史料记载,清成丰皇帝每天必饮虎血一杯,后来干脆吩咐内务府买了一百多头梅花鹿放养在圆明园里,不但可以每天提供新鲜鹿血,还能每天做一道“梅花鹿血糕”给成丰帝。
6.蒸鹿血羹
【原料】鲜鹿血、骨头汤各150克,葱末、姜末、料酒各10克,精盐、鸡精各3克、胡椒粉0.5克,鸡油15克。
【制法】
1.鹿血内加入全部调料搅散,罩上保鲜膜,
2.放蒸锅蒸熟,取出即成。
【小贴士】罩上保鲜膜蒸制不容易起泡。
7.神汤鹿血
【主料】鹿血200克
【配料】神汤
【调料】盐、味精、蒜蓉、香油
【制作步骤】
①将鹿血切丁。
②锅内加神汤、调料及主料,烧开后装器皿内。
③香油加热,放蒜蓉,炸出香味,浇在菜肴上即成。
【制作关键】
●炖鹿血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变老。
【特点】汤味独特,味厚,营养极为丰富。
8.芙蓉梅花鹿血
【主料】鹿血200克
【配料】鸡蛋、黄瓜、樱桃
【调料】高汤
【制作步骤】
①调好味的鹿血上屉蒸熟。鸡蛋、高汤混匀,倒入容器中,上屉蒸熟,制成蛋糕。
②把蒸熟的鹿血压成梅花形,放在蛋糕上,浇上调好的汁炎,用黄瓜、樱桃加以点缀即成。
【制作关键】
鹿血烹制前要用干净纱布过滤,去除异味。
蒸鹿血的时间不宜过长。
鹿血、高汤的比例口味要调好。
【特点】滋阴补肾,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