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用脚步测量别样天津的绿水青山
中新社天津10月24日电 题:台胞用脚步测量别样天津的绿水青山
作者 孙玲玲
“真甜!好久没有吃过了,是我吊唁的味道,是久背的味道!”一截甘蔗,勾起了天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青年工委会主委杨爵骏的许多回想。他没想到,这类曾经经只在他的家乡台湾吃到过的“黄金甘蔗”,在现在的北方都会天津也能吃到,更让他赞叹的是,这清甜的甘蔗,是他望着庄家直接从地里采收而来。
一直以来,中国甘蔗的主产区都限于长江以南地域,可是杨爵骏所在的天津天平易近田园农业示范园,经由过程展开“南蔗北种”实验,胜利将南边的甘蔗品种引到北方,冲破了“蔗不外江”的定论,也是以让杨爵骏一解乡愁。

走入这个集出产示范、科普教诲、休闲参观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望到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智能温度调控……高科技的莳植方法让杨爵骏以及这次同业的台胞同样,为天津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所赞叹。
农业科技示范园只是这次台胞一行“感觉天津墟落振兴之旅”的此中一站。10月24日,由天津市海峡两岸平易近间交流促成会主理,天津市武清区台办、宝坻区台办、蓟州区台办承办的第四届“中汉文化研习营”勾当在天津闭营。
在为期四天的勾当中,来自相干台资企业卖力人、台籍大夫、台籍西席以及台湾学生等各界台胞代表到天津市武清区李年夜人庄村、宝坻区小辛船埠村以及蓟州区小穿芳峪村等天津特点村庄入行实境体验,领会村庄成长变迁历程,领略天津新屯子建设风貌,近间隔感觉风土平易近情。
“年夜概八九年前我来过潮白河国度湿地公园,当时候尚未这么漂亮这么美,没有这么蕃芜的植物以及这么多的鸟类,这跟我印象中的潮白河彻底纷歧样。”这次第四届“中汉文化研习营”勾当的台胞代表之1、天津市第三中间病院大夫黄馨仪奉告记者,她来到天津学习、事情以及糊口已经经10年,尽管已经经对于天津比年来的成长变革“习以为常”,可是此次重返潮白河公园,望到这里生态情况的显著晋升,她仍是不由感叹“真的有被冷艳到”。
潮白河国度级湿地公园位于潮白河上游,全长14.5千米,总面积一千余公顷,沿线打造了小辛船埠、白毛庄等特点游览村,形成一条具备墟落情调的生态游览参观带。
“咱们国度有五千年悠长的汗青,这一次来到小辛船埠村,咱们可以望到他们把渡口文化以及了凡四训两个主题连系起来,充实融进到了墟落振兴傍边。年夜家来旅行既可以或许动员本地经济的成长,同时也能学到不少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年夜学台籍博士结业生张祐睿向记者先容,自己就是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出格的暖爱,望到天津为墟落振兴注进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气力,他感触出格兴奋以及骄傲。
在小辛船埠村村平易近委员会不遥处,风力发机电的叶片正缓缓滚动,将绿色电能源源不竭运送到村庄。这让南开年夜学金融学院的台胞学生林欣桦不由好奇:“一直觉得风力发电的装备会建设在比力空阔、人迹罕至之处,没有想到在村庄里也会面到。”2021年年末,位于小辛船埠村北侧的宝坻区首个风能发电项目投运,小辛船埠村村平易近也用上了“绿电”。
“墟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载体,乡土文化的立异传承是对于中华平易近族精力家园的守护。第四届中汉文化研习营着眼墟落振兴暗地里的故事,这类蕴含着乡风土风的新期间乡土文明,恰是中汉文化研习营必要深刻领会、深刻探讨的。”天津市台办副主任原清说,本次勾当中,营员们经由过程实境考查,切身体验了墟落的成长变革,用脚步测量了天津绿水青山,居心感觉天津墟落的别样风光,也但愿以后台胞可以更深刻地领会乡土文化。
回忆起四天的所见所闻,台胞们纷繁暗示此行收成满满、意犹未绝,既感觉到同宗同源的中汉文化以及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又望到了故国年夜陆深挚的汗青文化秘闻以及墟落振兴功效,也等待更多台湾同胞来年夜陆望望、来天津逛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