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刺心的功效和副作用(苦刺的功效和作用)

2022-11-16 21:01:47 0

苦刺心的功效和副作用(苦刺的功效和作用)

本期草药是白簕,老家人叫它:苦刺,经常用来做菜滚汤,也有人拿来煲水外洗皮肤病。

【学名】

白簕[bái lè]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

【别名】

苦刺、三加、白刺藤、白花簕、白勒、白簕花、白厖、刺三加、刺五加、刚毛白簕、三加皮、三叶五加、五加皮等。

【生长环境】

于云南、 西藏 、 四川 、 贵州 、 广西 、 广东 、 湖南 、 湖北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台湾 等省区从低海拔至较高海拔都有分布。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 日本 , 越南 , 菲律宾 亦有。

生于村落,山坡路旁、林缘和灌丛中,垂直分布自海平面以上至3200米。

【形态特征】

攀援状灌木,高1-7m。枝细弱铺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黄色、疏生向下的针刺,刺先端钩曲,基部扁平。叶互生,有3小叶,稀4-5;叶柄长2-6cm,有刺或无刺;小叶柄长2-8mm;叶片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长4-10cm,宽36.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脉上疏生刚毛,下面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或疏钝齿,侧脉5-6对。

伞形花序3-10,稀多至20个组成顶生的伞形花序或圆锥花序,直径1.5-3.5cm;总花梗长2-7mm,无毛;萼筒边缘有5小齿;花黄绿色,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开花时反曲;雄蕊5,花丝长约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浆果状,扁球形,直径约5mm,成熟果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药用价值】

根、根皮、茎及叶入药。性味:苦、辛,微寒。无毒。入脾、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除湿敛疮。用于感冒发热、咳嗽胸痛、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刀伤、痈疮疔疖、口疮、湿疹、疥疮、毒虫咬伤。

内服:煎汤,9-30g;或开水泡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1、感冒发热:白簕皮根15-60克。水煎服。

2、咳嗽及哮喘:白簕根15克、倒生根15克、葵花杵心15克,煎水服。

3、麻疹合并肺炎:白簕根、青桐木、麦冬、桑白皮各6克、葛根9克。水煎服。

4、风湿关节痛:白簕根30-60克。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5、湿疹:白簕30克,炖猪肥肉服;另取白簕根适量,水煎外洗。

6、腿脓疡:鲜白簕叶适量,和冷粥捣烂敷患处。

7、蛇头疔:鲜白簕叶适量,冷饭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8、项痈:鲜白簕叶加红糖、食盐、冷米饭,捣烂外敷。

9、胃痛:白簕茎叶五钱,水煎服。

【其他价值】

叶芽食用,煎蛋、滚汤、煮菜均可,口感 微苦回甘。

【化学成分】

根、叶主要含有:3α,11α-二羟基-羽扇-20,双子叶植物,为灌木、乔木、攀缘植物和少数草本。全世界约80属,900多种,广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地和热带地,中国共有23属,160种,其中有一些种类可入药,供建筑用木材,制作家具、枕木和火柴棍,有些种类可供庭园观赏用。

人参、三七也是有名五加科植物。

【注意】

白簕全株带刺,叶背面带小刺, 边缘带细锯齿,采摘及清洗要小心注意,避免扎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治疗请遵医嘱。

关键字:  苦刺心的功效和副作用  苦刺的功效和作用  苦刺的功能主治  苦刺图片  苦刺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