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湖烈士陵园观后感,陈镜湖烈士陵园短视频
南开英烈 陈镜湖
一、烈士生平
陈镜湖烈士(1901-1933),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辽宁省建平县人。陈镜湖于1918年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毕业,同年8月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陈镜湖与于方舟等同志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早期党员,辽宁省第一位共产党员。
二、革命事迹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镜湖参加了直隶一中的“学生救国团”,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韩麟符、于方舟、陈镜湖组织发起了与“觉悟社”齐名的“新生社”。他与于方舟是天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
1924年1月,陈镜湖受党的派遣,到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西北军内任支队长,在内蒙古地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5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国民革命军热河民军司令、中共内蒙特委书记等职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镜湖领导热察绥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
1933年初,陈镜湖奉党的指示,到张家口以抗日同盟军参议的身份,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的筹备工作,5月12日在去张北县点验抗日武装途中,陈镜湖遭到当地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年仅32岁。冯玉祥在张家口建成“民众抗日同盟收复察东失地阵亡将士纪念塔”,铭刻在石碑上阵亡将士名录第二位的即是“参议:陈镜湖”。
三、昭雪始末
陈镜湖牺牲时,他的公开身份是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参议,陈镜湖同志披肝沥胆,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人民的革命事业,而他的共产党员身份却鲜为人知,一度背负着"军阀"的劣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直到1981年,同乡在火车上看到王逸伦同志的革命回忆录《路漫漫》中多处提到陈镜湖的名字,并转告其家人,至此,英雄得以昭雪,纪念碑重见云天。
四、纪念碑铭
经过党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烈士的光辉业绩终于昭告于世。1983年1月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陈镜湖同志为革命烈士,建平县人民政府将其安葬于建平北山烈士陵园。
来源 | 南开大学人民武装部
整理 | 郭伟京
编辑 | 陈安琪
审校 | 聂际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