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洋和谢言是什么电视剧(乔海洋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2022-11-27 19:14:49 0

乔海洋和谢言是什么电视剧(乔海洋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对话优秀青年第二弹,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公司优秀青年员工乔海洋,准备好小本本做笔记吧,绝对是十足的干货哦~

全文8988字,阅读约需11分钟

人物简介

乔海洋,河南焦作人,1984年10月出生,先后任公司项目工程部经理、公司技术质量部技术主管、项目质量总监,现任中建七局华北公司山西晋城基础设施PPP项目总工程师。先后荣获 “2016年度河南省优秀项目总工程师”、中建七局“十佳项目总工程师”、“科技质量信息化精英人物”、“先进生产能手”、“项目管理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技术质量管理人才”,中国建筑2017年“青年岗位能手”。其本人主要参与的多个工程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完成科技成果多项,是公司的青年技术能手。

作为优秀青年代表,乔海洋在公司2017年新学员入职座谈会上发言

以下是他的交流发言

大家好!首先,允许我代表七局华北600余名一线管理人员对你们的加入表示真诚的欢迎!也简单介绍我自己:乔海洋,2010年入职,现在是公司山西晋城基础设施PPP项目总工程师。

就在昨天,尚可以对你们以“同学”相称。从此,你们将被冠以“同事”的称谓,当然了,以后有的人还将成为“徒弟”,有的人成为了“兄弟”。在此,首先以这个“同”字来开始我的交流,就像七局“共赢”文化一样,这是一个“共同体”,你们加入了,就要从现在起“凡事以忠于企业”为新的出发点,因为脱离了这个“共同体”所给予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都将“一文不值”,你的荣誉、你的职级、你的待遇、你的职业生涯都毫无载体,一句话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借这个机会,感谢七局华北,感谢曾经鞭挞、启发、帮助过我的各级领导和同事!

每个人所走的路都不尽相同,回顾我个人职业成长的历程,和大家交流、分享,现就我从业至今,每年所学会的技能和感悟作为主线,将所悟所得以“关键语”的形式串联成工作轨迹如下:

一、角色转换

如果不是因为研究生复试出问题的话,我可能就没机会加入七局团队。2010年入职之初,被分往天津津滨高速改扩建项目,我也曾经有很小一段时间,像你们其中有人一样,对这个性质的工作并不感兴趣。毕竟这是路桥项目,而我所学专业是土木工程;也毕竟7年前项目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作内容和现在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又能怎么样?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巩固一个很古老的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改变不了现状就要学会去适应现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我那个时间最简单的办法。

乔海洋

适应!适应是转换角色的最安全方法,也是曾经“一穷二白”的你唯一可行的方法。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其中一部分还在担心自己的专业和你即将被安排的岗位不匹配;你们其中一部分还在对你的将来发展方向仍很迷茫;你们其中一部分还在心态上停留在学生时代想法的同学们,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因为没有人会一直原谅你的“稚嫩”。

二、职业规划

决定死心塌地转换角色,适应新起点后,渐渐也见到了工作的成效,体会到每件小事完成后的成就感。这期间通过各种侧面的了解,也对中建系统一线项目管理人员的晋升方向、晋升渠道和晋升条件相对熟悉。其实每一类人的职业发展方向都还是不尽相同的,这个“不是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你的性格、你的长处、你的短处、你的认知、你在某方面的天分、还有你对自己将来的综合评估等等。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不能“泯然众人矣”!

开会时的乔海洋

理想可以比天高,但是还得一步一步走吧。这就是制定计划的问题(借用人力资源的专业名词就是“职业规划”),其实很多事情能不能实现,很大原因在于规划。理想只是宏观的东西,而规划恰恰从微观上进行补给,我当时告诉我短期职业规划是:“务必在三年内争取做到项目部门经理,四到五年进入项目班子成员”,至于再向上,那就是“项目经理”,这个,我倒一直还真没有作为规划的内容,这就回归到我刚才所说的“评估”。

在此,我想建议大家的是,你们正式工作后的半年内,可以系统评估一下自己,做好你专业的规划,这样才能切实地看清你的职业方向,看清你未来几年要走成的路,不然梦想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会渐行渐远。

三、尊师重道

还是一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处我要强调的是前半句,因为“师父”很重要,这也是实现你蜕变的一个捷径,是一盏灯。因为他真的可以无偿为你“传道、授业、解惑”,这也将成为你最后一个不需要付出成本就能得到的资源。

但是,很不幸的是我没有你们现在这么幸运,我的第一个真正的“师父”是在我从业两年后的2012年才出现,借这个机会,也感谢我的师父,感谢您曾经对我的“苛刻”、对我的“击打”,不然我也就坚持不到今天。

和项目员工一过生日的乔海洋

选择好你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师父”,接受他对你看似苛刻的要求,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至少为了你走得更快!当然了,也提醒大家,你对师父选择的同时,师父们也在考验着你们,每一个师父喜欢带的徒弟,都是那些不用特别操心、不用特别教的学生。

如今我也带过了几个徒弟,他们也都已真的“独当一面”。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印证了我曾今告诉过他们的话:“我不求你们混得多好,但是至少比我强,不然的话就别说是我带的兵,我对你们的“怒其不争”是因为我不想让你们白跟我一场”。

四、思路

2013年开始,我调往天津南益名士华庭任项目总工程师,我对我主管的技术质量系统及兼管的工程管理系统的年轻人,所说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思路”,这也是我在津滨高速工作期间所总结出来对日常工作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再怎么错综复杂的问题,首先缕清思路、列明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分析前后环节的制约点,并且还有一点关键的是要经常以“假想敌”来进行否认再否认,这样就可以把一件事情彻底搞清楚,为你自己和相应的领导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如此才能让事情跟着你的既定计划走,而不是每天都在“拆东墙补西墙”,每天手忙脚乱。

五、技多不压身

回归到一项基础工作,新学员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入职1-2年内的主业,这里所说的技能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类,基本技能包含但不仅限于Word文档、excel表、PowerPoint演示、汇报材料、文书整理、说话艺术、沟通交流,甚至到车辆驾驶、接人待物等等方面;专业技能涵盖了CAD制图、读图识图、技术规范、测绘测设、工程试验、技术资料、图纸设计、变更洽商、方案策划、进度计划网络图编制等等方面。

以上这些东西,你们可能认为大多数“我都是可以的呀”,其实我想说的是把这些基本技能进行深层次化,因为你所知道的都是一丁点的皮毛而已,比如说是CAD制图,别人如果用1个小时就可以绘制的图纸,你用了半天或者2个小时以上;比如施工进度计划,别人编制出来的计划区段划分合理、工序衔接、穿插很得当,人、材、机投入经济,而大多数人仍停留在照猫画虎地“描”;再比如汇报材料,每个人都可以写,但是总有的人能抓住重点,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所做出的内容图文并茂,而有的人做出的东西,让人读了都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宗旨,就连文档排版也让人不愿多看一眼,这就是“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区别。

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正是这么多的技能才是支撑你上升的必备条件。

2010年入职后,我也在近乎用尽所能、用尽时间去不断学习新技能,当初白天需要上工地现场处理问题,晚上就得挤时间看规范、做资料、编方案;再到后来进公司机关每天高强度地投标……学技能的过程其实根本没有辛苦不辛苦之说,也没有时间允许不允许之说,就在于你的动力有多大:至少为了可以有理有据地说那些分包、为了和甲方监理进行专业争论、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为了你在某方面有不可撼动的“权威”……

项目竣工因编写资料加班至深夜的乔海洋

六、耳濡目染,做有心人

后来,接触的人多了,遇到的事情也多了,每件事情在经过不同人的手后都会呈现不同的过程和结果,观察就显得弥足重要。做个“有心人”,才能发现工作中很多细腻的东西,很多精致之处。跟好你身边的每个前辈,不只是单纯地去执行,而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为执行一件事情真的很简单,但是做出处理这件事情的决定却需要很多的佐证,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所需要学的精髓恰恰就是这“知其所以然”。

打个简单的比方,每个人都能执行完成塔吊立好的任务,但是如何确定塔吊安装在这个位置?塔吊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塔吊型号的选择?塔吊起重量的计算?塔吊作业半径的确定?塔吊和塔吊之间的避让?塔吊穿楼板处理形式?塔吊基础形式?塔吊扶壁位置和加固形式的核定?塔吊拆除的影响因素?……很多因素都是需要考虑的,虽然这些可能到不了你这个层次来考虑,但是你可以抓住这些细节的东西,去问、去观察别人是怎么确定的这些事情。我打这个比方也只是平常工作中很具体的一件事情,借此提醒大家的是,在你的师父和前辈面前,一定要受其熏陶,被其耳濡目染,凡事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总结,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建议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试着“学会担心”,担心一件事情的困难、担心一件事情的进展,担心一件事情的结果。因为“有心人,天不负”么!

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我自己概括一线项目管理的宗旨,其实就是“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坚持完成各项履约目标,坚持各类日常事务的相互平衡这两个基本点”。每个项目的终极目标是要排除万难,实现“盈利”,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工程一线管理人员,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通过淘汰落后工艺、采用新技术、调整管理手段、借助“二次经营”等方法,达到“降本增效,提升利润”。2013年我们在做南益名士华庭项目期间,我们确实是这样做了,每个方案都需要严格的优化再优化,那时候真的是“一分钱掰开当两分花”,目的就是就是要确保成本的不超支。所以提醒大家你在进入工地后,首先要树立的一个“成本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支配你对现场材料、现场用工、现场其他投入的自我压缩,一点一滴,当思来之不易。

乔海洋带领晋城项目工程技术部在207过道施工现场

剩余的那两个基本点也就迎刃有余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简要概括就是平衡管理中的各专项工作,顺理成章地把履约指标完成。

八、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

我有一个习惯,从2010年一直保持至今,就是“记事本”。还真是“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写着很多事都是关于你”,关于我从业以来在工程管理方面的所学、所得、所失、所悟……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记住,但是这个“记事本”帮我有效记住了每天我所计划的事情、我所考虑的问题、我所安排的工作、我所总结的经验……现在闲来翻翻都感觉自己当时的“不易”!

在此,我想建议大家的是,买个好的记事本,把你每天的所思、所想、所做都记录下来,并且这些内容可能有一天还是你为项目做贡献的一个凭证,比如说和甲方、劳务分包办理关于工程款时,你的记录可能就会成为有力的支撑材料。

我告诉过很多我带过的兄弟们:“晚上睡觉前躺床上玩手机的时候,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你当天的工作”,并且要经常去总结你一段时间的工作体会,微不足道的一点时间投入很可能就成为你超越别人的机会。

学会记事、学会总结!我确实也一直还在这么做……

九、勤奋踏实,认真严谨

关于描述“勤奋”的词很多,“一勤天下无难事”吧!不多说了,勤奋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关键在于勤奋的过程和对勤奋的坚持,惟愿各位持之以恒,能真正静下心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

再次回忆起我的师父,2012年我借调公司机关技术质量部那段时间,曾经因为一个《技术质量管理季度检查通报》的文稿,让我用了将近3天的时间改了5次,包含标准模板的创立、大纲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专业术语的调整、语言组织的贯通、排版格式的确定,甚至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的正确与否,都经历了多次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这就叫认真、严谨。我也曾苦恼过“何必呢,又不是多大的事情,不就是个通报么”?后来,我慢慢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人在某方面的改变真的有时候是一瞬间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在文书、汇报总结,以及在后期做任何事情前,都会记起曾经因为一个文档而修改过5遍的启发。在此,以这个故事来告诉大家,“认真”两个字真的很可怕,一旦你认真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当然了,前提是我还是希望大家把“认真”和“固执”区分开。

十、钻进来、沉下去,打破常规

从2012年开始我基本独立主持项目技术质量系统工作,可以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钻进来、沉下去”了。2012年于家堡超高层项目起接触了专利、工法、论文、QC等等成果方面的内容,还了解到了“发挥技术对生产的支撑作用”。那个时候起,关于工程上的难题,都很有兴趣去研究一下:怎么干才能够更简单点?怎么干才能够更快一点?怎么干能够投入再少一点?怎么干能保证质量更好一点?怎么干才能向甲方再多要一点?这就要求“钻进来”,静下心想专业的办法解决之。同时,我很反感有人向甲方要钱时“胡搅蛮缠”那种形式,依据不充分、条目不清晰、计算不严密、支撑材料不全面等,这都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沉下去!沉下去”让一切浮躁归于平静,就会理清各种因果关系,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现场施工,指导监督的乔海洋

再有就是不要“因循守旧”,要善于打破常规,遇到难题换个思维看就很容易“柳暗花明”了,2012年做于家堡超高层核心筒顶板钢筋预留的时候,很多都不能用,浪费了资源还得返工,后来,通过实践,我们搞了一个发明专利,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2014年我们在做天津南益名士华庭项目的时候,开创了公司多项“第一次”:第一次全部按照各项节点工期完成施工进度规定内容(第一次当年开工、当年主体结构封顶,次年按期竣工验收);第一次以普通住宅工程获得3项省部级优质工程、4项结构海河杯、2项省部级安全文明工地称号;第一次以普通住宅工程获得全国及省部级“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第一次引入“承插式脚手架”主体结构支撑体系,加快了主体结构架体搭设速度;第一次引进“整体提升防护架”,加速了外架提升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架体上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第一次引入“装配式塔吊”,加快施工穿插的介入时间,同时避免了冬施费用的增加;第一次将项目办公区、生活区临建建设标准化提升,为后期所开的几个项目临建提供了指导作用;第一次竣工验收后即可按时交付各方竣工资料。

打破常规,至少你为公司节省了成本,还收获了科技成果。

十一、广泛涉猎,选择吸收

从2013年开始施工天津南益名士华庭项目后,我的视野又开阔了不少,我告诉自己的是,我不单单要搞好工程、技术系统的事情,我也应该开始涉猎商务、财务、综合管理的相关内容,毕竟“瘸一条腿是再怎么走,也走不快的”。

广泛涉猎点专业的知识,或者非专业的知识,“集百家之所长”,你就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都有你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的谈判,其实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将来你们都有可能涉及到和劳务的各种谈判,对外各类协调,这就需要涉猎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来支撑你的能力。

广泛涉猎并不代表“拿来主义”,鲁迅老先生告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议大家多学、多看的同时,对每个人的话,每个人的行为,每件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思考,选择性地去吸收消化,为我所用。如果能在消化别人的基础上,再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那就更难能可贵了。

十二、穷则变,变则通

先打个比方吧:从我在项目正式从事管理岗位后,经常听到有些人给我反映:说悬挑梁顶板二次回顶架体没有按照要求做,车库顶板钢筋上下层方向安反了,模板安装偏差大了劳务不调整,混凝土离析了怎么整……并且反映问题的人总是那么几个,我去现场查看的时候总是他们出的问题多。这并不代表别人的地盘一天天没有一点问题,并不代表别人的劳务水平多么高,我觉得这种差异恰恰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你管理的问题。是,现在的劳务不容易管了,但是困难已然是这样,再多的抱怨有什么用呢?改变!改变!你可以一巴掌把一个人打死的话,那也是一种办法,假如打不死,那就去变换一种方式,能让他们听你的方式,或者你提前能预控、规避这个局面的办法。

项目现场的乔海洋

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其他各类困难其实都是一个互通的道理。

《周易-系辞》上有这么一句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讲的就是变通的重要性,我们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那就想办法呗!“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款办法是适合你的,关键是你得想,你得变通!

十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2010年参加工作后,我也像其他人一样碰到过很多难办的事情,和质监站、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想让所有的人在一件事情的意见保持统一有时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你又必须把事情促成,我所屡试不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基础工作做扎实的前提下,排除不可能挽回的人,把起决定作用的人和可能争取来的人,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这样局面就很容易控制了。

同样,在对于劳务的管理上也是相通的道理,和你所管理的人员之间,其实也可以很融洽的,关键是你要找到突破点,找到你们之间的共识点,找到对方的弱点。希望你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抓住重点,不要四面树敌,路只有越走越宽比较好。有纷争,但不影响“求同存异”,但是也要注意把握火候。

和项目上的兄弟一起玩耍的乔海洋

十四、有争,才有取

《英雄本色》大家应该都曾看过吧,我认为电视、电影浓缩了很多你曾经忽略的道理,只是因为当初我们只会“雾里看花”。豪哥落魄重回香港后,小马哥当时讲过一句话:“我等了你三年,三年了,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有多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你争取过机会吗?你没有!”

其实,任何事情无论是有没有机会,都要去争,“无理尚要争三分,更不要说是有理了”。竞争是通往成功的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公平办法,潜规则是有,但是假如你的眼光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就永远看不到光明,就永远都在停步不前。竞争可以让人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竞争可以让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去改变,去获得。

截至目前,我及我所工作过的项目确实收获了技术质量系统的很多奖项,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些都是‘浮云,还争取这些干什么?”,我也一样这样认为,并且我也从来没有去第二次争取一个重复的奖项。我也一直在鼓励和督促我带过的兄弟们去争取一些奖项、一些成果、一些机会,因为我怕有一天,我们不争了,那我们就真的老了,真的就做不成一件事情了。

综合一句话:自助者,天助!

十五、专业人做专业事

2013年我正式走上项目管理岗位后,我更多的是安排别人去做些事情,因为我做不过来了,就像我南益、晋城项目的隋伟经理常常批评我的一句话“不要再凡事事必躬亲,专业人做专业事”,我的理解是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能把事情整体做的更好!

将来你们中很多人也会逐渐走上不同层次的管理岗位,提前普及一下这个经验,学会发现人才,学会查看他们的长短处,学会安排他们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效率最大化”。

当然了,这个阶段你们最需要的还是自己先搞清楚自己的长处,自己最专业、最擅长的本事,“用你的专业,做好份内的事情”。

十六、常怀感恩之心

我对很多人都说过“我从上班至今遇到的都是贵人,所遇到的每个领导都对我很好、很好!遇到的每个同事都相处的很不错,他们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在此,感谢带过我的各位领导和前辈,是你们不放弃的扶持和指引才有了我今天的些许成绩。

感恩之心,是我们立足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没有底线、不能感恩,即使你今天利用别人取得了收益,明天又有所收获,但是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幸运。不要眼里总是别人对你的不好,更不能去放大或者攻击别人对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常怀感恩之心,帮助你的人会越来越多!

十七、“资本的原始积累”

我认为过程中的一点一滴成绩其实就是你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不要太清高,不要不在乎,更不要去抱怨别人,你工作业绩的积累其实就像“滚雪球”一样的道理,没有第一把雪是永远滚不出大雪球的。

最后,水到渠成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中建七局华北公司的成长和收获:我和项目团队参建的项目先后荣获2016年度河南省优秀项目总工程师”1项、河南省工会“乔海洋技能创新工作室”表彰1项、“中建七局十佳项目总工程师”表彰1项、“中建总公司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表彰1项、“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天津市)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 1项;获“中建七局科技质量信息化精英人物”、“中建七局十大职工创新成果”、“优秀青年技术质量管理人才”、“对技术质量科技工作突出人才奖励”表彰各1次;创先争优竞赛“先进生产能手”及“项目管理先进个人”各1次;局“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等表彰。

主要参与的多个工程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结构“海河杯”4项、竣工“金奖海河杯”4项,“省部级安全文明工地”2项。

我个人完成科技成果多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取证实用新型专利4项;省部级工法2项、局级工法4项;国家级论文3篇;国家级QC成果1项、省部级QC成果4项;省部级优秀施工方案2项、河南省优秀施工组织设计1项、获“中建七局十大职工创新成果”1项、中建七局科学技术奖成果1项、中建七局科研课题成果1项;局优秀施工组织设计1项、局优秀施工方案2项等科技成果。

作者寄语

暂时的稚嫩不代表你长久的落后,暂时的疑惑不代表顿悟的止步,但是改变的步伐还是要大步流星追上去,不然你将总会陷在自己划定的“思维怪圈”中。

最后用一首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传唱过的歌曲寄希望给你们:“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别人的路,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楚,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脚步”!

祝愿大家:“不忘初心、才能始终”!

谢谢大家!

图文编辑:周钇彤 邢洛可

微信审核:周治平

关键字:  乔海洋和谢言是什么电视剧  乔海洋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乔海洋是什么电视剧  乔海洋的原型人物  许亚军演的乔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