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功血的表现症状_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特征
文章目录
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子宫出血 本病以子宫不规则出血为主要表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或于闭经一段时间后又发生月经样出血,或完全不规则出血,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
(2)贫血 因长期出血,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
(3)其他 出血时间久时可继发盆腔脏器感染,出现腹痛、分泌物臭秽等。
(4)全身症状 可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浮肿,食欲不振等。
2.体征
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通常无明显体征,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均正常,可见子宫较软,宫口较松;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有时子宫稍增大。
3.辅助检查
(1)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可以了解是否有排卵,或黄体功能是否健全,并能观察到子宫腔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平滑,软硬度是否一致,刮出物的性状。围绝经期出血者如排出瘤癌,需做分段诊刮,先刮宫颈管内膜,再刮取官腔内膜,分装送检。以便了解病灶所在。另外,刮宫可以暂时起到止血作用,围绝经期宫血子宫内膜有时呈萎缩性改变。
(2)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3)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经前宫颈黏液呈羊齿状结晶,缺少黄体期应有的椭圆体。
(4)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涂片无排卵周期变化。
(5)激素测定 无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孕激素始终停留在增殖期水平。
(6)B超检查 此项检查对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有重要意义,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并能测定子宫内膜厚度,以协助判断是否需要刮宫。由于阴道B超探头距盆腔脏器近,无需充盈膀胱,因而更为清晰和方便。
(7)官腔镜检查 即使是细致的全面诊刮,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仍有1/3的官腔不能刮到。近年来官腔镜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传统诊刮的误诊率,并可在直视下选点活检。
(8)腹腔镜检查 对少数疑有卵巢器质性病变者可行腹腔镜检查。可以发现有无多囊卵巢、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9)血常规检查 主要是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出血和凝血时间检查,以排除血液病引起的子宫出血及了解贫血程度。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表现
围绝经期妇女多为无排卵型功血,其临床特点是完全没有周期规律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少不定,甚至大量阴道流血。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阴道流血,血量通常较多;也可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淋漓不净;也有一开始表现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
出血量多或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出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乏力、食欲缺乏等,甚至导致休克。
盆腔器官检查应在正常范围;宫颈口松,黏液透明,有时量多;子宫颈稍肥大,质偏软,两侧有时可有轻度压痛;基础体温为单相。
围绝经期妇女多为无排卵型功血,其临床特点是完全没有周期规律的子宫出血。在围绝经期初期,发生一次无排卵型子宫出血,但随后又可有有规律的排卵月经。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可表现为增生或增生与分泌的混合型。到围绝经期的晚期及近绝经期排卵周期几乎完全消失,此时子宫出血则为无排卵、单一雌激素刺激撤退后的子宫出血。由于子宫内膜接受雌激素刺激的程度不同,内膜的增生厚度不同,区域性的坏死及不同步的生长,因此出血量有多有少,持续及间隔时间有长有短。子宫内膜厚,坏死多,出血多而长;子宫内膜坏死少,出血亦少。出血多时有大血块,血红蛋白可低至30~40克/升。当子宫内膜不是大片的全部脱落,而是区域性的坏死脱落,出血的时间延长,有时可长达数月。当卵巢内的卵泡接连不断地生长发育,雌激素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子宫内膜无坏死,临床上就表现为出血前的闭经。闭经时间有时可长达数月甚或1年。出血多造成贫血时可有贫血的症状,如头晕、头昏、无力、食欲不振、多梦及失眠等。40岁以上的妇女,由规律的月经周期变为不规律,提前或错后,发生出血不止,一般即为围绝经期无排卵功血。
盆腔器官检查应在正常范围。宫颈口松,粘液透明,有时量多。子宫颈稍肥大,质偏软。两侧有时可有轻度压痛。基础体温为单相。阴道涂片检查,雌激素水平低时在轻度低落与轻度影响之间,高时可达高度影响。宫颈粘液涂片可见不同等级的羊齿状的结晶。子宫内膜检查可见增生期、单纯增生或复杂增生,偶可见不典型增生,萎缩型少见。
下一篇: 木香顺气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