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功效和作用禁忌_河蚌禁忌群和注意事项

2023-05-22 19:57:44 0

河蚌的功效和作用禁忌_河蚌禁忌群和注意事项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

光辉上下两相通,千古谁窥妙用。

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异非同。

阴阳相感有无中,恍惚已萌真种。

《西江月》.宋·张抡

物种基源

河蚌为瓣鳃纲、蚌科,无齿蚌亚科动物河蚌的肉,近缘物种有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又名河歪、河蚌、菜蚌、仰歪、喜嬉歪,蚌贝壳清晰,色泽光亮,呈青褐色,质量好。我国各地淡水的湖泊、河川及各地池塘均产。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河蚌肉可食部分含热能71千卡,水分80克,蛋白质15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0.8克及维生素A、B1、B2、E、硫胺素、视黄醇当量、尼克酸,还含微量元素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

食材性能

1.性味归经

河蚌,味甘、咸,性寒;归肝、肾经。

2.医学经典

《食疗本草》:“清热,滋阴,明目,解毒。”

3.中医辨证

河蚌有软坚散结,清热化痰之功效,对症瘕咳嗽气喘、胸胁满痛、咯血、崩漏等症有食疗加速康复之功效。

4.现代研究

河蚌肉含蛋白质、核酸、锌、钙等营养素,蚌肉的锌,有参与黑色素合成,维护皮肤的弹性、光泽、光滑等作用。蚌肉中的核酸,有消除老年斑,使皮肤变得丰润、光滑和消除皮肤皱纹等作用,青春期面部长粉刺或脸部有感染者常吃蚌肉,有较显著的美容效果。

食用注意

(1)河蚌肉在烹煮前,首先要摘除灰黄色的鳃和背后的泥,要用木棒或斧把足敲松,敲得摸不着硬块才好,洗涤时要用精盐揉搓,把黏液洗净,就可以烹煮了。

(2)河蚌肉性寒利,利尿力强,有伤津劫液损阴之弊,多食易发风动冷气,引起体寒、怕冷、腰酸冷痛,故阴虚津枯之人或小便清长者忌食之,便溏者亦不宜食。

传说故事

一、河蚌石的传说

在潜山县天柱山的飞来峰下,有一块高大且被分成两半的石头,名曰河蚌石,据传是一个蚌壳精的化身。

传说远古时代潜山为大海时,一个蚌壳精在此兴风作浪;而潜山逐步变成陆地时,它钻进泥巴,仍蠢蠢欲动,为祸人间。东汉时期有一个道家高人叫张道陵,自称张天师。一日,张天师见潜山上空妖雾四起,断定有妖怪作祟,遂决定为民除害。他命小徒弟沿河察访,调查详情。小徒弟雇了一个小竹排,逆流而上。临近中午时分,小徒弟饥饿难耐,于是便让排工靠岸。岸边丛林中掩映着一个小客店,店主竟是一位美貌妖艳的女子,该女子看到他们二人后立即上前迎接。期间,该女子百般卖弄风情,但小徒弟却不动声色,视而不见。

“小师傅神情严肃,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该女子狡黠地问道。老实巴交的小徒弟一时说漏了嘴,将此行任务告诉了她。“这太平盛世的,哪有什么妖怪啊?”女子说罢,转身端出两碗热腾腾的面条来。小师傅和排工此时早已饥肠辘辘,便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之后继续赶路。不一会儿,他们突然觉得肚子疼痛难忍,最后昏倒在了竹排上。张天师久等徒弟不归,心中产生了不祥的预感。他举目望潜河,果然发现了徒弟和排工的身影。张天师急忙赶到,施法将二人救醒。听完徒弟的诉说后,张天师料定那女子便是蚌壳精,于是驾起祥云来到小店。妖艳女子见张天师仙风道骨,知道对方法力高深,便打算溜之大吉。张天师眼疾手快,用云帚划了一道符咒,女子立即现出原形。他又用云帚一挥,把蚌壳精扫到了天柱山上,将其化作河蚌石,任凭风吹雨淋以示惩戒。

二、鸳鸯蚌的传说

通天寨山下,有一南坑水库,南坑水库东山脚下,有一对栩栩如生的大石蚌,人称鸳鸯蚌,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户姓欧阳的人家,家境贫寒,父母年迈,有一子名叫欧阳山,自幼聪颖过人,在学馆里他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成绩,因此,人家都叫他穷书生。穷书生连考几年的秀才都不中,心中觉得蹊跷,后听一个考中的秀才暗言,他父亲送主考官白银一千两,方中秀才。顿时,欧阳山愤愤不平,要去县衙告他。但父母知道后,对他说:“儿啊,世道是这样,只有官官相护,哪里能告倒主考官?我们是注定命穷命苦的,安心种田吧!”欧阳山听了父母的劝说后,觉得在理,心想,如果要送礼,那我是永远也考不到秀才了,何谈大的功名?思来想去,心痛不已,于是就自尽在家中。

穷书生死后,阴魂不散,冤屈难消,直奔城隍老爷那里诉说死因,因为他知道城隍老爷是日到天庭夜走阴间之神。城隍老爷听完缘由,愤愤不平,速上天庭奏与玉帝,玉帝听后更是又气又惜,气的是主考官贪财枉法,惜的是死错人才。于是,他速派太白金星下凡惩治主考官。经过审讯,查出主考官在十几年中贪得文银十万两,他们夫妇二人贪心不足,合谋收受钱财、断人仕途,罪恶累累。因此,太白金星就将他夫妇都捉拿归案,以待发落。

太白金星在石邑游玩数日,看到千佛山通天寨真如蓬莱仙境,有山有水,但美中不足的是,少了水中之物。他让上心来,就把主考官夫妇俩变为一对石蚌,放于通天寨脚下南坑水库中,以惩罚他贪赃之罪行,让他俩在清澈的水中静修思过。太白金星不经意间又增添了通天寨一道游客观赏的景点。此后,南坑水库有了一对“鸳鸯蚌”。

三、鹬蚌相争

战国时期,赵、燕二国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强大的秦国对它们觊觎已久。

一次,赵国国君赵惠文王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两个弱国的战争,燕国的苏代前来游说赵惠文王。

苏代对赵惠文王说:“请大王先别谈攻打之事,先听我讲个故事。有一天,天气很晴朗,阳光普照,河岸十分暖和。一只很久没上岸的河蚌爬到了岸上,张开蚌壳,很舒适地晒着太阳;不一会儿,河蚌就打起了瞌睡。这时,一只鹬鸟飞了过来,它见河蚌正在睡觉,就悄悄地落在河蚌的身边,趁机用它那长长的尖嘴啄河蚌的肉。河蚌猛然惊醒,迅速地把蚌壳一合,将鹬鸟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死死地拉着河蚌肉,河蚌无法回到河里;河蚌紧紧地夹着鹬鸟的嘴,鹬鸟想飞也飞不走。它们就这么互不相让,干耗着。鹬鸟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待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说完得意地大笑起来。河蚌也毫不示弱地说:‘我看你能饿多久!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被饿死在这里,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这时来了一位渔人,他没费什么力气就把蚌和鹬都捉住了。”听完苏代的故事,赵惠文王幡然醒悟说:“是啊,如果我们小国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的鹬和蚌有何区别呢?”赵惠文王由此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为此成语,宋代诗人史浩曾有一首《好事近》词现录于下,与读者共同欣赏:

欹枕不成眠,得句十分清绝。

一夜酸风阁花,酝江天飞雪。

晓来的礫看枝头,老蚌剖明月。

帝所待调金鼎,莫教人轻折。

关键字:  河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