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皮头橙壳(《中药志》),川枳壳(《中药材》),香橙壳(《中药正别名》)。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tn us au anti 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夏、秋二季当果实近成熟而皮尚绿时采摘,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历史沿革】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麸炒法(《雷公》)。唐代有炒焦(《产宝》)。宋代有麸炒醋熬(《圣惠方》),炙(《苏沈》),米泔浸麸炒(《总录》),炒焦法(《朱氏》)等。元代有面裹煨(《瑞竹》),制炭法(《宝鉴》)等。明、清两代有陈粟米炒(《普济方》),面炒香熟(《人门》),醋炒(《增广》),蜜炒法(《医醇》)等。现行有麸炒(《中国药典》1995年版),盐制(《集成》),炒焦(《上海》),蜜制(《汇典》),烤制法(《烤制法》)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
1.润切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后筛去碎落的瓤核(《中国药典》1995年版)。
2.蒸切取原药材,去核及瓤加水浸透,待发酵后,蒸至紫褐色,切片即可(《集成》)。炮制
1.麸制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人枳壳片,迅速翻动,炒至表面颜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枳壳片100kg,用麸皮1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2.炒制
炒黄取枳壳片,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放凉,人库即得(《北京》)。
炒焦取枳壳片,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凉(《北京》)。
炒炭取枳壳片,炒至焦黑色,喷水灭尽火星,即可(《集成》)。
3.蜜制
取生枳壳,加炼蜜及少量的水拌匀,炒至不粘手为度。每枳壳片100kg,用炼蜜25kg(《汇典》)。
4.盐制
盐水润取枳壳加盐水闷12小时,切1mm厚的片。每枳壳100kg,用食盐1kg,水适量(《集成》)。
盐水炙取枳壳片,照盐水炙法炒干(《福建》)。
5.烤制
先预热中药烤制箱,使箱内温度达到130℃时,将枳壳片铺在事先铺有麸皮的烤盘内,放人烤箱,烤制30分钟,取出筛去麸皮(《烤制法》)。
【成品性状】枳壳:为弧形不规则的薄片。表面黄白色,外皮绿褐色或棕褐色。气清香,味苦,微酸。麸炒枳壳:表面黄色,偶有焦斑。质脆而易折断。气香,昧较弱。炒枳壳:表面黄色。焦枳壳:表面焦黄色。枳壳炭:表面焦黑色。蜜枳壳:表面棕黄色。有甜味。盐枳壳:表面黄白色,外皮绿褐色。微有咸味。
【性味与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处方写枳壳、炒枳壳、麸枳壳付麸炒枳壳;写生枳壳、焦枳壳、枳壳炭、蜜枳壳、盐枳壳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生枳壳行气宽中除胀作用较强,用于肝气郁结,胸腹痞胀疼痛。麸炒后,减低其刺激性,缓和燥性和酸性,增强健胃消胀的作用。用于积滞内停,脘腹胀满,大肠气滞,里急后重等;同时宜用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
【化学成分】含橙皮甙、新橙皮甙、川陈皮素、5-邻-去甲基川陈皮素、喹诺啉、那可汀、去甲肾上腺素、色胺诺林、去甲肾上腺素、色胺、酪胺、辛弗林(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柚皮甙、野漆树甙、忍冬甙、二苯胺。尚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柠檬烯、癸醛、壬醛、十二烷醛、乙酸芳樟油、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从实验结果看出,去瓤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比连瓤枳壳高,可见枳壳的挥发油大多在果皮肉里,而瓤中不含挥发油,作为非药用部分除去是有一定的道理对经过不同粉碎方法粉碎的枳壳, 进行了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物理常数测试及TLC和GC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粉碎方法对枳壳挥发油的提取量、组分含量、色泽等均有明显影响。在水中捣碎、碾碎、机碎三种方法中,第一法的挥发油提取量高,易挥发成分损失很小;柠檬烯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的90%左右,第一法柠檬烯损失率为0,后两法的损失率分别为91.2%和89.0%。挥发油含量第一法为2.58±0.02;后两法分别为0.08±0.03、0.34±0.030,因此积壳应采用水中捣碎为好。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枳壳麸炒前后所含新橙皮甙和柚皮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麸炒前后6个供试品甲醇提取液色谱行为基本一致;麸炒后枳壳与生枳壳比较,新橙皮甙减少1.80%~13.70%,柚皮甙减少1.53%~13.82%。实验结果表明,枳壳经麸炒加热过程对黄酮甙含量有一定影响,有人对15个麸炒枳壳样品进行了测定,其中新橙皮甙含1.84%~5.16%,柚皮甙含3.43%~6.69%。为了研究麸炒枳壳的炮制原理及其与中医临床的关系。对麸炒枳壳中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枳壳经麸炒后,其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9.64%。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比重、折光率、比旋度都有所下降,说明挥发油组分或成分间的比例有所改变。麸炒枳壳挥发油质量的变化对药效的影响,经麸炒后,其挥发油含量降低,并改变了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即降低了比重、比旋度、折光率),缓和了辛燥性,确保行气宽中的疗效,说明了炮制与中医临床用药之间内在的相关性,说明了麸炒枳壳挥发油的变化对其药效的影响。枳壳麸炒后可除去部分挥发油(7.1%),缓和其酸性,同时还可防止橙皮甙酶解,若炒太过则80%以上挥发油散失,丧失用药价值。经测定麸炒后柠檬烯下降9.1%〔5)。
2.工艺研究
根据药典法,结合传统炮制经验,以枳壳挥发油为指标,考察多种炮制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时间、麸量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获得麸炒枳壳的理想条件:温度180℃,时间5分钟,麸量为药、麸之比为100:5;同时又进一步研究了枳壳炮制目的机理,认为传统炮制为临床所必需。通过炒制部分地破坏了枳壳组织结构,使挥发油的提出量增高,组成也发生了变化。经实际调查,认为麸炒枳壳尚缺具体工艺参数,成品性状各异。因此有人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诸因素对麸炒枳壳质量的影响,从而优选出了麸炒枳壳的工艺参数。采用中药炮制控温炉、加工麸炒枳壳的优选工艺参数为:炒制温度420℃,炒制时间50秒钟,加麸量10%,投料量150g,翻拌速度40次/分。采用CY340~460电热炒药机加工的优选工艺参数为:炒制温度490℃,炒制时间20秒钟,加麸量10%,投料量1500g7。对枳壳以恒温烘制法代替传统的麸炒法进行实验研究。从挥发油成分的去除情况与黄酮成分保留情况两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烘制法以可以代替麸炒法。又有去瓤法,将枳壳洗净,冬春季人清水浸泡30分钟,夏季则用清水淋润。润透后,切3mm丝片,干燥,冷却,置箩内,用4齿小铁耙来回疏动,每次可撞3~4kg,约2分钟,筛去瓤即得9。
3.药理研究
为了探讨炮制对枳壳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了生枳壳、麸炒枳壳的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兔离体子宫以及对小白鼠胃肠蠕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麸炒枳壳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的抑制作用和对小白鼠胃肠蠕动的作用以及对兔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与生枳壳水煎液的作用相似,但作用强度较生枳壳缓和。枳壳经过麸炒后,可降低或除去刺激性强的有害成分,基本保留了有效成分和其药理作用。因此,枳壳麸炒以缓和其峻烈之性是有科学道理的〔101。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