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_菱角的营养成分与性征用法

2023-06-05 16:39:12 0

菱角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_菱角的营养成分与性征用法

【性征】菱角,又称菱、水菱、乌菱、菱芰、龙角、水栗、沙角、腰菱、老菱和水上庄稼等,是菱科一年生蔓生性水生草本植物菱的果实。菱角原产欧洲和亚洲温暖地区,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栽培史,普遍分布于长江以南,北方有少量栽培。品种有红菱、二角菱、三角菱、四角菱和无角菱(圆角)等,主要作粉用和菜用。常见的优良品种有浙江嘉兴的和尚菱、广州的五月菱和七月菱、江苏吴县的小白菱和苏州的水红菱等,早春播种,夏秋成熟,也有野生。

菱角性凉味甘,鲜食可作水果,干食可制淀粉,煮熟后性平味甘,可作为粮食充饥,一果多用。其种仁称为菱米或菱肉,风干后变软。

菱角在8月以前上市的多宜鲜食,8月以后上市的多宜熟食。质量要求是:嫩果形态端正,充实饱满,果肉洁白清香,无病虫害;老果肥壮充实,果壳坚硬,菱粉味甜。

【营养】每100克鲜菱果肉含水分69~81克,能量410.3千焦,蛋白质2.6~5克,碳水化合物14.3~24克。每100克老果含淀粉24克,蛋白质5.9克,脂肪0.5克,钙9毫克,磷49毫克,铁0.7毫克,另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P等,特别含有麦角甾4烯和3-谷甾醇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多角菱,特别是四角菱含此物质最多,对抗腹水和肝癌、子宫癌、胃癌等效果较好。

【宜忌】中医认为,菱角有清热除烦、生津养胃、益气健脾之功效。但鲜食过多则损阳助湿,所以胃寒脾弱之人应忌食。老人多食会造成滞气,胸腹痞胀者也应忌食。

具体来说,菱角鲜食,对舌燥口干、烦渴、声哑、尿少、尿黄、便秘、痔疮、手足掌心发烧、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浮肿、消化不良及厌食油腻等病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煮吃时对各种贫血、肺结核性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胃肠失血、坏血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一定的补血、止血作用。炖食时,则具有大补元气、强筋健骨、益髓添精的作用,对体质亏损、肾虚精亏、肺结核、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肿瘤、阳痿早泄及遗精等有较明显的作用。将干菱肉晒干磨粉做成汤菜粥,吃后可防治流涎、盗汗、月经不调,腹痛腹胀、肝肿大、脂肪肝和恶心呕吐等症。菱角粉还可以用来制作成点心,酿酒,熬糖,作调味品等。

防治各种癌症,可用鲜四角菱菱肉煎取浓汁,每日服用3次;也可以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待米煮至半熟时,调入50克菱粉,加适量红糖,同煮成粥食用。如与薏苡仁和少量粳米同煮效果更佳。

菱角的叶柄、嫩茎可作蔬菜食用,或用沸水烫后晒干、腌制而食,均有菱角的防病治病功能。

关键字:  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