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蝼蚁的故事(溃于蚂蚁歇后语上一句)
含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内容:“事之成败,必由小生”。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指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错误,一点点小错的积累会使你的人生毁于一旦。 忽视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错误的积累。
出处:《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某一年,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蚁穴法则哲理千里大堤,狂风巨浪未能移其毫厘,可谓牢不可破。然而蝼蚁入侵,日削月割,大堤最终倒塌。百年巨树,雷击山崩不能毁其生命,可谓顽强不屈,但是小小甲虫却能咬破树皮,吃空树干。正因为这些常常被忽略掉的蝼蚁、甲虫,才使得看似牢不可破的大堤、巨树变得脆弱不堪。
因此,细节性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问题,对待事物不能忽视细节,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会由小引大,终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洞而崩溃。 人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堤虽然看似十分牢固,却经常由于一个个小小的蚁穴而崩溃。说明事情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在隐患微小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所以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不让不利的因素酿成灾难。
蚁穴法则之言1.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汉·刘向《说苑·敬慎篇》
2.“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西汉·刘安《淮南子》
3.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晋)葛洪《抱朴子·备阙》
4.萌芽不伐,将折斧柯——明·李梦阳《空同集》
5.“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7.慎在于畏小。
8.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9.事最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10.不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11.感觉最容易的环节,往往最容易被忽略。
12.多小心谨慎没有坏处。不因小事废大事。
13.使你疲劳的不是远方的山,而是你鞋子里面的一粒沙子。
14.小事不做,必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小事不做,何以做大事。
15.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小错不改,大错受罪。
16.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17.事当防微杜渐,不可长耳。
18. “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淮南子·人间训》
蚁穴溃堤的故事:钉子到亡国,贪小便宜到死刑钉子到亡国
贪小便宜到死刑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便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反绑着双手,被押送到刽子手那里。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这时,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犯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使母亲致残。儿子说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给你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今天我何至于落到这种可悲的结局,被押去处死呢?”
范晔蚁穴论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忠传》
端:开头,蚁孔:蚂蚁洞。针芒:针尖。大意是:轻是重的开端,小是大的起源,所以河堤溃决是肇始于细小的蚁穴,气泄是缘起于针尖大的小洞。
要从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的变化,逐渐的、不显著的渐变,孕育着质的根本变化,所以必须防患于未然,补漏于事先。可用于处事、立身的劝说。
论证蚁穴法则1.量变与质变,却经常由于一个个小小的蚁穴而崩溃。说明事情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忽视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错误的积累。
2.小概率必然性,当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时候就是必然事件。蚁穴溃堤是小概率,但它发生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它力量的强大,看大它强大的破坏性。
3.木桶法则,短板影响事物的整体效用,蚁穴就是堤坝的短板,而这个短板是其致命要害。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转化,蚁穴为溃堤之前,并不是堤坝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蚁穴的发展。蚁穴便从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
5.蝴蝶效应和多骨诺米牌的连锁反应。对于蚁穴法则而言,连锁反应意味着“一错百错。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小错不改,大错受罪。”蚁穴溃长堤,蝴蝶引风暴,君子需“慎微”。
蚁穴法则之方法论1.注重细节。“事之成败,必由小生”,细节往往决定着成败,故以慎重处之,而慎在于畏小。
2.见微知著。“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3.防范未然。“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故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