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的历史名人简介(王诩的徒弟有哪些)
纵横鼻祖鬼谷子,本名王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人,籍贯不详,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他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所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均为战国时风云人物。主要著作《鬼谷子》、《本经阴符七》,前者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后者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相传,鬼谷子从其师父手中得竹简一卷,乃师父仙逝时特意留给他的真传,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却无一字。在松明火把的映照下,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闪闪发光。鬼谷子一口气读了下去,从头至尾背之成诵。原来书中记录的是一部纵横家书,共十三篇。有关文献称,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晋人郭璞《游仙诗》称:“清溪千万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后“鬼谷子”成了隐者的代名词。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述有关谋略的理论。全书分上(四篇)、中(十篇)、下(三篇)三卷,共有十七篇,其中前十四篇理论体系完备,后三篇杂有佛、道思想,是后人增补的。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如何运用谋略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握有一国军政大权的诸侯国主。
《鬼谷子》阐述了一套游说技巧的理论,推测、琢磨对方的思想内涵,学说理论的实践者是苏秦、张仪,将纵横技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鬼谷子》一书理论非常详细具体,也非常微妙,不是轻易可以说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重在用,若学而不用,长久必有害,必边学边用边体味方可。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启迪人的还有它的哲理思想。《鬼谷子》一开头就运用“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的变化规律的阐述,不至于偏颇地引导人,使人辩证而唯物地看待一切,给读者以唯物认识论的启迪。有人赞誉它是“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可见其学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由于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所以历代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客观而言,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何况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今人大可不必因噎废食。
(本文摘自《国学精要》一书;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本公众号投稿邮箱:2265072551@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