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雅集图发生在哪个人的花园(西园雅集图的西园在哪里)
蒋勋:宋朝的文人过怎样的生活
古代文人的聚会称为“雅集”,历史上最著名的雅集有两个,一个是发生在东晋绍兴的“兰亭集”,一个是发生在北宋汴京的“西园雅集”。兰亭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王羲之的字,而西园雅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李公麟的画和米芾的题记 。
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第花园。宋神宗元丰初,王诜曾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日本圆通大师等当代十六位文人名士在此游园聚会,会后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书写了《西园雅集图记》。 由于苏轼、苏辙、黄鲁直、李公麟、米芾等等都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后人景仰之余,纷纷摹绘《西园雅集图》。历代著名画家马远、刘松年、赵孟頫、钱舜举、唐寅、尤求、李士达、原济、丁观鹏等,都曾画过《西园雅集图》。以致《西园雅集图》成了人物画家的一个常见画题。
西园是宋朝驸马王诜的花园,苏东坡的诗文中常出现这个地方,例如《水龙吟》中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王诜是个爱好文学的贵族,也是苏东坡的粉丝,因此经常邀请当时文化界有头有脸的人到他园子里坐坐,聊天喝茶,顺便搞些创作。《西园雅集图》就是这样产生的。与会的人有:苏轼、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说这些人是雅士,应该大多是名副其实,不是胡乱炒作。
与会者米芾介绍情况说:“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乎!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全文很长,限于字数,就不赘述,米先生就图中之人的身份进行了一一说明,可谓非常敬业,有兴趣的人可以查阅其文。在此我只是感慨下米芾这个据说有洁癖的人,装疯卖傻,欺骗皇帝也就罢了,但为什么在文化人心中就成了不世出的文人雅士了呢?一来是他确实有真才实学;二来恐怕跟他没有任何显赫的官职,享受了富贵,却做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有关;三来应该是因为他有很多著名的文人朋友吹捧着。所谓的文人相轻只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文人互相提携吹捧其实对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呢!雅集如果变成了结党结社,其实就已经变味了。既不雅,也不需集。孔子说,君子不党,是之谓也。
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全图
宋 马远,绢本水墨淡设色 29.3×302.3cm,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
这幅画可以分为三部分解读,马远是十分小心地布置他的三个场景的,虽然整幅画面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不明显间断的整体(被石和树在框景上切开了),但是三个场景是独立成画的,最明显的是在每一个场景的左下角,都有马远最标致性的一角构图:
第一个场景最开放,因为这里是园林之外,山野之中,因此整个画面是开放的。画面右松左紧,由开放走入狭窄的空间。二维构图上:右上角为陆地,右下角为水,左边是山石。人从右上角走到左下角。
第二个场景是前院,改为上下构图,水从左上角流向到右下角,人从右向左。右上角切割厅堂一部分,左下角切割陆地一部分。显示了马远切割手法的运用。厅堂的画法是可以暗示其高度的,因此也带来了些许闭合的感觉。
而第三个场景显示的是文人在后院聚会的情景。同时山的部分增加,水的部分减少,以强调密闭性。右上角为石与水,左半边为山洞,右下角空间略微开放,马远安排了主要的人物在这个角。画面被高密度利用。同时运用了和第一场景一样的“左半边-右上下”的构图。
局部欣赏
李公麟、刘松年、僧梵隆、马和之、赵伯驹、马远、钱选、赵孟頫、戴进、商喜、唐寅、仇英、尤求、程仲坚、李士达、石涛、丁观鹏、徐扬直至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有过这一绘画作品的问世。据梁庄爱伦考察,历代著录《西园雅集图》画作共有47幅,她还曾见到过存世的《西园雅集图》41幅,共计88幅;衣若芬女士说,她“所见又不只于此”。可见此题材的经久不衰。 马远所作《西园雅集图》即是存世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早于他的李公麟等人创作的作品已经不存,这也是最早的一件,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一次非常值得留恋的十六名士雅集的具体情形。
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和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
刘松年的《西园雅集图》
唐寅的《西园雅集图》
明 英《西园雅集图》
石涛的《西园雅集图》
其他人的《西园雅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