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小孩子用抗生素的危害
2022-11-26 22:25:31
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雪华
▍每年约2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处调研员史明丽指出,医患双方都要改变不当用药习惯。
她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一年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当年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7.8%。到了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个门诊患者里,就有3个进行了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基层输液,过半是患者要求
“广州大小医院对于输液的控制好一点,到了省内一些地市、欠发达地区,不管是二级医院还是个体、公办医疗机构,都有‘输液大厅’,排排椅、排排杆,很壮观!”她强调,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观。
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对于要按适用指征严控输液,自然是知道的,但摸查发现,高达五六成是应患方包括患者、患者家人的主动要求,不得不开出静脉注射处方单。
今年4月28日,国家发布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下称《报告》)。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43万份,较2015年增长了2.3%。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与2015年相比,总体给药途径分布无明显变化。
▍合理使用抗生素三原则
1.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能用一种就不用两种。
2.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3.不要“一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一拉肚子就吃氟哌酸,一有炎症就输液”。▍抗生素使用三大误区
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如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2.一旦有效就停药抗生素的使用有周期性,用药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影响病情。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优劣,三代未必比一代好,应因病因人个体化用药。▍滥用抗生素四大危害
1.毒副作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2.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泰都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3.二重感染: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不敏感细菌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4.DNA污染: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急剧增强,情况恶化会无药可用。
(本文有删减,原题为《基层医院输液 过半是患者要求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指出抗生素使用存三大误区四大滥用危害》
专家推荐:
孙亚勤 副主任医师
首儿李桥儿童医院门诊部首席专家,从事临床儿内科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小儿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精湛。待人和蔼可亲,乐于同患儿和家长交流,被亲切的称作“孙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