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伦是我国什么时期的学校教育目的(明人伦之外无学是什么意思)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一派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提出以“性善论”“仁政论”为核心的学说。他游说于齐、梁、滕、薛、宋等诸侯国,向执政者传播他的治国理念。他所代表的儒家与当时的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相互碰撞,相互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发展的局面。孟子的思想学说记录在《孟子》七篇之中,反映了他对于政治、历史、人性、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孟子延续了儒家提倡人本教化的传统,认为教育是提升个体心性修养和实现治国安民的重要手段。儒家的人文教化传统来自于中国上古时代。《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古时代,我们的古圣先贤就已经形成了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思想。孟子沿袭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强调个体人的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相信人人可以通过涵养内心的善端,提高心性修养,甚至成就圣贤。他强调执政者以民为本,实仁政,行教化,从而为人格的提升和社会的治理提出了一剂充满理想色彩和人本精神的济世良方。
一、行仁政,兴教育,明人伦
孟子教育作为一种治世的良方,它能使民众明人伦、知礼义,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文明社会。孟子对战国之前的教育进行了回顾总结:“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滕文公上》)尧舜时期,后稷教会人们种植谷物庄稼,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之后又由契担任司徒,教给人们人伦的道理,以此来区别于禽兽。这是最早的教育。迨至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同上)虽然不同时期教育机构的名称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明人伦”。人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个方面的人伦关系。不论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还是在人际关系更加平等的现代社会,人的一生经历的不过是这五种伦理关系。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人处理好了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甚至成为一个受人称赞的君子,于是社会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反之,人伦失序,关系激化,社会随之混乱。所以,孟子认为让人们“明人伦”非常重要。
孟子为人们描绘出了一个“仁政”治理下的美好的社会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即是说,以仁政治国,一方面发展生产,使百姓有安宅、有衣帛、有食物,养生丧死而无憾;另一方面推行教化,使百姓明白人伦道理,躬行礼义。这与孔子提倡的“庶、富、教”的治国理念相一致。
众所周知,孟子主张性善论和仁政论,这种充满人本色彩的思想就决定了他必然主张以教育这一温和的、同样充满人文色彩的手段作为执政者治国的重要途径。孟子所谓的人伦教育是一种比严刑峻法更高明的治理模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以强制命令为主要手段的政治,令百姓畏惧,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不能赢得民心;而以推行教化为主要手段的仁政,可以赢得民众的爱戴,赢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二、学问无他,求其放心
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它是人们“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孟子把人心视为人之大体,把耳目视为人之小体。但耳目会通过外界的刺激牵动人心,使人丢掉本心,做出不合乎礼义的事情。为此,孟子教育的本质是把丧失的本心找回来。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一个能以心之大体作为的主宰,不被耳目之小体牵动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大人君子。他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同上)但通常我们一般人很难守得住内心,很容易被外在的物质世界迷失了内心。更严重的是,人丢掉了内心,自己却意识不到,更别提去寻找了。所以,孟子强调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同上)即是说,一个人在傍晚的时候知道将放养的鸡犬找回来,可是如果将心放出去,自己却察觉不到,更不知寻找。孟子用一个故事来譬喻人心容易迷失而不被觉察:“一个人无名指弯曲了不能伸直,既不疼痛,又不妨碍做事。但是,如果有医生可以使它伸直,即使赶到秦国、楚国去医治,也不会嫌路远,因为他嫌自己的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知道厌恶它;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是不知道孰重孰轻。”心是人之大体,手指是人之小体。如果舍大而求小,就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孟子教人“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教人“求放心”,提醒人们时时关照觉察自己的内心,如果发现迷失了,就及时将它找回来。换句换说,孟子是让人把仁义礼智等善端发挥出来,即“明人伦”。
三、学贵自得,行不教之教
孟子反对灌输式教育,主张学贵自得,行不教之教。
对学习者来说,孟子主张学贵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孟子认为学习者贵在自觉、自悟、自得,因为自得的道理理解的深刻、掌握的牢固,且取之不尽,用之灵活。自得重在“贵”,不是说学习者不需要的教导,而是强调自我领悟,心有所得。
对教育者而言,孟子主张不教之教。所谓不教之教,不是说教育者不作为,而是启发但不强制,影响但灌输。孟子说:“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虽然表面上没有教育,却有内在的力量唤醒他人学习向善的自觉力和行动力,这样的老师是最好的教育者。
孟子曾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一大乐趣,终生为那些失掉人心的人寻找其心,同时也为当时社会开出了一剂治世良方,至今仍具有着的重要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原载:《济宁日报》 2017年12月8日第6版
作者:刘敏,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孔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