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项论文背景哪里找(高项考试时间2022)
本人70后IT从业者,光环PMP1407班&高项1503班老学员,2018年5月第一次参加软考高项,总分172分(三科53/70/49)。主要心得是:首先,战略上要蔑视,高项真心不难;其次,要摆正心态,高项真没那么讨厌,相反很有用;第三,知己知彼,认真准备,补足短板;最后教训,应该一次把事情做好。
概述
本人是一名70后大龄考生,非IT科班出身(本硕都是电气工程)的IT从业者。很早之前就想考PMP和软考高项,但一直种种拖延没有行动。直到2014年6月,才报了光环国际的PMP班,同年9月份通过了PMP(成绩为3P2M)。转过年,2015年又报了光环的高项班,但是因为种种耽误后半段没好好备考于是弃考了。2016年至2017年,我以老学员的身份转过两次班、报过一两次名,但也都没去上课和考试。
2018年初(时隔三年多,PMP证书都过期换证了),因工作需要,我接受了光环国际Grace老师的再次召唤(感谢光环对老学员的不离不弃!)加入高项1803班,报名参加2018年5月的软考。这次我“痛改前非”,没有再有始无终,还算认真地完成了整个备考过程。由于准备较为充分,基本发挥了自己PMP知识及工作经验方面的优势,加上考前按老师的要求逐步补足了短板,最终以总分172、综合/案例/论文三科依次53/70/49的成绩一次通过。
作为一个大龄老学员,本来是羞于提笔的,但为了可能帮助到和我类似情况的同学,还是决定写点经验心得,简单复盘一下。
战略蔑视、摆正心态
首先,我觉得对于高项考试,有一定项目管理和IT知识积累的话,真心不难。
高项的核心是项目管理,其次是IT综合知识。项目管理以PMP教材为基准,这对像我一样曾经拿过PMP的人来说,捡起来比较容易。说到这儿插播一段广告。话说当年学PMP挺带劲的,感觉比高项学得起劲,光环强茂山教授领衔的PMP名师们(如杨述、张丽等老师)真心教导有方,授课内容既生动又实用,全方面无死角给你掰开揉碎讲透了,当年一路学得不亦乐乎,最后考得也顺风顺水,让人记忆犹新。
当然,有很多同学会说没有PMP基础怎么办?当然没关系,就是据说得多花100多小时补补项目管理的课。兵法有云知其雄守其雌,杨其长补其短,哪里不会补哪里,多花点时间学呗!
其次,我觉得既然决定考高项,就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
我看到微信群里有不止一个学友说“我恨死高项考试了,可是我又很需要这个破证来XXXX”云云。高项难道有那么讨厌吗?我认为抱着这种心态学习和考试,无论是否通过,本身就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我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放下抱怨,不要烦躁。无论于公于私,于名于实,考高项对我们肯定是有好处的(不然咱们也不会报考),既然有好处,再那么憎恨人家就是以怨报德了。
从实用的角度讲,高项的内容很有用。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各种软技能、信息化基础知识、英语……基本都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学了都有用,技不压人啊!强茂山教授说得好:项目管理是一门实用科学,是用来用的!
从技战术来讲,随着高项考试培训的规范化,高项考试已经变成一项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简单明了的工作,说不好听就是一项体力活,按老师的要求好好投入,通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补足短板、各个击破
虽然战略蔑视、心态积极,但高项也不是白捏的软蛋,要想顺利通过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由于高项是一个零门槛的考试,因此报考的人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每个人必须结合自身条件,针对考试特点和要求,好好补足短板,在考前就做到未战先胜。以下谈一下我个人的各科备考经验。
1、综合
通过看网络课程+刷历年真题,仰仗PMP基础和平时积累,综合题考前两个月已基本拿下。
首先,我第一个大短板就是综合。虽然有PMP基础,但也是三年多前老黄历了。虽然有IT从业背景,但高项的知识面太广了,每一方面的知识都够开一门课学个一学期以上的。另外,新版教材900多页实在是啃不动,虽然我搬出了学PMP时的拆书大法,把一本书拆成了四本,但带来带去貌似只看完了第一章。怎么办呢?我的办法主要看网络课程+刷题库。
从元旦后,到3月31日开课前,我利用碎片时间断断续续地按指导邮件要求,基本看完了基础知识网络课程;当然也认真参加了前两天面授基础知识课程。另外,下了一个叫“软考题库”的APP,方便刷历年真题,遇到错题就截图存到Anki里按时复习……用这些方法,我把2013年至今的十套题基本上都刷了一两遍,典型错题至少翻了三五遍。这样,多次自测综合题正确率一般能到75%左右(合56分)的样子,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压力的。
2、案例
通过认真听课、熟记万能钥匙+多算几遍网络图和挣值分析,案例题在考前最后两周基本提前拿下。
最后说一下案例。案例这次考了70分,超出自己的预料。案例题的核心是项目管理知识,加上网络图和争值分析自己在工作当中就运用过,所以对我来说确实不难。但由于之前没有参加过考试,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把握,全程都认真听讲、认真做题,丝毫没敢怠慢。
对于案例中找茬题和简答题,张博士讲的万能钥匙大法确实很管用,其实就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域、47个过程,这是必须要烂熟于胸的。延伸一点,47个过程的ITTO也应该多看几遍,起码混个眼熟,对案例和综合题都大有裨益。几遍做到这一点,对付案例题的找茬题和简述题,还是不够的,这个老师说过很多方法技巧,照着做就是了。另外,还是要做几套真题,哪怕只是抄一抄参考答案,也是有好处的。
对于案例中的计算题,正如老师所说,由于分值高、易出错,是这科的胜负手。但计算题真心不难,记住方法和公式的话,只要会做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就够了。关键是临场别慌,按部就班求解,全程仔细检查,做完抓紧时间验算一遍。话说,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项目,哪个不比这些小学数学题复杂十倍百倍?!所以细心点,专注点,没有理由做不对。
3、论文
通过事先自己手写至少两篇+考前反复读熟,论文在考前最后一刻才做完必要的功课。
我的第二大短板就是论文了,2015年就是因为没时间准备,不愿裸考论文而弃考。这次原本想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论文,但由于各种耽误加拖延,一直憋到最后一两周才准备完了第一篇。考前最后一天周五的下午,我忙完手上工作才开始写第二篇,先机打再手抄,一直写到睡前最后一小时才写完。
这次虽然匆匆忙忙,但论文初稿都是完完整整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张博士的四段论模板,认认真真一字一句自己写的,最后还真得用上了。对于论文选题,考前最后一次冲刺课和考试那周周三晚上的线上课很关键,你懂得。
由于论文成稿太晚,我在考试当天早上九点开考前、综合题提前半小时答完出来后,和中午午饭后,基本都在反复翻阅作文稿,连考完案例后的一点休息时间也都没浪费。为此,我考试当天还专门在考场附近开了个钟点房,午饭也是外卖解决的,没放过哪怕一分钟临阵磨枪的机会。
最终,拿到题目一看押中了,首先吃了个定心丸。然后一路奋笔直书,下笔千言。但由于准备还是不够充分,中间有点错乱,一直写到了最后一刻。最后篇幅超长了,字迹也有些凌乱。好歹没跑题+基本扣住小问+写完了,不通过没有道理,但得分确实不高。
话说Hand Writing是个大短板。看到我的论文手写稿后,贴心的媳妇默默地给我买回来一打字帖和练字笔……
经验与教训
回顾本次高项的备考及考试经历,最大的感受是两句话:一分计划、九分执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开班之初,班主任已提供了一份周详的班级学习计划,只要按该计划一步一步认认真真地走下来,认真听讲认真做题,高分通过是大概率事件。我在这轮备考过程中,对这套学习计划的执行率也只有60%~70%,好在基本做到了扬长补短,因而达到了未战先胜、顺利通过的目标。
虽然考过了,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没有在2015年5月一鼓作气一次考过,是最大的遗憾。“一次把事情做好”无疑成本最低、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其次,时间精力投入还是不太够,最后两周综合题无暇顾及、论文准备不够及时充分,导致这两科成绩很一般。
最后,祝每个喜欢学习阅读的人,都收获满满、得偿所愿!
———
本文作者:光环软考老学员
软考考试正在报名中
请立刻上车…!
2018软考大作战:一次通过,不留遗憾!
深入了解考试动态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