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最佳版本(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1973年穆拉文斯基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不幸的真相
——听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随想
每次听他的第五交响曲,都感到作曲家叙述了一出个人被迫融入时代的悲剧。有人曾质疑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所表现痛苦的真实性。不可否认,他所享受到的衣食无忧的待遇的确值得文艺界同行们羡慕,与后来的索尔仁尼琴等人比起来,肖斯塔科维奇作为“苏联国家和共产党的忠实的儿子”,表面上看也的确似乎是代表了一种“令人心碎的奴颜卑膝的形象”。苏联那段时期有一个很长的苦难名单,曼德里斯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看蓝英年先生的《寻墓者说》,甚至地位显赫的作协主席法捷耶夫也遭受着无穷的苦痛,最后以自杀抗争,那份封存多年的遗书令人心惊肉跳,可见肖斯塔科维奇的优厚待遇并不能证明什么。政治上高压的气氛,人人自危,处处监视的生活和毫无创作自由的环境,对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难以容忍,更何况那种随时而来、莫名其妙的杀身之祸,我想这只有经历过文革的人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有的书上说第五的主题思想是“克服孤独、痛苦,走向乐观、欢乐,与贝多芬交响曲的“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主题思想还是比较接近的。”我觉得对第五进行如此欢欣的解释似乎并不恰当,有简单片面之嫌。
Lahav Shani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时光回到30年代初,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广受好评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立即获得成功并先后在各国公演,但36年1月中旬斯大林观看此剧后愤怒的拂袖而去,1月底,《真理报》开始猛烈抨击这部歌剧和舞剧《清澈的小溪》,肖斯塔科维奇顿时成了“人民的敌人”,虽然没有被捕,但熬过了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之后,他再也不涉足大型歌剧和舞剧的创作,还撤回了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作家余华如此形容:“当他醒来以后,已经不是一身冷汗可以解释他的处境了。然后,肖斯塔科维奇立刻成熟了。他的命运就像盾牌一样,似乎专门是为了对付打击而来。”从这个事件之后,肖斯塔科维奇每当受到官方批判就更加严厉的自我批判,把自己说的体无完肤,“他似乎比别人更乐意置自己于死地,令那些批判者无话可说,只能在给他一条悔过自新的生路。”但这只是外在。以如此压抑和扭曲的方式抗争的肖斯塔科维奇内心痛苦可谓是几十年来绵延无尽,也许这样的悲哀比遭流放或一枪毙命更甚。
这都归功于肖斯塔科维奇在死后发表的回忆录《见证》。如果没有这本书,或许停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肖斯塔科维奇就类似于历史的小丑了。这本书是他在1975年去世的前四年之内,对音乐研究家所罗门·沃尔科夫口授的。这些手稿被偷运到国外,每一章上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亲笔签名。他对沃尔科夫说:“我惊奇地发现那位自以为是音乐的最卓越的解释者的人物(指穆拉文斯基,第五首演的指挥)并不懂我的音乐。他说我想为我的第五和第七写欢欣鼓舞的终曲,结果力不从心。这个人从来没想到我根本无意要什么欢欣鼓舞的终曲,哪儿能有什么可欢欣的?我认为人人都很清楚里面说的是什么,那里面的欢欣是逼出来的,是在威胁下制造出来的。……这是什么礼赞?除非是十足的白痴才听不出来。法捷耶夫听出来了,所以在私人日记中写道:第五交响曲的终曲是无可挽回的悲剧。”
1937、38年正值大清洗、肃反运动的高潮,苏联五大元帅被杀掉三个,列宁的战友叶可夫和布哈林也相继被害,生杀予夺的权力在斯大林和克格勃手中,“斯大林喜欢把一个人与死神面对面地放到一起,然后让这个人按着自己的旋律跳舞。”肖斯塔科维奇说道,“这十足是他的风格”。各界人士,包括音乐界人士不断遭逮捕、流放、枪毙,这样的生活环境,就算是提供给再好的物质条件,以肖斯塔科维奇被斯大林点名批判的经历,加上自己敏感脆弱的神经,怎么会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开始变得神经质。再看他的照片,脸上带着僵化的微笑,眼镜片后的目光,额头上的皱纹和欲言又止的嘴唇却难以掩饰其痛苦。
说他在音乐中表达反抗和说他欢乐地歌颂革命一样片面,肖斯塔科维奇不是一个制度的反抗者,他无力反抗。尽管他对批判一口承认,密切跟随官方路线方针创作,官方根据自身立场来解读其作品时,他也积极配合。比如第五演出后获得肯定,肖斯塔科维奇称这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这话现在听来反讽意味强烈,在当时其诚挚一定让人难以怀疑。肖斯塔科维奇被给予了崇高的地位,同时也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面对暴力威胁和满目疮痍,恐惧使他无法反抗,只有顺从。因此作为苏联音乐的一个象征,国家的高级干部,他无论给什么声明都签字,什么发言稿都照念。他解释第五交响曲的主题是the making of man,人的形成。高压之下人人不得不戴上一个面具,把所有个人的成分去掉,强迫自己的人性和思想则逐渐沦落和丧失,把自己变成被要求的那样,以斯大林和苏维埃为所有思想、行动的归依,正如奥维尔《1984》中写的那样,大哥注视着你,大哥就是一切。
所以我认为第五交响乐是以个人的情绪和体验贯穿始终,用抒情的形式来描写人在恐惧之下,压抑愤慨,虽有不平之音,但最终却不得不屈服于社会和时代的悲剧。首乐章用严格的奏鸣曲式,一开始就十分沉郁,第一主题中给人山雨欲来的悲剧预示,尖锐的第一小提琴则如同在痛苦紧张寻求答案,两者在复调般的对比中行进。中间的进行曲令人感到恐怖压抑,管乐与小提琴在喧嚣中强烈冲突,以至于逐渐走向悲壮的高潮,随后逐渐衰退,在阴沉和不祥中结束。第二乐章是稍缓和的谐谑曲,不再那么沉重,而是带有嘲讽的意味,莫非是苦笑着嘲笑自己?第三乐章最为感人,也最美,抒情旋律中逐渐集聚力量,随后用弦乐、管乐不断展现命运多舛,生死无常,无奈的哀叹后强忍的悲愤情感终于爆发,惨烈而绝望的呼号令人断肠。末乐章以轰鸣开始,奔放而坚定的主题如同在沙场上驰骋,横扫千军,势不可挡,压倒一切异己。一切都开始变得疯狂起来,崇高的小号在弦乐配合下吹出宏伟乐观的理想,随后的平静仿佛短暂的回顾,弦乐木管抚弄伤口,随着具有象征意义的军鼓的出现,弦乐与木管乐不断坚持着重复挣扎,越来越紧迫,而在此背景下铜管从容地一步步朝着辉煌的“胜利与光明”迈进,最后挣扎的弦乐消失,一切停止,这世界只剩下定音鼓霸气而空洞的声音,雷霆万钧,气势磅礴,卑微渺小的个人终于埋葬在专制挖下的坟墓中。
有人说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是一种可怕的美。相比巴赫的虔诚崇高,莫扎特的明媚风流,贝多芬的自信雄伟,乃至马勒的忧郁敏感,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确实是可怕的,那是一个漫漫长夜中充满无穷恐惧的时代,面对强权,还能做什么?除非在肉体上消灭自己,否则就要从灵魂上消灭自己,除了扮演规定的角色之外别无选择,甚至无法诉说、无法呻吟、无法呐喊、无法哭泣,只有屈服、顺从后的压抑和扭曲。虽然肖斯塔科维奇通过音乐把这些苦痛说了出来,但他自己也只能默默忍受,而无法解脱。
1949年肖斯塔科维奇被派往美国出席世界和平与文化大会,“坐在饭店高台上的他,给人一种令人惊异的虚弱感,人们可以看到他用抖动着的手拿着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着。他的面部经常习惯性地抽搐着,嘴唇也拉成一种令人狐疑的微笑。一个翻译为他代读发言稿,这个发言既攻击了美国战争贩子,也攻击了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与此同时对‘苏联音乐文化达到的空前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加以赞扬。在发言稿的整个宣读过程中,从这位作曲家嘴角和面颊的不停抽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坐立不安已达到了一种难以控制的程度。”
肖斯塔科维奇说过,音乐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彻底照亮,同时那也是他最后的希望的最后的避难所。对一个精神上受到凌辱但又长期不能表达出来的人来说,这样的说法是何等的无奈,何等的悲哀!因此他的音乐是绝望的,或许有愤怒与抗争,但没有任何希望,无可挽回,欲哭无泪。
有人说肖斯塔科维奇第五延续了贝多芬的第五,我觉得只是形式上如此罢了。贝多芬对命运的奋起抗争一开头就充满了自信,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可以自负的看着对手,凭借自己的意志与力量战胜命运,成为英雄,因此贝多芬的第五中充满了信念与希望,也充满了人类理性的光辉,也因此最终能以辉煌的胜利告终,斗志昂扬,壮怀激烈,听完使人热血沸腾的振奋。而肖斯塔科维奇呢?他的不安与压抑一层深似一层,因为危险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无需理由就可能遭到批判,称为“人民的敌人”。这个游戏根本就没有对手,也没有规则,信仰早就被现实撕得粉碎,他要的只是生存的权利,可依然无能为力而战战兢兢。因此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见证,无法给人带来宽慰,只有黯然和叹息。
我觉得其实肖斯塔科维奇延续了不断追寻而难以真正解脱的马勒。从第五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来看,后者的影响十分明显。马勒的音乐展现出步入现代后,个人面对纷乱的世界是如此孤独和惶恐,价值颠覆,信仰丧失,一切又是宿命,无法解脱。同时肖斯塔科维奇也延续了神经质的、痛苦呼号的老柴,除了在音乐中同样思索生死、命运、冲突之类本体问题的同时,充斥在老柴后三部交响曲中的那种激愤的反抗、无奈的绝望与伤感的喟叹,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中同样得到体现。
在《见证》中,肖斯塔科维奇用李尔王来比喻36年的批判对他造成的影响:“我认为重要的是李耳王的幻想崩溃了。不,不是崩溃。崩溃是来得猛,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是不能形成悲剧的。这也不耐人寻味。而是眼看着他的幻想逐渐地、慢慢地破灭——这情况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惨痛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过程。”在这本回忆录的最后,他说:“不,我不能再继续讲我的不幸的生活了,我肯定现在没有人会怀疑它是不幸的。我的一生没有特别高兴的时刻,没有令人兴高采烈的事。它阴暗沉闷,使我想起来很伤心。承认这一点,使我很难过,但这是事实,是不幸的真相。”我想自从第五开始,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也都是不幸的真相,是20世纪乌托邦悲剧的伟大见证。
上一篇: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咏鸡诗尖嘴对天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