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十二条心得体会50字(经营十二条实践读后感)

2022-11-12 19:45:27 0

经营十二条心得体会50字(经营十二条实践读后感)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经营的要求、经营的原理原则都一样,不会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不同。经营十二条立足在“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最基本的观点之上,它是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差别,普遍适用的。

经营者不可寄希望于他人,一定要亲自上阵,踏踏实实履行“经营十二条”,培养“自力”

——稻盛和夫

  • 作者 | 稻盛和夫 曺岫云 译
  • 来源 | 2010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青岛国际论坛“经营十二条”主题演讲
  • 主办单位 | 青岛市人民政府、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参考书籍 | 《经营十二条》 中信出版社 出版

我把迄今为止在京瓷和KDII的经营实践中切身体悟到的经营的原理原则归纳为十二条,称之为“经营十二条”

一提到经营,许多因素叠加,难上加难,也许是因为我是理工科出身的缘故吧,我想只要着眼事物的本质,经营企业可以说相当单纯,比如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如能将驱动这些复杂现象的原理抽象出来,那么一切其实都是单纯明快的。

复杂现象,复杂理解,事情反而难办。在研究开发领域必须具备将复杂现象简单化的能力,企业经营也是一样,只要领会了其中的要诀,也就是原理原则,所以经营企业绝不是什么难事

我要讲的“经营十二条”是立足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基本的观点之上。所以我认为,这样普遍的哲学思想可以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差别。

第一条、明确事业的目的意义

—— 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

为什么要办这个事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自己创办事业的目的及意义,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

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不错。但仅靠这目的,要凝聚众多员工,齐心协力办企业,是不够的。事业的目的和意义还是尽可能以高层次、高水准为好,换句话说,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经营目的

要让全体员工拼命工作,缺乏“大义名分”,事实上行不通。“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如果一点儿都没有的话,人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创办“京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

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企业经营的根本意义,成了我转变经营目的的契机。

我开始意识到企业经营应有的真正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腹”,而是对员工及其家属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负责

此后,我将“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同时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京瓷”的经营理念。因为企业作为社会一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这后一句也必不可少。

企业创建不久,就转变并明确了事业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公司的经营理念,这真是幸事。尔后40年企业的一切发展,都不过是贯彻这一正确经营理念的必然结果。

第二条、设立具体的目标

——所设目标随时与员工共有

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比如,企业今年的年销售额是1亿日元,明年要达到2亿日元。不光是销售额,包括利润,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数字具体地表示,而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

所谓空间上明确,是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再进一步,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的指针和具体的目标

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月度目标明确了,每个人就能看出自己每一天的目标。员工们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

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每天的目标达成,积累起来,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达成了。

另外,目标明确,就可与员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即经营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进方向,员工就会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行动方向混乱,结果力量分散,组织的合力就无从发挥。

但是,我并不主张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因为长期计划即使建立,要达成也几乎不可能。其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不测事态发生,计划本身失去意义,或向下修正,或不得不放弃,这类事司空见惯。

不严肃的、无把握兑现的所谓计划,以不建为好。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完不成也没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计划。

一旦经营者再次揭示经营目标,员工反倒失去向高目标挑战的热情。更坏的是,销售目标没达成,费用和人员倒按计划增加了,即销售减,费用增,经营吃紧,日子变得难过。

因此“京瓷”从创立起,一向只搞年度经营计划。三五年后的事,谁都无法正确预测。一年的话,还能基本看清楚。然后将年度计划细分,变为每一天的目标, 千方百计,不达不休。

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完成今天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天;以今月一月的勤奋,完成今月的任务,就能看清下月;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完成今年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年。

日复一日,着着实实达成每一天的目标,至关重要。重要的是目标是不是明确

第三条、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

——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相信境由心造,心中蓝图能成现实。换句话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就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经营课题所困扰,苦闷彷徨,是经营者的家常便饭。聚精会神于悬案,日日夜夜,废寝忘食,持续将思维聚焦于一点,直至突破。能否做到这些,是事业胜负的分水岭。

从这个意义上,我把“心怀强烈的愿望”作为经营第三要诀列出,而将副标题定为“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因为一旦驱动潜意识,就更能有效地扩展经营。

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驱使潜意识的实例。比如学开汽车(日本),“右手握方向盘,左手控制排挡,右脚踩油门或刹车”,这套操作要点,我们先用头脑理解,即运用显意识,将它集中于驾车这一行为。

但熟练以后, 不去意识操作要点,一边思考别的事,一边开车,照样可以开得平稳自如。那是因为运用显意识反复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显意识渗透到潜意识,结果在无意识中潜意识发挥作用,帮了我们的忙。

据说有两种办法,可以运用潜意识。

第一种办法是接受强烈的冲击性刺激。受到沉重打击时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会进入潜意识,并不断返回显意识。

据说人于临死之前,过去的事情,犹如走马灯,在脑中浮现。零点几秒之一瞬间,一生经历,像电影似的,一一在脑海中闪现。

就是说,储存于潜意识中的记忆,在直面“死”这一重大事变时,就与显意识联结,而显现出来。但是人们不想死,不企望获取这样的经验。

第二种办法是让经验反复,反反复复的经验,使运用潜意识成为可能。

比如“销售额要多少”“利润要多少”, 这样的目标,从早到晚,夜以继日,反复思考,这种强烈的、持续的愿望,可以进入潜意识。

经营者一到公司总很繁忙,不可能24小时只考虑一种目标,但因“销售额要多少”这目标已进入潜意识,即使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达成目标的启示

比如在座的有人想开拓新事业,手下又缺乏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如果抱有“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强烈愿望,天天反复,在头脑中模拟演练,这愿望便能渗透到潜意识。

某日,在酒店小酌,忽然听到邻桌陌生人说话,所言极像我思考的新事业的专门人才。于是立即起身请教:“对不起,听您刚才的话....."不知不觉就攀谈起来,热络起来,再后,此君便进了本公司,新事业以此为契机启动并-举展开。

但到达这境界之前,必须反复继续,必须有一个全身心投入、不断驱动显意识的过程。如果对要做的事,不肯深思,甚至朝秦暮楚,或不过淡然处置,那它绝不会进到潜意识。

只有持续火一样燃烧着的炽热愿望,才可能驱动潜意识为自己效劳

第四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的做好具体工作

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仅用40年,就成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努力”之外,可说别无他因。

但是,京瓷的“努力”不是普通的努力,而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人”这几个字,才是最关键的。不做这种程度的努力,决无企业今日的繁荣。

“京瓷”创业之初,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又无经营的经验和实绩,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真可谓夜以继日,昼夜不分,努力工作,濒临极限。

不久大家就筋疲力尽,“照这样拼命,身体能吃得消吗?”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我的生活也毫无规律,睡眠极少,不能按时吃饭。有时想,长此以往,恐怕真的难以为继。

我召集干部开会,说:“我虽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可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我们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而且起步已迟。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跑完了全程的一半。反正是无经验、无技术的新手,出发又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疾驰。”

大家会说,“这样蛮干,身体会垮”。说得没错。“要用百米赛跑的速度,一口气跑完42.195公里马拉松全程,当然不可能。但新手迟发又慢跑,就毫无胜算。我们至少得尽力急起直追。”

我就这样说服了员工,自创业以来,始终“全力疾驰”,结果京瓷一刻不停,发展再发展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问诸位经营者:“你们努力吗?”大家会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要在“血雨腥风”般残酷而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希望在座各位经营者理解:只要一年365日,不间断地保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诸位的公司定能成为自己想象不到的伟大企业,诸位的人生也会更充实、更美好。

第五条、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利润无需强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京瓷”开始运行时,我没有经营经验及知识,对企业会计一窍不通,只能请外援公司派来的财务科长协助会计事务。一到月底,我就抓住他问,“这个月怎么样?”夹杂许多会计专业术语的解答,令技术出身的我十分头痛

我忍不住说:“如果销售减去经费,剩余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把销售额增加到最大,把经费压缩到最小,不就行了吗?

估计那位科长当时吃了一惊。从那时起,我就把“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当作经营的大原则。虽然是条非常单纯的原则,但只要忠实贯彻这一原则,“京瓷”就可以成为高收益体质的优秀企业。

大家都认为销售额增加,经费随之增加。但是不对。超越“销售增,经费也增”这一错误的常识,为做到“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开动脑筋,千方百计,从中才会产生高效益。

举例来说,假定现在销售为100,为此需要现有的人员及设备,那么订单增至150,按常理,人员、设备也要增加50%才能应付生产。但是,做这样简单的加法,绝对不行。

订单增至150,通过提高效率,本来要增加5成人员,压到只增加2-3成,这样来实现高收益。订单增加、销售扩大,公司处于发展期,正是搞合理化建设、提高效率、变成高收益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大多数经营者却在企业景气时放松管理,坐失良机。

订单倍增,人员、设备也倍增”的加法经营很危险。一旦订单减少,销售降低,经费负担加重,立即一落而成亏本企业。

实施“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原则,必须建立一个系统,使每个部门、每月的经费明细一目了然。为此,“京瓷”开张不久,就引入了所谓的“阿米巴经营”的管理系统

同一般财务会计不同,这是经营者为便于经营而应用的一种管理会计手法,“阿米巴”是由几个人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集团,“京瓷”现有1000多个这样的小集团,构成一个经营系统。

所谓“阿米巴经营”,就是计算出每个“阿米巴”每小时生产多少附加值。简单讲,就是从每个“阿米巴”月销售额中减去所有月经费,剩余金额除以月总工时所得的数字,作为经营指标,我们称之为“每小时核算制度”。

“京瓷”就依据“每小时核算制度”,月末结算,次月初各部门实绩由“每小时核算表”详细反映出来。只要细看“每小时核算表”,哪个部门收益如何,有关情况一目了然。

另外,为将经费压缩到最小,“每小时核算表”把经费科目细分,比一般会计科目分得更细,构成所谓实践性经费科目。比如不用光热费这个大科目,而是将其中的电费、水费、燃气费项目分别列支。

这样做,从事实际工作的员工就能理解,并可采取具体行动来削减经费。看了细分后的核算表,“啊,这个月电费花多了。”现场负责人就能清楚理解经费增减原因,便于切实改进。

在日本常有“中小企业像脓包,变大便破碎”之类的挖苦话。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采用上述有效的管理会计手法。

公司尚小时姑且不谈,变大后仍做笼统账,那任何人都弄不清经营实态。当然一般的会计处理总要做,但不起实际作用,因为经营者从中看不清经营实况,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企业效益自然上不去。

京瓷自创业以来,除了近年的雷曼冲击后一段时间之外,利润率基本上保持在两位数,有些年份利润率甚至超过40%。

构建如此高效益的企业体质,原因不仅在于“京瓷”拥有其他公司无法仿效的独创技术,开发了高附加值的产品,我认为,最大原因就在于忠实贯彻了“销售最大、经费最小”的经营原则,构筑了让经营者可以看清经营实况的管理系统,并使该系统有效运行。

第六条、定价即经营

——定价是领导的职责。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盈利的交汇点上

以前,在选聘“京瓷”董事时,我希望录用有商业头脑、懂生意经的人才。为此出了了个考题:“如何经营夜间面条铺”,在中国相当于“如何经营面馆”。

给候选人购置面条铺设施的资金,让他们做面条买卖,几个月后,看他们赚了多少。用这办法通过竞争来选拔。之所以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如何做面条生意,包含了经营的一切精粹。

如想卖烧肉面,那么,用鸡骨汤还是排骨汤,用机制面还是手拉面,肉片放几块,要不要加葱……有各色各样的选择。就是说,小小一碗面条,可以千差万别,经营者不同,做法完全不同

其次,面条铺设在哪里,营业时间怎么定,开在闹市以醉酒客为对象,还是开在学生街瞄准年轻人,如何决定,体现当事人的商业才干

定下这些后,在此基础上要如何定价呢?如果在学生街,就要廉价多销,如果在闹市,不妨做高档美味面,价高,卖得少些照样赚钱。

如何做面条生意,凝缩了经营的各种要素“如何定价”一条,就可判断他有无商业才能。

我曾想用这道题目,考验出候选者有无商才,为选聘董事把关。因实施方面有难度,没有推行。但我坚信定价就是定生死,定价即经营

给产品定价,有各种考量。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价格设定有无数种选择,它也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思想。

价格决定以后,究竟能卖出多少量,获得多少利,预测极难。定价太高,产品卖不出,定价过低,虽然畅销,却没有利润。总之定价失误,企业损失莫大。

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个利润与销售数量乘积为最大值的某一点,据此定价。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

真能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担当,而非经营者莫属。可以说这是定价的普遍原则。

但是,即使以该价格卖出了,也未必意味着经营一定顺当,即使以顾客乐意的最高价格出手了,却仍没获利,这种情形屡见不鲜。问题在于,在已定的价格下,怎样才能挤出利润

以生产厂家为例,如果跑销售的只知道以低价格获取订单,那么制造部门再辛苦也无法获利,因此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推销,但是价格确定后,能否获利,就是制造方面的责任了。一般的厂家,以成本加利润来决定价格,日本的大企业多数采用这种成本主义的定价方式。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价往往先由市场决定了。成本加利润所定的价格,因为偏高而卖不动,不得已而降价,预想的利润泡汤,极易陷入亏损。

因此,我给技术开发人员这样定位:“你们或许认为,技术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只有在开发的同时认真考虑降低成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技术员。”

必须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价格之内,努力获取最大利润。为此,“材料费、人工费、各类经费必须花多少”,这一类固定观念或常识统统抛开,在满足质量、规格等一切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彻底降低制造成本

“定价”、“采购”、“压缩生产成本”这三者必须联动,“定价”不可孤立进行,就是说“定价”即意味着对降低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负责。价格之所以要由经营者亲自决定,现由就在于此。

就是说,在决定价格的瞬间,必须考虑降低制造成本。反过来讲,正因为对降低成本心中有数,才能正确定价。“与那家供应商的领导人交涉,价格要求降到那种程度。”如果让缺乏这种采购战略意识的营业担当来决定价格,必出乱子。

定价即经营,定价是经营者的事,进一步讲,定价是否合理,还体现经营者的人格。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这一条,把企业经营得更为出色。

第七条、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

——经营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我认为,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目标非实现不可,这种坚强意志在经营中必不可缺。

但是,不少经营者眼看目标达不成,或寻找借口,或修正目标,甚至将目标、计划全盘撤销。经营者这种轻率态度,不仅使实现目标根本不可能,而且给予员工极大的消极影响。

对此事的深刻体验,是在“京瓷”股票上市之后。股票一旦上市,就必须公开发表公司下一期业绩预报,对股东做出承诺。但许多日本经营者往往以经济环境变化为理由,毫无顾忌地将预报数字向下调整。

但是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有的经营者却能出色完成目标。我想,在环境变动频繁又剧烈的今天,经营者如果缺乏“无论如何也要达到目标、展行承诺”的坚强意志,经营将难以为继

一味将经营去“凑合”状况变化,结果往往不妙。因为向下调整过的目标,遭遇新的环境变动,不得不再次向下调整。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必将完全丧失投资者和企业员工的信赖。既已决定“要这么做”,就必须以将强意志贯彻到底。

还有一个要点,虽说目标就是经营者的意志,但是必须获得员工的共鸣。起初是经营者个人的意志,但随后得让全体员工发出“那么让我们一起干吧!”的呼声才好。

换言之,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必须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员工一般不肯率先提出让自己吃苦的高目标,决断得由经营者下。

但自上而下的高目标,需要自下而上的响应。这就是“要把经营者的意志变为员工的意志”。

做到这点不难,比如事前先讲一番激励话:“咱们公司前景光明,虽然现在规模还小,但将来的巨大发展,大家可以期待。”然后开宴会,一起干杯后就开口,“今年我想把营业额翻一番”。

身旁坐着办事差劲,却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家伙,让他们接话:“社长,说得对!干吧!”于是那些脑子好使,办事利索但冷静过度的人就难以启齿。

不然,一听高目标,他们就会泼冷水:“社长,那可不行,因为……”讲一大套不通的理由。但这时的气氛使消极者不好反对,而且不知不觉中甚至随声附和。高目标往往就在全员赞同之下得以通过。

经营也是心理学。即使是低目标,若让“冷水派”先发言,他们也会说:“难,不可能完成。”气氛消沉,经营者期望的高目标就可能落空。

我认为,一定要设定高目标,然后向高目标发起挑战。当然目标过高,一年,两年,甚至连续三年完不成的话,高目标就成水中月,镜中花。其副作用是:今后谁也不会认真理会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了。

然而,还是要有比上年高出一截的经营目标。否则不足以激发员工士气,公司会失去活力。

下面的办法多用不好,但在“京瓷”还小的时候,我曾采用过。

“瞄准月销售10亿日元。达成,全员去香港旅游;达不成,全员去寺庙修行。”——在目标完成还是完不成的微妙时刻,我这样宣布。

结果大家一阵猛干,出色完成。租了包机,全员赴港三日游。借此又与员工增强了一体感。

不是简单下命令完成目标,还要出各种主意鼓励员工,使经营目标与员工共有,从而实现它。

当然重要的不是手腕,无论如何必须达成目标,经营者想尽各种办法,借用一切机会,直率地将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员工

有一年年终,我感冒发高烧,但仍五十多次,连续参加所有部门的辞旧迎新“忘年会”,在会上不遗余力阐述对明年事业的展望与构想,以求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协助。

这样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构想全盘告诉员工,要说的话说尽,我已感觉浑身虚脱,似乎绞尽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将其原封不动转移给了员工。“能量转移”这个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我就是这样尽最大努力,使经营目标与员工共有。鼓动员工热情,朝着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奋进,企业的成长发展将不可阻挡。

第八条、燃烧的斗魂

——经营需要强烈的斗争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

我认为格斗场上所需要的“斗魂”,经营也必不可少。脾气太好、连架也没超过的人,应该趁早把社长的桌椅让给更有斗争心的人。

不管说得多么好听,经营毕竟是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哪怕只有2~3名员工的小企业。经营者如果缺乏“斗魂”,不能为保护员工发挥昂扬的斗志,将必败无疑

另外,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黑社会势力往往会来插手。这时为了保护企业不受侵害,就需要角斗士一样的“斗魂”,需要压倒敌手大无畏的气魄。但是,所谓“斗魂”,并不是粗野,并不是张扬暴力,而是母亲保卫孩子时不顾一切的勇气。

当鹰击幼鸟时,母鸡奋不顾身,冲向强大的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外敌的伤害,不顾自身的危险,把敌人引向自己。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小动物的母鸡,也会突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不可思议的斗魂。

经营者在履行使命的时候,少不了这样的斗魂。平时柔弱,不会吵架,看不出有什么斗魂,但是作为经营者,为了保护广大员工,一旦面临危险,立即挺身而出这种气概,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企业,保护员工,这种责任心,使经营者勇敢而且坚定

现在的日本,抗御外敌保护企业、保护员工的经营者少见,相反,只知明哲保身的经营者却很多。我们看到,到公司或银行这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企业,发生了丑闻后,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却叫部下引咎辞职。这是因为领导人选错了。

挑选经营者不应该只看能力,应该把有斗志,就是将为了保护企业、保护员工,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人,选作经营者

第九条、 临事有勇

——不能有卑怯的举止

为什么需要勇气?首先,对事物进行判断时需要勇气。我认为,经营企业,只要依据“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原理原则进行判断,就不会发生大的失误。我在实践中彻底地贯彻这一条。

但是,许多经营者在需要按原理原则进行判断、得出结论的时候,因为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在日本购买工厂用地时,当地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会插手干预。有时公司内部发生坏事,暴力团等反社会组织得知后会来混水摸鱼。这时候,放弃原理原则这一判断基准,不再把企业经营何谓正确放在第一位,而是以尽量追求稳妥、息事宁人作为判断基准。考验经营者是否真有勇气,就看他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判断

按原理原则做出结论,这种情况下即使受到威胁,受到中伤和诽谤,即使面临损失或灾难,仍然毫不退缩,坦然面对,坚决做出对公司有利的判断。经营者只有具备真正的勇气,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么做,会受到黑社会的威胁。”“会遭到经营者朋友们的耻笑,会遭到排斥。”困惑之余,顾虑重重,就无法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会变得复杂怪异,难以解决。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经营者缺乏真正的勇气所致。依据原理原则做出正确决断确实需要勇气。反过来讲,缺乏勇气的人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经营者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临阵退却,那模样立即会在员工中传开。员工看到经营者那副可怜相,会立即失去对他的信任。经营者不争气的窝囊相,会在企业内如野火般迅速蔓延。经营者缺乏勇气,员工就会上行下效,不以卑怯为耻,紧要关头,妥协退让,丧失立场。

经营者所需要的勇气,又可称为“胆力”。我曾读过某位精通东方古典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所写的文章,其中有所谓“知识”、“见识”、“胆识”的说法。

所谓“知识”是指各种信息,指理性上了解这些信息。知识多似乎很博学,但是,许多所谓的“知识”往往并没有多大实际价值。应该把“知识”提升到“见识”的高度。所谓“见识”,就是对“知识”的本质真正理解以后,自己内心产生的一种坚定的“信念”。

有“见识”是当今经营者的先决条件。有人说公司的二把手,只要有“知识”就行,不必强调“见识”。但是,公司一把手,即经营者,因为要作决断,他就必须有“见识”,即具备“信念”,否则就不可能对事情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

但是真正的经营者还必须具备“胆识”。所谓“胆识”,是“见识”加上“胆力”,或者说加上“勇气”因为具有出于灵魂深处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能顶天立地、无所畏惧

经营者只有具备这种“胆识”,才敢于面对一切障碍,正确判断,坚决实行,摆正经营之舵,在风浪中勇往直前。说句不登大雅之堂的话,有时经营者会遭遇极为棘手,极为难堪的局面,甚至急得“小便里带血”。只有这种时候,才能考验出经营者是否具备真正的勇气。

希望各位都具备“胆识”,即发自灵魂深处的勇气,从而能在各种情况下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十条、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琢磨,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得过“普丽策奖”的美国新闻界代表人物大卫·哈伯斯塔姆先生,在其所著《下一世纪》一书中,用了一章来描写有关我的事情。这章一开头,他就引用了我的话:“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事实上,“京瓷”过去做的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把它作为新型工业材料,将它发展成数万亿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半导体封装件,促进了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又开发出人造骨、人造牙根等用于生物体的新产品。开拓出一个精密陶瓷的新的产业领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京瓷”为什么如此富有独创性,许多日本的经营者把原因归结到“京瓷”的技术开发力上。对照自己,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没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能不能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超过明天,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才是能不能实行独创性经营的关键

我常以清洁工作为例,说明这个道理。清洁工作似乎是很简单的杂差,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但是,不要天天机械地重复单调的作业,今天这样试试,明天那样试试,后天再别样试试,不断考虑清扫方法,不断提高清扫效率,365天孜孜不倦,每天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进。结果即使看来简单的工作,也会产生很有价值的创新。

一天的努力,只有微小的成果,但是锲而不舍,改良改善积累上一年,就可能带来可观的变化。不仅是清洁工作,企业里各种工作,营销、制造、财务等都一样。

这个世界上划时代的创造发明,无一不是在这样踏踏实实、地地道道、一步一步努力的积累中产生出来的。

不论各位的企业属于何种行业,“不可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作业,要不断有所创新。”把这句话作为公司方针,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这样经过3-4年,企业就会有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时至今日,京瓷并没有停留在精密陶瓷领域,而在太阳能电池、手机、复印机等广泛的技术领域内,推进多元化经营。但是当初,我只具有精密陶瓷这一狭小范围内的专业技术。

就是说,独创性的产品开发和独创性的经营,开始时“京瓷”也沒有。各位能不能每天都认真追求,钻研琢磨,不懈努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关创造性的话题,我经常讲一个“将来进行时”的观点,不是以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是现在就决定一个似乎无法达成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某个时点达成它

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间断的顽强的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直到在将来某个时点达成既定的高目标。

如果只以现有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根本无法开拓新事业。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做成,拥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第十一条、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

——买卖是双方的,生意各方都得利,皆大欢喜

这里所说的关怀之心,又可称作“利他”之心。不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必要时,即使付出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尽力。这种美好的心灵,我认为即使在商业世界里,也是最重要的。

但是,许多人认为,“关怀”“利他”这类说法,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事实上很难推行。为了说服他们,为了说明“善有善报”的因果法则在企业经营的领域内同样存在,我想举出下面的实例。

“京瓷”在美国有一家生产电子零部件的子公司,名叫AVX公司。还是20多年以前的事情,当时AVX公司在电容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把“京瓷”发展成综合性的电子零部件公司,需要AVX公司加盟。基于这种判断,我向AVX公司的董事长提出了收购该公司的要求。

这位董事长爽快地答应了。收购采取了“股票交换”的方式。我们决定,把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以20美元左右的价格交易的AVX股票高评50%,即评估为30美元,与在同一交易所上市的、时值82美元的“京瓷”的股票进行交换。

但对方董事长立即提出30美元的价格仍然偏低,要求再增加,希望以32美元成交。当时我们“京瓷”的美国公司的社长以及律师都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轻易答应这类要求,在今后的交涉中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京瓷”不利。

但是,我却认为,这位董事长要对他的股东负责,对他而言,即使提高1美元也是理所当然,他的要求应予理解。于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然而,当双方股票正要实行交割时,纽约证交所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京瓷”股票也跌了10美元,变成了72美元。看到这种情况,对方董事长又提出要求,把原定的82对32的交换条件改为72对32。

通常的看法,如果是因为“京瓷”业绩下降引起股票下滑,当然“京瓷”应该负责,现在是股市全盘下跌,改变交换比率完全没有必要。“京瓷”一方的有关人士异口同声,主张驳回对方的要求。

但是,我还是再次接受了不利的变更条件。这既不是出于什么算计,也不是感情用事。收购合并是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合二为一,是企业与企业结婚,应该最大限度为对方考虑

收购之后,“京瓷”股票一路上扬,AVX公司的股东获利丰厚,他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公司员工 。一般而言,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对收购公司总是抱有抵触和不满,但AVX的员工们却因为“京瓷”接连的高姿态,一开始就能友好交流,而且很自然地接受了“京瓷”的经营哲学

有这么一段经历,收购后的AVX公司继续成长,不到五年,在纽约证交所再次上市。在再上市过程中,“京瓷”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年以前,许多日本公司收购了美国公司,但后来由于亏损不得不纷纷撤退或出售,像“京瓷”收购AVX公司这样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

我认为,它们的失败和AVX公司的成功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是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呢,还是要真正地为对方着想。这种“心的差异”,就是不同的想法,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满招损,谦受益。”尊重对方,为对方着想,也就是“利他”的行为,乍看似乎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但从长远看,一定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良好的结果

第十二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怀抱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不管处于何种逆境,经营者必须始终保持开朗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已成为我的信念。既然从事了经营,就不要害怕各种经营课题接踵而来,而且问题越是困难,越是不能失去梦想和希望。

为各种经营上的问题所纠缠,却能顶住压力,坚韧不拔,这样的经营者身上似乎透出一种“悲壮感”。或者说,因为我强调了坚强的意志和燃烧的斗魂,大家或许认为经营一定是苦差事,一定充满“悲壮感”。

恰恰相反,正因为经营需要激烈的斗魂和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所以经营者必须同时保持开朗的心态。一味紧张,有张无弛,长期经营就很难坚持。

一方面是“必须苦干”的决心,另一方面是“必将成功”的确信。以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乃人生成功的铁则,是经营者的生存智慧

比如,有病时坚信必能康复,于是好好养生。比如,资金周转困难,很伤脑筋,但坚信只要努力,总有办法解决,于是就更加努力去解决。处于逆境中心的当事人要如此酒脱,似乎很难,但即使难,也要有意强迫自己这么想,这么做。只要努力坚持,事态一定会出现转机。

从长时段看,乐观向上,积极努力,必会有好报,因为自然界本来就这样,这个世界本来就如此。

我把上述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称为“与字宙的意志相协调”。我向许许多多人讲述这个真理。

同情之心,谦虚之心,感激之心,实事求是之心,抱着这样美好的心,又坚持路实努力的人,他们必将时来运转,幸运一定会关照他们。我从灵魂深处坚信这一点,这已成为我不可动摇的信念。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今后还有机会详细地讲解。

在结束“经营十二条”之际,我想引用《易经》中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无论是人生还是经营,其成败取决于我们今后的行动。在座各位经营者,对于我刚才讲述的“经营十二条”,如果真能认真学习,切实实行,那么你们就会变成与自己的过去完全不同的优秀的经营者。

经营者变了,紧接着你们公司的干部就会变,再接着员工就会变。如果是这样,那么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你们的公司一定会充满活力,变成一个优秀的、高收益的公司。

关键字:  经营十二条心得体会50字  经营十二条实践读后感  经营十二条心得体会  经营十二条具体内容  经营十二条全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