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起源

2023-02-20 16:34:56 0

能力起源

能力与才能:
“才”是学识,“能”是能力 。能力是个人与外界建立关系的活动水平,才能是个人在运用自身能力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信息和知识,从而可以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保障所做之事得以持续,直至达成预定的目标 。
例示:某人具有游泳能力,他在散步时,也仍然保有着这种能力 。当他路过某个地点,看到有人溺水,他可以发挥自己的游泳能力去救助溺水者,但是他在下水前,必须具备相关的救助知识(例如要从溺水者的身后去靠近),并且必须先大致搞清楚环境状况(如水中有没有渔网之类的杂物),如此,他的游泳能力才能够转化为救助溺水者的才能 。某人没有成功救起溺水者,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没有救助溺水者的“才能”,却不能说他没有这么做的“能力”(如游泳能力) 。即使“见义勇为”通过立法而成为“一般性规则”,救助者也必须遵从“具体规则”(如从溺水者身后去靠近),并且知道相关的信息(如水中有什么杂物),才能够把“能力”转化为“才能” 。
由于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个人在发挥自己的才能以成其事的过程中,有赖于与他人的合作,从而欲成之事由个体性过渡到个体间性,并且在个体间关系上形成了秩序及其规则 。由于个体间关系对个体总是具有约束性,因而任何规则都具有强制性 。不论是通行规则还是特定规则,都是个人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信息或知识,这些信息或知识成为“才能”的内涵,“能力”的外延 。
【能力起源】有的人擅长由视觉获取信息,有的人擅长由听觉获取信息,有的人擅长由运动获取信息 。因此,能力大致相同或差异很小的两个人,在“才能”上却会有很大差异 。譬如,甲乙二人都有游泳能力,却在救助溺水者的知识及经验上有着很大差异,从而他们之间也有着交流合作的需要 。
个人有着怎样的能力而后有着怎样的才能,因为个人总是在发挥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去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对于那些与个人能力发挥发展无关的信息和知识是不必太上心在意的 。正因此,每个人的“无知”是有差异的,个人之间能否在“无知”上进行交流合作,取决于他们的“才能”构成是怎样的,进而关乎个人能力结构是怎样的 。
“能”为体,“才”为用,信息和知识是个人能力得以发挥所必需的条件,只有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个人能力方才能够发挥出来,方才能够表现为“才能”“才干”,方才能够形成我们称之为“自由”的那种活动状态 。


朱教授:
能力越强,在不受约束下,干的坏事就越多 。
笔者:
西太后说,汽车会压死人,所以不能普及汽车 。我们不能跟这个老妖婆一般见识,不能因为有人滥用自身能力,就拒绝承认自由与能力的关系,更不能因此就认为自由与资本有关 。
哈耶克在意识形态上反对把自由与能力联系起来,他举的例子就是纳粹和苏联的滥用能力 。但是,在意识形态之外,哈耶克还是随处把自由与能力联系起来展开论述的 。只是他没有明确意识到“能力”与“力量”的分别,即:能力是个体性的,力量是群体性的,只有“个人能力”,没有“集体能力” 。所以,纳粹和苏联滥用的是“力量”而不是“能力” 。这种滥用的根源就是用强制手段把个人能力根据某种模式和目标加以组合 。
市场经济的意义就是,个人之间基于能力差异互补的合作而自发形成的秩序,可以使个人能力的自由结合避免受到某个强人或组织的胁迫和扭曲 。
朱教授:

强调能力,更要强调权力的约束,没有约束的能力,是容易胡作非为的 。
没有对权力的约束,个体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他的能力 。
笔者:
先有能力,后有权力;能力是因,权力是果 。由于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需要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了个体间关系,随着个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个体间关系趋于复杂多样,产生了协调个体间关系的需要,从而形成了氏族、部落等组织形态,“权力”由此出现 。在人类历史上,虽然一再发生权力支配、残害能力的悲剧,但是个人能力以及个体间关系的发展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我们现在需要确立的观念是,“权力”是“能力”的发展产物,是“能力”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必要的恶”),是为“能力”发展服务的 。在个人能力以合作方式得到发展的过程中,个体间关系对个体性产生了自发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是个体间互为作用的,而不是来自某种外在的“规则” 。所以,“能力”不是与“权力”相对的概念,“能力”发展不以“权力”为必要条件的情形不是不可想象的 。
朱教授:
权力是认可概念,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如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是没有权力的、正当的权力,也就是符合正当规则要求的权力,是促进个体能力的,反之则是阻碍能力发展,如专制社会下的权力 。
朱教授:
能力如何使用才是有益的,这是需要理性去认识的 。如普大帝,就是滥用了他的能力 。有关如何使用能力才是有助于社会合作或正义的,这样的规则不是来自于能力本身 。每个人都只能在规则的限制下使用他的能力 。
笔者:
个体能力差异互补形成合作,合作意味着个人由个体性转入个体间性,从而个体能力的发挥受到个体间关系的约束,由此形成了“权衡” 。随着个人间交往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展,个体间关系趋于复杂多样,因而需要加以协调,由这种协调产生了“权力” 。这就是“权力”的起源 。至于“权力”如何被滥用,并不影响“权力”的必要性 。
朱教授:
合作与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我喜欢你,我和你合作 。
“个体能力差异互补形成合作”,老兄,这不对,能力互补也可以是冲突甚至战争,并不必然是合作的 。
笔者:
个体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两个人的能力不仅有差异,而且可以互补,那么合作便是最有利的选择 。一旦形成合作关系,个人便由“任性”的个体性转入相互“迁就”的个体间性 。
朱教授:
私有产权才是合作的基础,能力是可以发现的,不是固有的 。
笔者:
起源与演化是两码事,合作的起源基于个人能力差异互补,合作中当然会有分歧冲突甚至分裂,这些并不意味着合作的起源是“错的” 。
理论的深度与历史的深度同步,资本需要积累,知本同样需要积累 。无视历史而求深刻,无异于没有渐修而得顿悟 。
经济学是不是一门科学,不是由它与政治的关系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的逻辑基础和理论体系是否自洽 。
朱教授:
个体认为“合作”有助于他的目的或需求的满足时,他才会采取合作这种行动 。通过合作,弥补了他能力的不足 。这里的关键是认识或企业家判断,所以奥派认为经济学是主观主义的科学 。
笔者:
能力是“主体的”,不是“主观的” 。个人具有哪些能力是可以自我意识到的,这并不意味着能力是主观的 。每个人都有着先天能力,如直立行走能力、语言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个人“私有的”,但是没有人先天的具有对物的“私有权”,遗产权不是“先天的” 。

经济学意义上的“主体”,是具有能力的个人,有生产能力或创造能力的个人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主体” 。经济学意义上的“客观性”,是构成合作关系的个体间性,例如,月球绕着地球转,这是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经济学的“客观性” 。
个人能力都是个人“私有的”,合作关系中的个体间性不是个人“私有的”,而是合作当事人“共有的” 。
个人会与哪些他人进行合作,取决于他的能力发展方向(所谓“志向”),并非每个人都是以获取物质利益为合作目的,有些人会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本身,例如从事基础理论科学的那些人,他们的行为也是“经济的”,因为他们总是直接或间接的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使得自身有限资源(时间和精力)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 。
朱教授:
不同个体的能力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即能力被用于做符合规则的事,才是合作性的 。这种规则是人在对合作利益的认识中发现的,并且被普遍接受之后,成为规则 。
笔者:
您说:自主决定的行动是基于之前产生的规则,也就是这里说的先验规则或一般性规则 。即自发产生规则也还是基于之前的规则 。
这让我想起古希腊人的一个哲学信念:宇宙在一只乌龟的背上,这只乌龟在另一只乌龟的背上,…最终宇宙在一串无数只乌龟的背上 。
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形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得到发展的,个体间关系约束了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滥用,在个人之间的相互约束中达成了协调、形成了秩序,进而在秩序中提炼出规则 。
朱教授:
脱离个体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行动所受到的规则约束,谈能力是没有意义的 。个体的能力嵌入在秩序的能力中,当秩序运转良好时,他的能力才有机会发挥作用,而秩序的运转取决于规则的遵循 。
在多人世界中,合作就是法律问题,如是两人世界,是能力问题,拳头大的可以说了算,多人世界不能流行丛林法则 。
笔者:
两个人之间可以进行能力合作,多个人之间就无法进行能力合作了?当AB二人进行能力合作时,例如组成一个合伙制企业,C独自出资创建一个企业,AB可以合伙的方式与C进行合作,例如由C为AB提供原料 。在市场上,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其实就是不同能力之间的合作方式 。
规则是保障合作得以持续所需的条件,不是合作得以发生的前提 。
请回答:有些能力具有先天来源(如直立行走能力、语言能力),哪些规则有着先天来源?
价格是在无数个体的交易行为中形成的,因而价格具有个体间性,而不是个体性 。如果个体行为对价格起着确定作用可以得到经济学理论的证明,那么,不仅资本垄断价格的行为可以得到辩护,而且政府规定价格的行为也可以得到张目 。事实上,前者并不比后者具有更多的“正当性” 。
笔者:
您说:在多人世界中,合作就是法律问题,如是两人世界,是能力问题,拳头大的可以说了算,多人世界不能流行丛林法则 。
——还是没有把“能力”与“力量”分别开来 。
能力是个人建立个人与外界关系的活动水平,因而人的能力不等于物的功能 。人的力量是能力的外化表现,物的力量则是功能的表现,因而人的力量不等于物的力量 。
个体既有“能力”也有“力量”,集体只有“力量”没有“能力” 。集体力量不过是把个体能力以某种方式聚集起来的结果 。
笔者:
您说:脱离个体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行动所受到的规则约束,谈能力是没有意义的 。

——目的与能力可以隔离开来?事实上,有些人是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本身的!既没有脱离了能力的目的,也没有脱离了能力的规则 。某人想要拔着自己头发上天,他的这种想法是有“目的”的,却没有能力付诸行动,他的这种想法也就谈不上实际意义,更谈不上经济意义——如何有效率的行动 。对于他的这种想法,也没有任何规则可以鼓励或禁止 。因为,规则只有在人有能力做什么时才有其约束作用,对于人还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能力去做的事,规则是不起约束作用的 。
笔者:
能力+信息或知识=才能 。例如,价格是市场上的供需变动信息,这种信息引导着生产者的能力运用,生产能力+价格信息=企业家的才能 。
需要与需求:需求是有价格引导的需要,例如,现代社会中的人都有着用电的需要,如果电力供给是免费的,那么许多人就会大白天也开着灯,只有当电力供给收费时,人们才会控制自己的用电,才会区分需要和不需要(例如大白天不需要开着灯),此时才会有真实的用电需求 。
价格是需要的约束条件,不是需要的引导者或规则 。例如,某人不喜欢吃榴莲,榴莲价格的变动不会引导或规定他产生吃榴莲的需要 。所以,经济学的对象是“需求”而不是“需要”,政治家们才需要以“需要”为借口,去干涉人们的市场行为 。
没有价格约束的需要,正如没有能力支撑的自由 。价格不是个体性的“主观判断”,而是个体间性的“客观状况” 。价格是无数个人在每一种商品上供需关系变动所产生的信息,因而价格是个体间性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客观性”,没有任何个体或组织能够单独的规定某一种交易品的价格 。
经济学的“客观性”是个体间性,即无数个人在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超越了个体性的关系,例如价格是个体间性的,从而是“客观的” 。月球绕着地球转,这是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经济学的“客观性” 。
笔者:
奥派经济学给自己贴上“主观主义”的哲学标签,使得它的信众产生了错觉,以为经济学可以无视个体间关系的“客观存在”,只需要考虑个体的“主观判断” 。它的信众常举的例子是,某人买矿泉水时,是根据自己的口渴程度来出价的,根本不必考虑矿泉水的供给成本 。焉知,价格是由无数交易者的行为所形成的,具有个体间性(“客观性”),而不是个体性(“主观性”)的 。个体(个人或组织)的出价行为也许会拉升矿泉水的市场价格,马云有这么做的财力,政府有这么做的权力(所谓“计划价”),但是没有哪一个个体能够以自己的出价把矿泉水的市场价格打压到供给成本线以下,除非马云做慈善或者政府搞扶贫 。所以说,个体行为(“主观的”)对个体间关系(“客观的”)的支配和改变,不是市场的通例,而是非市场甚至反市场的特例 。
朱教授:
老兄,价格在成本之下也是很常见的 。价格基于交换关系,而交换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 。完全竞争下的均衡价格等于成本,但这是理想状态 。现实中,成本并不决定价格 。
笔者:
价格可以在成本线之上的任何一个位置,因为需求量是不确定的,这个价位当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并不意味着价格与成本“无关” 。当价格处于成本线之下时,那不叫“价格”,而是“放血”,放血是不得已的,并且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放血价”成为常例,也就不会再有市场了 。
自由与能力无关,价格与成本无关,产权与交易无关,这种“经济学观念”只能是误人子弟!

朱教授:
价格取决于供求,与成本关系似乎不大,如茅台的价格就是例子 。还有,从个体出发,个体关注在特定情况下,他面对的价格与他愿意支付的价格,他并不关心该产品的成本是多少 。
笔者:
供需双向是在成本线之上“决定”价格,只有在成本线之上才会由需求拉升价位 。在成本线之下不存在这种“决定”了,“放血”时需求量会增加,不会增加放血量 。
供需双向“决定”价格,这就是价格的个体间性 。买方不是不必关心成本,而是不必知道成本是多少 。因为,买方出价低于成本时,供方是不会与他成交的 。
“决定”表达的是单向性的因果关系,在成本线上方时,供需之间是双向的约束关系,当然不能由供给方的成本单独“决定”价格 。但是,成本作为价格的底线仍然存在,供给方不想放血,就会守住这个底线,因而“价格与成本无关”的说法不能成立,以这个观念去进行交易,是不会有互利的结果的 。
朱教授:
门格尔好不容易把古典价格理论发展到主观价值基础上的价格理论,用边际解释价格 。成本也是主观的,如商家为了出清存货,就会降低价格 。
笔者:
供给方只要守住成本线,需求方出多高的价,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出价越高越好 。只要存在着供给者之间的竞争,供给方就会“善意”的对待需求方,不会肆意宰客 。
成本对于买方可能是“主观的”,因为他自己生产的话,成本肯定超过供给方的成本 。所以,在专业化生产的市场上,每一种商品的供给者所付出的成本都是最低的,也只有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着成本差异,才会形成买卖 。
笔者:
与其说价值是“主观的”,不如说价值是个体性的 。但是,价格是个体间性的,不是个体性的 。
还是去掉“主观”“客观”这样的旧哲学术语为好,取而代之以“个体性”“个体间性” 。例如,只能说“能力”是个体性而不是个体间性的,不能说成“能力”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因为,两个人可以合成一股力量,却无法共有一种能力 。每个人都有直立行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个体性的,不是个体间性的(例外情形是连体人共有这种能力),这种情形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意识”的 。
价值总是个体性的,亦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能力发展要求,因而同一种物品,个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但是,价值≠价格,价格是个体间性的,是由供需双向约束而确定的,价值的个体性不能单方面规定价格(除非是资本垄断或政府权力) 。
朱教授:
赞同价格是主体间性的,价值是个体的 。就主体间性而言,能力被用于个体实现他的目的,目的决定他能力的使用 。能力也可以存在于个体间,如秩序中 。秩序的能力不等于个体能力的加总 。
笔者:
谢谢!我还是想强调能力的个体性,因为自由是能力的体现,强调了能力的个体性,才能保障自由的个体性 。没有“集体能力”,也没有“集体自由”,只有“集体力量”,秩序是个体间性的,也没有“秩序能力”,只有“秩序力量”——秩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 。
笔者:
“能力”的辞典解释: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
这个解释存在的问题是,既没有区别“个体性”和“主观性”,而且“任务”是既定的目标,这就无法解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个人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外部条件,如何在这些不确定的条件中找出有利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要素,体现出个人的发展能力 。

“一般能力”:各种活动都会运用到的能力,如模仿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运用概念工具 。
“液态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对事物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把握,进而做出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化思维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这种能力在20-30岁期间达到峰值,30岁之后开始下降 。
人脑是物的一种特殊形态,有着物的功能,但是脑功能不等于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以概念为工具进行思维活动的水平,概念的有无及多少,决定了各个人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 。具有思维能力(旧说的“理性”)的个人,借助物态工具(从石头到汽车)进行活动,实现思维能力到操作能力的过渡,后者就是个人借助物态工具建立个人与外界关系的活动水平 。
朱教授:
谢谢老兄对能力给出这么详细的解释 。从能力角度来解释现象,我认为接近德国历史学派,而边际革命之后的经济学,是从个体的主观(需求、判断等)出发来解释的 。
笔者:
主观+主观≠客观,客观排斥主观 。个体+个体=个体间,个体间包含个体 。
某人想要拔着自己头发上天,他拔着自己头发,是他与自己发生的关系,“上天”则是他与外界的关系,他不可能以拔着自己头发的方式,由他与自己的关系推出他与外界的关系 。他只能与他人发生关系,才有可能实现他的这个意愿 。例如,一架直升机拉着他的头发,把他带上天 。
能力的个体性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并且是以这种方式来判断外界条件的价值 。例如,我在2000年开始使用电脑以前,买一包好烟不如买一本书 。我无法以我自己的价值判断来确定一包烟和一本书的价格,它们的价格是由无数个人共同确定的 。一包好烟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交水平,一本书可以提升个人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要求不同的个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做出不同的选择 。书籍和电脑都是知识的载体,自从电脑上网后,我想看的书大都有了电子版,省下了买书钱,不必再为买烟还是买书难以取舍而痛苦 。尼古丁不足是烟民的痛苦,读书不够是思索者的痛苦,能力发展要求不同的个人,各有各的“不适感” 。所以,从“能力”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的行为 。

关键字:  能力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