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郭奉孝郭祭酒是乌鸦嘴的小说(郭嘉郭奉孝与诸葛亮谁厉害)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有吕布、马超及刘备帐下其他“虎将”、典韦、许褚之勇;文有卧龙孔明、凤雏庞统、司马懿、陆逊之智;可谓千古江山,一时多少豪杰!
俗话说,“斗智不斗力”,单就谋士一项,就群星璀璨、浩如烟海。比如刘备手下的诸葛亮,庞统,法正,孙乾,刘巴等;江东孙权麾下的周瑜,鲁肃,张昭,张汯,顾雍,诸葛瑾;曹操手下更是人才济济,除了钟繇,司马懿,陈群,王朗等,更有曹操“五大核心谋士”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
要说这五人可不得了!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因长期以“尚书令”一职辅佐曹操打理内政而被人称为“荀令军”;与此类似,他侄儿荀攸则常以军师之职跟随曹操行军打仗而被人称为“荀军师”,曹操曾总结这叔侄二人的功劳和行事风格说:"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
贾诩贾文和老谋深算,非常厉害,以 奇谋百出被人称为鬼才、“毒士”;程昱也是曹操算无遗策的重要谋士,尤以拒城固守而闻名。今天我们重点说一说曹操五大谋士之首、人称“三国第一谋士”的郭嘉郭奉孝。
说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很多人心里不服,三国里智谋不是诸葛亮最厉害吗?从演义里看,诸葛亮神机妙算,确实厉害!未出茅庐,三分天下。但是诸葛亮实际是被三国演义神化了,很多计谋并不是诸葛亮的,而且也远没有那么玄乎,比如说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只是三国演义基于“尊刘反曹抑孙”的主基调,为了戏剧效果而强行安插到诸葛亮身上。
严肃的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计,优于将略。”很多人则认为郭嘉才是三国里的最强谋士,“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这是史书给郭嘉的评价;世外高人水镜先生司马徽也说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在我们看来,抛开治民理政,单就出谋划策而言,作为顶级谋士的郭嘉是强于诸葛亮的。
郭嘉河南颍川人,少时已聪明过人,展露出惊人远见,预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二十岁)之年便隐居不仕,秘密结交豪杰,因为他少与世俗交往,所以知道他的人不是太多。
21岁时,他投靠当时树大根深、名满天下的袁绍,通过短暂相处,他看穿了“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袁本初干不成大事,便离开在家赋闲六年。
建安元年曹操帐下重要的谋士戏志才去世,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便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军事参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攻决定拔除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腹背之敌,率大军把吕布围困在下邳,但是吕布坚守不出,曹军一时无可奈何,准备撤军。郭嘉临机决断,认为吕布有勇无谋,不久之后便会力竭溃散,丞相只需坚定破城决心就可拿下吕布。于是曹军合力攻城,并决堤水淹下邳,几日之后便擒杀吕布于白门楼。
建安五年,曹操决定消灭徐州的刘备,但是又怕袁绍趁机发难,腹背受敌,正当犹豫之时,郭嘉认为袁绍优柔寡断,必不敢轻易进攻;而刘备占领徐州不久,人心未稳,我们必定一击即溃。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子,还擒获了大将关羽。
最精彩的要数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势力和实力都大大超出曹操集团。曹军与袁绍相持不下,这时江东孙策又准备发兵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一时间曹军内部人心大乱,不少人甚至文武高层都暗中和袁绍通信,随时准备反水投降。
这时郭嘉却认为,孙策性格好勇斗狠、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而仇家众多,很容易被人刺杀,一旦孙策身死,江东必然大乱,根本无力偷袭许昌,后孙策果然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刺杀,消除了后患。
官渡之战后,曹操连战连捷,正当他准备一举拿下袁绍的地盘时,郭嘉建议曹操假装攻击刘表,静待袁氏内乱,不久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互相争斗,曹操趁机北上,各个击破,轻松击败袁氏。
郭嘉郭奉孝又是一位少年才俊,由于特别年轻,曹操本来是打算留下来辅佐他儿子曹丕成就帝王之业的首要人选,然而天妒英才,他38岁时英年早逝,病死于军师祭酒(首席军师参谋)任上。
相对于早操早期的谋士如荀彧、荀攸等人,郭嘉实际上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资历比前者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后来崭露头角,已经成了曹操后期的首席谋士,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如果说曹操对老成持重的荀彧、荀攸等人多了一份“敬”的话,对年少却心意相通、无话不谈的郭嘉则多了一份“爱”在里面。曹操与他行则同车,坐则同席。
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曹操手下纪检官员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不料曹操表面上虽然蜻蜓点水式的批了郭嘉一下,依然让郭嘉优哉游哉,甚至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如既往的生活作风喝彩。
曹操曾撰文哀悼他:“故军祭酒郭嘉,…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并多次称赞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可以看出,曹操与郭嘉几乎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用现在的话说,郭嘉无疑是曹操的最好代言人。况且他每遇大事,都能侃侃而谈。脉络清楚,义正辞严,声振寰宇。
比如曹操与袁绍决战前夕,曹操正踌躇自己实力不济时,郭嘉随口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奏。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极具说服力,振作曹军士气的同时,实际上帮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我们看一下郭嘉总结的这十个方面,从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到个人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是关系战役成败的关键。
这个总结天生就是一篇锦绣文章,虽然不乏对曹操的溢美之词,但是更多的符合事实,切中肯綮,逻辑井然,自成体系。最重要的是,完全道出了老板的心声,酣畅淋漓,十分合意!
正因为郭嘉是曹操后期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的郭嘉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当时郭嘉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曹操哭着向其他谋士说:”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记载:“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
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一辈子天纵英才、自视甚高的一代枭雄曹操多次为他伤心流泪,可见绝不是浪得虚名。我们说郭嘉是曹操后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三国第一谋士,非郭嘉莫属!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