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班手风琴教学视频(周家班所有唢呐视频)
重磅
《周家班,从安徽菠林到世界》广播专题
荣获国家级政府奖!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广播电视优秀作品政府奖,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终评评审会,共评出96个获大奖作品。
《周家班,从安徽菠林到世界》广播专题由[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特别制作,讲述了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的民间吹打乐班——周家班,从灵璧走向世界的传奇故事!
周家班,从安徽菠林村到世界
听众朋友,周家班,一个安徽省北部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的民间吹打乐班,从灵璧到北京,从北京到欧洲,从欧洲到美国,他们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请听安徽台带来的报道。
与紫禁城只有一箭之遥的北京前门大街正乙祠戏楼,2018年10月18号晚7︰40,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戏楼舞台上纱幕拉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张八仙桌、20根唢呐,第五代大班主周本鸣带着周家班8名乐师恭恭敬敬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来自江湖民间的音乐会。此前一天,周家班刚结束一个月的美国巡演归来,此刻算是一场汇报演出。周本鸣向大家介绍,这八位乐师都是来自安徽灵璧菠林村的乡间汉子,这个乐队包括了他的哥哥、弟弟、徒弟和侄子,他们是周家班第五代传人周本祥、周本玲、周中华、周本付、周本金、张素荣,第六代传承人周计永,平均年龄50岁,大哥周本祥已年近七十。
2018年冬日的一天,在距离北京近1000公里的安徽灵璧的一个乡村,周家班艺人正在一个乡亲的葬礼上演奏的《雁落沙滩》。音乐通过唢呐来模仿大雁的叫声,形象地表现出大雁飞起又落下的美丽姿态,既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又饱含了对生命活力的礼赞。
在灵璧县菠林村的家里,演奏归来的周本祥接待了记者。在客厅悬挂着的一幅照片前,他介绍说,这是他的父亲周正玉——周家班的第四代传人,生前有“盖三省”、“喇叭王”之称 ,2004年阳历年刚过,周正玉从一个婚庆仪式上演奏回来后在睡梦中故去。
周家班自明朝洪武年间形成以来,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一带名声赫赫。周本鸣介绍说,这一带的民众几乎一辈子都离不开唢呐:孩子满月请唢呐庆贺、喜结良缘请唢呐贺喜、年老送终有唢呐送灵。可以这样说,这里的人一出生听到的第一种声音就是唢呐演奏;离开人世前,听到的最后一种声音也是唢呐演奏。唢呐既是一种乐器,也是迎生送死的法器。
截止目前,周家班全族上下男女老幼亲系传承乐手100多人,徒系传承乐手约一千人。 周本鸣介绍:整个家族很大,一百多人,男女老少都吹。目前,有记录的是七代了。一个家族都干这个的,全世界都很少。
20多年前,像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周本鸣离开家乡,到外面闯荡。 我在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去生存,我去了报社、电视台工作,又到北京。当时家里人是不理解的,因为家族(音乐)血脉和大家的观念中都感觉到这是立身之本,你怎么能不干了呢?
身在北京的周本鸣,并没有忘记家乡,家族世代传承的唢呐不时地在耳边回响起来。 从来没有忘记家族音乐。我是坚持了二十年之后,我发现这个文化确实不能丢,我也忘不掉。
2014年,周家班所传承的中国民间吹打乐艺术,以其所居住的地区命名“灵璧菠林喇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周本鸣结束了自己所有的生意,并卖掉了北京的两栋别墅筹措资金,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菠林喇叭这门艺术的推广与传播。 我是一个回归者,我是认为这个(音乐)必须要保留。从这以后我放弃了电视台(的工作)还有自己开的公司,都把它停下来,专心做这件事情。
其实早在1992年,周本鸣去日本演出时,看到日本人对自己传统音乐的那份尊重,他很受震动。并且从那一刻起,他心中就梦想着将来能够带周家班出国交流,于是他就琢磨起一份将来可能的节目单。
经过20多年的反复考量,周本鸣从家族传承曲目中精心挑出《凡字调—万年红》、《迎生—庆贺令》、《小开门—祭祀》、《咔戏》、《打枣》、《大悲调》、《雁落沙滩》、《百鸟朝凤》、《对棚》等曲目拟定了节目单。在后来的岁月里,他带领本家族的乐师们,可以根据演出场地、观众的不同,从曲目编排到每一首曲子的细节处理,都能应景应时地进行调整,他们随心而动,使得同一首曲子每一次的演出都千变万化。
你现在听到的这部叫《中国元气之八仙桌》的音乐剧是著名作曲家瞿小松与周家班联合创作的。2015年,瞿小松第一次接触到周家班,在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他惊叹周家班是最具中国元气的声音,把它们放在世界音乐版图中去考量也毫不逊色。 就是我第一次听到周家班的时候就感觉他们身上有一种,我很难在中国的乐手身上——不论是学西方的音乐还是学中国的音乐或者是民间的班子的身上——少见的元气。元气就是最根本的生命力,这个东西是走遍世界都会触动人的。
同样的感受也触动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唢呐艺术研究专家刘勇。他多方奔走,竭尽全力地把周家班这个活跃在安徽淮北农村的民间唢呐演奏团体推荐到第44届世界传统音乐大会上。
2017年7月间,周家班作为唯一受邀的亚洲乐队,在爱尔兰利默里克参加了第4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世界大会。当周家班的唢呐声响起时,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音乐学者们都感到了震撼,当了解这种直指人心的音乐是周家班是从人生仪式的悲喜中凝练而出的时候,他们更是为之而感动。
周家班的演奏获得了国际传统音乐学术领域的广泛认可,与周家班一同参加大会的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说 :我在场,我能听得出来,他们的这种评价不是一种客气,包括他们的掌声,都不是那种应付公事似的那种掌声,就好像出于礼貌的那种掌声,而是真正领略了这种音乐后由内心发出的掌声。
爱尔兰科克大学音乐系教授乔纳森·斯托克(Johnathan Stock)在听完周家班在大会上的专场演出后告诉爱尔兰当地的媒体: 我很喜欢他们,喜欢这种源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音乐。他们的演奏技术很高超,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他们真地做得很好。他们的音乐里有喜有悲,有各种感情在其中,这很能打动听众,让我们产生共鸣。如果我生活在安徽,我希望在我生命中每一个重要场合都有他们的音乐,我会因为不能看到他们在我葬礼上表演而感到遗憾。
周家班第五代大班主周本鸣介绍说,虽然自1992年起,周家班的乐师们零星地到过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等国演出,但第44届世界传统音乐大会演出的成功,才真正为周家班打开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 就是因为第44届世界传统音乐大会邀请我们,这是一个契机,因为有这个契机我们在欧洲展开了巡演。
带着在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世界大会上收获的赞誉和认可,周家班开始欧洲巡演,这是以2017年7月8号在德国鲁多尔施塔特(Rudolstadt)音乐节的首场演出为开端,走过德国、爱尔兰、瑞典、英国、比利时五个国家,欧洲观众把周家班的演奏称作“古老的中国爵士乐”,并为其深深折服。英国BBC、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评价其为“来自中国的先锋乐队,具有惊人的能量”,巡演作品被大英图书馆录制馆藏。这次欧洲巡演的策展人、英国伦敦大学音乐学博士穆谦介绍说: 在英国的时候,WOMAD音乐节上演出结束后,从事电影研究的一位女士,她觉得我们的演出是整个音乐节最好的一场。她说以前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的,这种了解更多的是通过中国制造的商品,她在周家班的演出里面感受到中国人的精神。
2017年12月9日下午,欧洲巡演归来不久,周家班于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世界艺术中心里推出了一场汇报演出。观众席里有一位美国人,他叫大卫,是美国中西部艺术中心的总裁,他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北京的目的是准备把周家班引入美国进行巡回演出。 (周家班都是)了不起的音乐家,他们都是非凡的乐手。之前我通过视频观看了他们的一些作品,所以有了大致了解,但是今天来到这里聆听现场表演,感觉演出更有力量,也更让人振奋。这真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作品。而且听了这个吹打乐班的历史,家族内部一代代传承的悠长岁月,真是太震撼了。
北京时间2018年9月17日,由八位乐师组成的周家班,在周本鸣的带领下,从北京机场登机出发开始了美国巡演。
周家班美国巡演的第一站是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全球根源音乐节。当地时间9月18号,就在下飞机不久,周家班就在音乐节中进行了一场专场音乐会。虽然下着雨,但观众反响强烈,多次起立鼓掌欢呼。一位观众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周家班这么特别的演出。 我听过很多不同国家的音乐,然而这场音乐会的音乐是独特的,有生之年,我从未听过与它相似的音乐,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周家班)音乐中描绘的人生之苦,我也能感受到音乐中描绘的人生之乐——这些都是民乐的灵感之源。
接下来周家班从明尼阿波利斯市一路南下,先后来到芝加哥世界音乐节、密歇根大学等地。美国当地时间10月1号,周家班到达美国蓝草音乐的故乡——肯塔基州。周本鸣特别向乐队成员强调,这场演出大家一定要穿红色演出服,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的国庆节。他回到北京后告诉记者,在他签售CD时,每签一个“2018.10.1”的日期,心中都会涌出些许激动和感慨。
10月5号,周家班来到哈佛大学。晚6点半,周家班的工作坊在哈佛大学举行。巧合的是,这一天正好是哈佛大学新校长就职典礼举行的日子,整个校园里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周家班在工作坊上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周本鸣主奏的《庆贺令》,他对观众介绍说:“这是一首迎接新生儿的音乐,今天也献给哈佛的新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的学子们还要求和周家班合奏了一首曲子,周本鸣选定的曲目是自己家乡的民歌《摘石榴》。此情此景,与其说是一场工作坊,还不如说是哈佛校园里一场中国文化的狂欢。
当地时间10月15号,周家班美国巡演抵达最后一站——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当天他们演奏的最后一支曲子是《对棚》。演出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之后,周家班立即收拾好乐器驱车离开,凌晨两点到达纽约,并乘当天飞机赶回飞机。而此刻北京的正乙祠戏楼,一大群周家班的粉丝正翘首以盼他们的归来。
在北京谈起这次美国之行,周本鸣颇为感慨。 周家班是一个民间吹打乐班,它是中国几十万、几百万个民间吹打乐队中的一支。这次美国巡演我们是很意外的,因为最早时候的邀请函只有11场,但是在临出发前又变成17场,到美国演出之后一下变成27场,这个感受让我们非常意外,因为美国这样一个比较严肃、时间观念比较强的国家,这样临时增加(周家班的演出场次),感觉到非常难忘。
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行车9到12小时,周家班跨越美国八个州,行程数万里路,而大多数时间都是近六十岁的周本鸣本人驾驶。谈起这次美国巡演,包括2017年的欧洲巡演,周本鸣说,虽然很辛苦,但所经历的一切比他当初最美好的想象还要美好。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9号,周家班入住巴尔的摩的一所房子。这做房子的客厅里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很多地方都被标记出来,但中国版图上空空如也。当了解到是标注这个房子里住过哪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人时,周家班的一个成员把中国安徽北部大约是自己家乡安徽灵璧的地方也标了出来。 他模糊地感到:周家班为代表的中国吹打乐正在世界音乐版图之中觉醒,就象爱尔兰科克大学教授乔纳森·斯托克(Jonathan Stock)说的那样,周家班代表的是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中国声音”。
部分内容、图文来自网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赞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