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孝经全文及译文拼音版

2022-11-22 20:43:31 0

孝经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孝经全文及译文拼音版

1)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

曾子避席曰: “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 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

《甫刑》云: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

3)“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4)“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6)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诗》云: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故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

13)子曰: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宗庙致敬,鬼神 著矣。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18)子曰 :“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擗 踊哭泣 ,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 子之事亲终矣。 ”

关键字:  孝经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  孝经全文及译文拼音版  孝经全文朗读跟读视频  《孝经》全文和译文  孝经全文朗读注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