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协商求同存异画出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全区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主动对标看齐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落实“两个维护”、巩固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强大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1 精心部署
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
我区各级统战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严格落实扶贫工作责任,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内容,部务会专题研究部署。202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11次召开部务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团结引领全区各级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参与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2018年至今先后召开全区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暨“千企扶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等专题会议,出台《广西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广西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全面发动和部署统一战线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工作。
2 凝心汇智
110多条脱贫攻坚建议获采纳
我区各级统战部门积极引导广大统战成员聚焦脱贫攻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为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民建广西区委积极推动上林县成功开展“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建议国家和广西推广“上林经验”。“上林模式”不仅写入《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决定》,还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为破解贫困户条件差、能力弱、缺乏信心,产业扶贫资金容易“打水漂”的难题,民建广西区委在扶贫联系点——隆安县城厢镇东信村积极探索形成了“发现、培养、认定和使用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思路,并被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积极报送脱贫攻坚有关信息和政协提案,70余条被中央统战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及全国“两会”专刊采用。民建等民主党派围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明确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该经验做法获得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中央统战部《统战工作》刊发。组织党外专家学者聚焦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质量等问题,定期研判新形势、发现新情况、提出新建议,推动110多条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
3 广泛发动
一万多家民企帮扶九千多个村
全区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凝聚最大正能量,广泛发动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帮扶,汇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各级统战部门深入开展“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精准扶贫行动和“广西光彩事业行”系列活动。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地区发力,召开广西民营企业助力挂牌督战贫困村脱贫工作座谈会,对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挂牌督战贫困村工作进行了再检查、再推动、再落实。完善粤桂两省区统战领域扶贫协作机制,广东5市26区(市)与广西8市33县工商联签署共同推进扶贫工作协议,坚持以贫困地区脱贫和民营企业发展共赢为主线,共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投资产业、解决就业等多种形式深入广西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截至2020年9月,全区11546家民企参与帮扶9111个村,基本覆盖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惠及150多万人,参与企业数居全国第二。
自2018年实施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项目建设以来,动员社会各界捐资9300多万元,推动建成同心水柜3568个,妥善解决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2020年启动实施百村安全饮水和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扎实推动村企结对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累计投入2091万元支持90个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撬动资金4758万元,受惠群众60235人。
脱贫成效持久,造血式扶贫是关键。河池市委统战部依托电商平台,拓展扶贫新途径,引导新媒体联合会探索“电商1+1行动(1张农家饭票+1个扶贫鸡蛋)”精准扶贫模式。致公党广西区委引进资金700多万元投入融水元宝山青山寨苗族特色民居保护和环境建设,以“漓江画派写生基地”文化品牌有力推动当地旅游发展。贺州市委统战部通过引进企业到村建厂等措施,推动“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加快脱贫步伐;崇左市委统战部探索“边贸扶贫”,助推守边固边,引导凭祥海润边贸合作社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发动周边村屯边民入社从事边贸活动,目前入社社员1600人,其中贫困户689人,参与社员最高月收入可达6000元,实现“入社即脱贫”,实现边民长期稳定增收,为边民守边固边提供保障。
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各显神通,已成为全区统一战线扶贫主力军。洋浦南华、金福农业、金穗集团、南宁元桂等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农作物、中草药、特色水果等大宗农业种植扶贫;扬翔、凤翔、四野牧业、春茂集团等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积极引导发展畜牧禽养殖以及特种动物养殖扶贫;新奥集团投资120亿元开发广西红水河全域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将惠及7县2万多贫困人口。
4 精准发力
提质增效托起群众幸福感
“如今东安村肉鸡养殖扶贫产业园肉鸡存栏130万羽,带动101户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8万元。”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三级主任科员、东安村驻村第一书记韦祯烨介绍。东安村共有养鸡户93户,建有8000-10000羽规模养鸡场132个,通过“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户均增收4万至10万元,很多贫困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同样是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定点帮扶村的旧县村,近年来开展了“三新种养合作社”“产业扶贫以奖代补”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三新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7月8日成立,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2018年,贫困户吴某的儿子应聘成为旧县村三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一名饲养员,负责饲养社里的生猪,每月工资3300元,比起之前靠打零工和低保生活,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全区统战系统坚持高位推动,动员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做好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连续9年倾情倾力帮扶隆安县,选派6任扶贫队长和74名工作队员,对口投入1.6亿元;自治区民宗委对口联系宁明县5个贫困村均已脱贫摘帽;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对口联系田东县,所联系的3个贫困村已有2个脱贫摘帽,剩下1个也将于今年摘帽。14个设区市和111个县(市、区)党委统战部对口帮扶120个贫困村,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推动83%的贫困村脱贫摘帽。
我区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资源丰沛的优势,通过产业扶贫精准发力,让这些定点帮扶的村庄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版文图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