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_速记口诀与运用要点

2023-06-10 12:36:08 0

茵陈蒿汤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_速记口诀与运用要点

茵陈蒿汤    黄疸

茵陈蒿汤治疸黄

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

阴黄附子与干姜

亦有不用茵陈者

仲景柏皮栀子汤

药物组成:茵陈蒿30g栀子10g大黄10g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茵陈蒿汤栀大黄。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黄疸。症见一身面目俱黄,色黄鲜明如橘子色,腹微满,口中渴,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象沉实或滑数。

方解:本方病机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

君——茵陈苦微寒,善于清利肝胆湿热退黄。

臣———栀子苦寒清热燥湿,泻肝胆,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出。佐——大黄苦寒,荡涤肠胃实热以通腑气,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三药合用,泻肝胆,通腑气使湿热从二便分消。湿热能去,黄疸自愈。运用要点:本方为治湿热黄疸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按:若治寒湿内郁而属阴黄者,本方去栀子、大黄,加附子、干姜各10g,炙甘草6g,即为茵陈四逆汤,功能温里散寒,利湿退黄。

临床案例:姜福泰,清德阳县名医,善治奇证。有王某之女,年12岁,与母亲一同回宁山。行走不到数里,头面忽然肿胀,自发际至耳项,闭目合口,莫可名状,泪如槐汁,面如涂炭,光滑可鉴。众医骇然,或投以祛风解毒之品,其肿益甚,束手无策。福泰诊之,说:“此因夏秋湿气大行,湿热相搏,人感染之而为肿。甚则蕴久化火,火灼而为面黑。不然,何以泪出黄汗,与胆汁无异耶?”其说令人钦服,乃进茵陈蒿汤、五苓散,服之即获良效。(《德阳县志》)按: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治病必先注意气候特点,急性外感病尤须强调。因为天人合一,气候对人致病无疑是有影响的。此时,无论辨证还是施治,均需考虑气候、季节因素,无伐天和,亦即因时制宜是也。

附方: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热泄湿。

主治:伤寒身黄,发热证。

关键字:  茵陈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