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翻译(中秋月宋苏轼表达的感情)

2022-10-25 21:32:37 0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翻译(中秋月宋苏轼表达的感情)

阳关曲·中秋月

宋 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是苏轼与他的弟弟苏辙久别重逢,在中秋佳节共同赏月时写下的。题目是“中秋月”,表达的是共同赏月的喜悦之情,用《阳关曲》作词牌,又抒发了相聚后不久又要分别的哀伤与感慨。整首词的意思是说,夜幕降临,云彩散去了,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像玉盘一样转到了天空中,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儿总是被风云所掩盖,遇到像今天这样美好的景色真是太少了!可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在何处观赏月亮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大气磅礴,独创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他一生仕途坎坷,不少作品表达了他对于前途的迷惘和担忧,但他的作品也不乏一些“走心”的细腻之做,比如这首《阳关曲·中秋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的解析。

我们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圆之时,家人团员,吃月饼,赏明月,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沿用至今,形成一种传统的活动。然而苏轼的这首词,却透露出一种伤感,你是否感觉到了呢?

暮云收尽溢清寒。首句虽然没有提及月亮,却表达出月亮到了中秋分外的明亮。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中秋之夜,夜已深沉,云雾笼罩的夜色慢慢地散去了,一轮明月悬在空中,清冷的月光洒遍了大地,如霜如雪。词人并没有直接从月光下笔,而是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变化。“暮云收尽”写出“云破月来”的瞬间变化,明月先是被云遮住,一旦“收尽 ”,月光便倾泻而出;“溢清寒”,不禁让人联想到“月光如水”的景象,犹如“月破云雾照寰宇”,这美妙的瞬间,全是积水空明之感。

银汉无声转玉盘。“银汉”就是夜空中美丽的银河,月明星稀,银河淡远,无声无息地斗转星移,天宇辽阔,今宵明月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银汉无声”,难道银河会有声音吗?这里并非简单写实,而是写月亮升入高空的缓慢渐变过程。银河斗转星移,本来应该是有声音的,但由于太遥远,也就“无声”了。 一轮明月,如“玉盘”般冰清玉洁,而“转”动的银河,本该有声因,却突出了中秋月夜的“静”,在这样的境界里,诗人可以忘却世俗和仕途的烦恼,用手足之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全是赏心悦目,而人自在其中。

此生此夜不长好。词人开始由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中秋之夜,明月皎洁,还有什么比“此生此夜 ”更“好”的了吗?在这样美好的月夜,兄弟相聚难得,可不能浪费时光,一定要纵情的欢乐,才不负今宵的美好!不过,就像明月会有阴晴圆缺一样,人生有相聚,就会有分别啊,兄弟分离在即,词人怎能不慨叹“此生此夜”的短暂呢,这里也暗示了词人对亲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前途的担忧。

明月明年何处看。今夜的月色太美好了,“明月明年”的此时,还能不能感受这样的美好呢?又会在何处能看到中秋之月呢?身边是否还有至亲之人的陪伴呢?这里说到“明年明月”,就说明明年今日不知道还能否和兄弟相伴赏月了,抒发了词人对于自己多年像浮萍一样漂泊的“离扰”之情;“何处看”不仅是在问对方,也在问自己,暗示了自己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浓浓的离愁。

中秋是团圆美好的日子,诗人的惆怅和隐忧已经留在了历史长河的深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亲人之间不再因距离遥远而难以团聚,就用苏轼的诗句来祝福天下人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系中心儿童传统文化启蒙网络班学习内容之一,欢迎您的孩子报名参与学习,每月一期,每期50元,每期课前在最新招生公告下面留言,留言点赞数在68以上者,可免费学习一个月,如对此有问题可在此文章底部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试听今天课程录音

中心承接传统礼仪庆典活动策划并执行,传统文化教育、汉式游学等项目,欲寻合作请发短信至1386884997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翻译  中秋月宋苏轼表达的感情  中秋月宋苏轼银汉指什么  中秋月宋苏轼阅读答案  中秋月宋苏轼拼音版